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堂结尾的常用形式

2018-02-26 13:18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颐和园人教版课文

广西宁明县桐棉镇中心小学(532500)

对于一节完整、成功的语文课来说,不仅需要精彩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有完美的结尾,以使整节课显得有始有终,令学生回味无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哪一种结尾形式对学生来说更有效呢?

一、概括式,深化阅读主旨

概括式结尾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结尾形式。它主要用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即教师根据课文的重难点以及学习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与概括。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阅读主旨的进一步理解感悟。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颐和园》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佛香阁等美丽的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致特别浓厚,借助这些图片,他们依稀看到了古代皇家园林的辉煌景象。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我是这样教学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与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古代君王的避暑游览圣地,它不仅有着优美秀丽的景色,还保存着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形式。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到颐和园游玩,作为我国的名胜古迹,希望大家在游览的时候能够爱护园内的一草一木,以使我国的文化遗产保存得更加完好。”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在带领学生欣赏颐和园美丽的风光、品读文中优美语言的基础上,我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采取了概括式的结尾,把学生注意的焦点转移到了爱护人类的共同财产,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上。如此教学,深化了阅读主旨,提升了阅读教学效果。

二、激情式,升华学生情感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的课文隐含着炽烈的爱国热情,有的流露出了浓浓的亲情、友情等。在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在课堂结尾处,教师如能采取激情式的结尾,那么,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受更深刻,还可以升华学生的情感,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慈母情深》一课,主要记叙了“我”的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在精神上对我非常支持,不管家里条件再困难,仍然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体现了母子情深。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们也从中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因此,在课堂教学结尾的时候,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说:“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每一个母亲都是值得我们尊重与爱戴的。因此,你们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出作者对母亲的爱,还要读出自己对全天下母亲的爱,要时刻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我们以一首歌曲来结束今天的课程,请欣赏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语言熏染与音乐情境渲染的结尾方式。这样的结尾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了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母子情深,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升华,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三、延伸式,拓展阅读视野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还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巧妙链接,引领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因此,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认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如人教版语文第十册《景阳冈》一课,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课文主要讲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赞扬了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特点。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对武松这个打虎英雄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在《水浒传》这部书中还有许多像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因此,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我进行了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打虎英雄武松,你们想认识了解更多像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吗?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青少年版的《水浒传》,比一比谁认识的英雄好汉最多。”这样教学,有效地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在《景阳冈》一课的教学上,根据课文特点,我主要采取了延伸式的结尾。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爱上了阅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课堂导入,而忽视课堂结尾。只有让导入、阅读、结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真正使语文教学过程显得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颐和园人教版课文
颐和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背课文的小偷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背课文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