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年级语文预习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2-26 13:18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2期
关键词:自然段题目文本

安徽太湖县实验小学(246400)

预习是学生求知过程的良好开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吸收新知识,其所获得的快乐往往高于教师单一的知识传递。因此,在中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升创造性。

一、让学生学会 “数”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文本的概念还十分模糊,即使充满兴趣,想在课后进行文本的阅读,也无法找到有效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先要教会学生“数”,即数句子、数自然段、数出场人物等。这看似十分简单,但对于学生掌握文章结构以及疏导学习思路有着重要的帮助。通过“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排列人物的能力。在往后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就能快速掌握文章主要人物的特点,还能立即确定重点段落。

数句子是相对简单的一项教学,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数句号。教师首先需要教会学生认识“,”“。”“!”等标点符号;然后告知学生,一个表述完整的句子必须含有主语、谓语、宾语;最后让学生尝试数出一个自然段内有几个句子。接下来就是数自然段的教学了,在日常的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数一数文本中的自然段,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文本的大致结构,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有认真进行预习和预习方法是否正确。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题目和正文的区别,题目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而正文则是题目的深化;然后,可以让学生数出一篇文章中有多少个自然段,可用彩色的笔在段首处写上“1、2、3”,这样便能够一目了然了;最后让学生对还未学习的文本进行段落标注。每个学生在标注完段落后均可相互进行检查或是让教师帮忙检查,减少漏标、错标等情况的出现。而数文本中登场的人物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了。第一个难度是因为生字词尚未掌握完毕;第二个难度是因为需要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才能知道哪一个人物是主要人物。数人物对于学生掌握文章内容以及文本的深刻含义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都能够准确地数清文本中的人物,但我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次阅读,尽量说出文中的主人公。

二、教学生学会 “圈画”

预习可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铺垫,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大部分学生虽然知道预习是为了课堂学习做铺垫的,但是并不知道预习的主要步骤。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科的预习就是生字词的书写、课文的阅读等。虽然这属于正常的预习内容,但不够系统的话也无法达到效果。盲目的预习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预习,使其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预习的主要原则为发现问题、找出疑难、掌握方法。根据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可知,掌握生字词的写法、读法是教学重点。因此,课前预习还需结合生字表一同进行。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可用固定的符号,如横线、波浪线、双横线等,将生字词标出,突出生字词的存在感。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均有相应的注音,生字词也较为简单,学生可利用文本自带的拼音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再结合教师平日所传授的方法,尽量去记下生字词,会读、会写后再对生字词的意思、用法等进行深入学习。中年级的语文教材虽然没有了注音,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新华字典来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除此之外,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预习的难度上也要有所加深,这样可以挖掘出学生的自学潜能,帮助其完善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中年级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前预习时,除了要标出生字词,还要圈出四字词语和成语,要记录下自己存有疑问的句子。标出成语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记录下疑难句子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还可求助家长、同学、工具书,使自己能够在预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掌握语文知识。

三、引导学生学会 “读”

阅读是最有效的理解方式。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中年级学生,均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均有着重要的影响。现阶段的“读”,讲究的是细读与多读,学生对文本的大部分疑惑均可以在阅读中解决。

教师对中低年级学生的“读”要提出具体、详细、全面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完善预习的结果。首先,学生需要对生字词进行反复的阅读,发音要准确,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忆生字词的写法;其次,对文本段落进行细读,读通、读顺是基本要求;再者,反复阅读文本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本的大意;最后,在阅读中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关系、事件、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文本阅读的次数因人而异,教师不需要强制性地要求学生阅读固定的次数,而是需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例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通过一两次的阅读后可快速掌握文本的核心内容,那么教师就需要引导其进行生字词的书写,尽量默写出即将学习的新的字词。在对经典文章进行学习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文本的重点进行反复阅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通过“读”,学生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体会到语文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四、引导学生从小敢 “疑”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质疑的学生,其思考能力往往走在不善于质疑的学生的前端。在语文教学中,流行这样一个词语,即“疑读”,就是让学生带着疑问,用思考的形式进行阅读。

首先,教师从题目开始就需要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看到文本题目时,教师可进行提问:“为什么作者要用这样一个题目?仅仅浏览题目你能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吗?”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写在题目的上端。对于理解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加深“疑读”的难度,让学生阅读文章后对文章所呈现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大胆反驳作者的观点。长此以往,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独特的性格魅力。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教师可先提问学生:“题目名为《詹天佑》,这是一篇介绍类文章,还是一篇自述类文章?”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个学生就提出:“为什么说詹天佑是爱国工程师?”这说明“疑读”的习惯已进入学生的脑海。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文章的阅读,这在语文学科的预习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语文学习并不仅仅是生字词的学习,还要让学生体会百态人生和缤纷情感。带着疑惑阅读文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代入感,使其体会到不同的文本情感。

综上所述,中低年级的语文预习教学,教师可从“数”“圈画”“读”“疑”四个方面展开,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预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三观”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理应重视语文学科的预习工作。

猜你喜欢
自然段题目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秋天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美丽的秋天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