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浙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083)
家庭这个名词,人类学家普遍使用时,是指一个包括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的生育单位[1]。家庭(家族)是自人类出现以来最为古老的单元。中国人所说的家,基本上也是一个家庭,但它包括的子女有时甚至是成年或已婚的子女即我们通常说的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有时,它还包括一些远房的父系亲属,构成一个扩大了的家庭——家族。中国人无论是被抛入世还是被抛离世都离不开家庭这个场所,个人的一切行为也始终被打上作为个人人格主要塑性场所的家庭的印记。“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产集团。社会可谓是多个作为血缘关系集团的“家”的联合体。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创造“中国奇迹”,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靠着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庞大的中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家庭虽不像前三者那样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却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作为儒家思想的大一统思想是如何影响家庭教育思想,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促进社会稳定的呢?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几千年来不曾断流的璀璨文明。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体系,对中华民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思想又是儒家政治哲学核心组成部分。大一统是中国之轴,失去了大一统,中国也就失去了整体存续的基础和价值[2]。大一统“使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历史连续性,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3]。“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吕氏春秋。民用》)“昔者周,盖千八百国。”(《汉书。贾山传》)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大一统的总趋势。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重要范畴的大一统思想源于孔子的《春秋》并由公羊高最先提出。《春秋经》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春秋。公羊传》中注释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价值取向,诗经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体现了天下一统的思想。孔子也以建立起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颜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的大一统国家为最大志向。
在孔子后的几千年时间里,大一统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充分发展,并且在实践中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千多年来,华夏大地虽经历改朝换代、政权更迭、地方割据、外敌入侵,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正如台湾学者李威熊所指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使我们的国家2000多年来始终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不像面积和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由这一点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博大能容。”[4]。历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国家大一统、民族大团结,是民富国强的重要条件。”没有了这个前提条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就没有了保障。
传统的大一统思想是以国家统一、中央高度集权、和皇权至高无上为基本特征。秦始皇继承了儒家大一统思想,并在统一六国的实践中确立了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和理论体系。有学者认为,大一统思想只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现代社会根本没有什么大一统思想;还有学者认为大一统思想只存在于中国传统封建统治制度中,并随着传统封建统治制度的崩解而消失。而本文认为,以帝制和皇权为核心的大一统思想长期延续,已不仅仅存在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之中,更以思想意识形态、文化的形式存在于当代家庭教育思想和社会之中,构成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组织方式。汉代的董仲舒在阐述公羊学说的大一统思想时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5]。
儒家哲学特别关注家庭,儒学,尤其是最初的孔孟儒学,认为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强调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责任和伦理。中国历来有“集家成国之说”,儒家哲学并没有家庭局限于血缘关系,而是积极地将它于非血缘关系的“国”相联结,强调家国同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一统思想是形成于家庭教育思想之中的。因此不论封建政权如何更替,由无数个具有根深蒂固大一统思想的家庭组成的社会始终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儒家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子路》)。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学而》)这种和的哲学在国家层面表现为采取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在社会层面,则表现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家庭教育方面,则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稳定团结的伦理关系。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个个家族史的集合,家庭和亲情一直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元素。中国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就是儒家“和”思想的现实写照。在现代社会,虽然大一统的封建政治统治早已崩解,但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大一统的组织形态以一种深厚的文化意念在家庭教育思想中一直传承延续至今,影响着家庭中的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并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