(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学 陕西西安 710075)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每册课本必不可少的内容,一直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凝练却饱含深情,正如著名诗人白居易所言:“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1)显然,对小学生来说,学好这些古诗有两大困难:一是诗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诗句的含义十分深刻,远离学生的理解水平。但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特点,给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古诗教学上增加了难度,因为诗中描写的古人古事、古景古物往往与学生现实相去甚远,学生常常望“诗”兴叹。因此,激发兴趣成了小学古诗教学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的那一隅。”(2)故事资源的开发,故事情境的开创,应该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到学生响应召唤的一隅。我先从改变自己做起,采用他们最喜欢的“故事”的形式切入课文。
以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古诗的写作背景——“安史之乱”。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人民居无定所,承受着战乱之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而杜甫恰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由此写下了《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之后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到四川,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不久以后,他听到了收复蓟北消息,惊喜欲狂,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因为有了《春望》等诗歌的阅读基础以及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资料的支撑,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学生对诗人感情悲喜转变理解真切,诗人的喜怒哀乐仿佛弥散在课堂之中。
举一反三,我将这种好方法也运用到讲《示儿》这首诗中。陆游,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官僚地主家庭。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他随着家人逃难,尝尽了颠沛流离的痛苦。他二十岁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为秦桧主张投降,不愿意出兵打仗,将陆游除名。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四十六岁,入蜀任夔州通判。四川宣抚使王炎邀请他为干办公事,襄赞军务,他从夔州到了我们南郑。这是他一生得以身临前线的唯一机会,急欲杀敌报国的陆游,十分振奋。他身着戎装,戍卫在大散关头,来往于前线各地,接触了爱国民众,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形势,出谋献策,积极准备打击敌人。但是,南宋小朝廷是不会容忍爱国将士的积极抗战活动的。不到一年,王炎调离川陕,陆游也改除成都安抚使参议官。在此期间,陆游见到了百姓过着水生火热的生活,就将官府内的粮食分发给百姓,结果朝廷知道了这件事,以“私自篡权”的名义将陆游撤销官职,他只能回到老家。
陆游六十六岁,此后的二十年间,绝大部分都在山阴度过,生活宁静而简朴。直至陆游八十五岁,竟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临终时,他写了这样一首《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当我以故事的形式讲完陆游的生平之后,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古诗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的神采飞扬,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眼里都闪烁着求知的目光。我觉得这样的课堂就是我所期待的,我也因自己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而感到幸福!
从“学生”出发,这是一条最根本的教学原则。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可凭借其鲜明的角色、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让学生兴趣大增。懂得了这一点,我也将“故事”灵活的穿插在我的古诗教学当中,它就仿佛一只神鸟,可以让孩子们骑在它的背上,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新鲜神奇的古诗王国。
[1]白居易.一度思卿一怆然[M].哈尔滨出版社,2012.
[2]储莉.诗意语言的“失意”.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