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俊 翟琪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因”理念,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新方法、新要求。其中,“因事而新”就是要求适应广大学生网上学习、生活的新常态,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2015年3月,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民众信息获得模式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九成以上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互联网[1]。(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随着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愈加剧烈,2017年贵州省高校正式启动“易班”平台共建工程,作为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能力的重要抓手,是构建“互联网+大思政”工作思维和载体的实际行动。
大数据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正在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全面改变着人们发现、思考和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改革路径[2]。(大数据时代,长期活跃于互联网空间的大学生,其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三观”必然会受到冲击与侵蚀,)而作为思政工作者如何掌握和运用新媒体,以大数据平台为新工具开展思政工作已成为当前的研究课题。
(1)大数据为实现群体对象的个性化教育带来新渠道。高校如何从宏观群体的泛化教育走向微观个体的个性化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最大难题。大数据对于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数据搜集、挖掘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基于数据分析对特定学生群体或个别学生提供适合其思想需求特点的个性化教育公共产品[2]。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研判施教过程中的瑕疵与不足,分析学生群体的共性与个性,预测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成效,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辅导活动来实现“因人而教、因人而管、因人而纠”的全新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得知自身学习的薄弱环节,基于共享的、多样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自主性学习,基于开放的、互动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研讨式学习,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2)大数据为实现行为动态的可视化掌控带来新途径。个人行为数据的可视化查询对于分析个人行为习惯、预测行为动向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个人行为学研究深受随机样本的不定性和数据采集的困难性影响,往往研究发现出来的现象缺乏时效性和实效性。教育者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其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起始点[1]。基于动态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网络热点和高频词的抓取与分析,实时地以可视化的彩色图表、曲线等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前预判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走势,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政工作。
(3)大数据为实现教育效果的全方位评价带来新思路。教育效果评估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传统的评估体系是将量性评估和质性评估相结合,但仍然无法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弊端,难以确定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主因和干扰因子。大数据时代,全体数据即为样本数据,不受局部错误或个体差异的干扰,能够实现“全样本”的数据分析和整体性“精准描述”,从而弥补量化评估中人为主观因素制定样本采选范围的弊端,打破质性评估中依靠个人经验的局面。我们不再需要在还没有收集数据之前,就把我们的分析建立在早已设立的少量假设的基础之上。让数据发声,我们会注意到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联系的存在[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思政教育评估体系,能够使工作决策具有科学性、实证性支撑,从而让教学评估的最终目标转向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1)意识形态层面受到冲击。思政工作者虽然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新媒体载体等手段更好地利用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度和兴趣点来开展思政工作,但同样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被渗透的风险。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共享与活动越来越开放、频繁、快捷、自由,以图文、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信息急剧增加,已经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各种社会思想相互交织、碰撞、渗透,导致西方国家、非法组织渗透意识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化、更具隐秘性。大学时期是学生塑造正确“三观”的关键期、转折点,因缺乏很好的信息筛选、过滤和研判能力,极易受非社会主流意识的冲击,若频繁的被误导、渗透,某些大学生的责任感、道德观,甚至是民族意识会逐步弱化,必将影响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动摇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流价值观。
(2)技术手段层面受到考验。一是缺乏收集、储存的平台。大数据分析是用全体数据代替随机样本。当前,数据的收集、储存是高校将大数据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首要难题。由于高校教学重点、区域方位、时间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限制,大多数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停留在最基础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平台的技术层面,如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学生网络交流平台、校园网、自动化办公平台等设施[2]。此外,我国关于大数据的共享缺乏明文规定,导致大学生在不同网络层面储存或产生的数据信息无法跨区域共享,加大了数据收集的难度和重复操作。二是缺乏挖掘、分析的能力。依托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政工作,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高校思政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挖掘数据和分析数据并且在庞杂的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从大多数高校所具备人才素质的客观实际情况来看,思政教育者掌握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总体水平不强,数据素质不高,数据意识欠缺,鲜有实质性地突破和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学方式转变[2]。
(3)法律伦理层面受到挑战。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各种身份信息、行为习惯被全面地记录,由于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数据管理和运用上还不够健全,必将面临着隐私的被侵犯和被泄露问题。例如,2017年被曝光的趣店有数百万学生高度隐私数据被泄露,2018年被曝光的Facebook有数千万用户数据被泄露、非法利用,个人隐私权问题成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法律、伦理隐患。当思政工作者逐步掌握利用新媒体收集大学生生活、消费等各类信息用于分析其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的同时,如何保证信息在合法范围内有效利用并不被泄露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调查显示:93.45%的大学生认为容易泄露个人的隐私信息,如虚假信息的短信、广告,打扰了自己正常生活,以至于造成精神、金钱等方面不必要的损失[2]。
对于大数据使用个人信息存在两种不可避免的对立矛盾:一是企业对获取的个人信息进行行为学分析,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更为精准化的优质服务;另一种是个人信息涉及多类隐私信息,隐私权是公民保护其隐私的权利。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开展思政工作,就要处理好“保护隐私”与“优质服务”之间的关系。经过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总结,基于大数据技术收集存储与分析运用学生信息应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要遵循精准化原则。一方面,基于存储设备的限制,不便于自动收集全部信息,需要设置相应的关键词或时间段,有针对性地收集自身需求的数据,实际需求的信息才是最有效的数据。另一方面,精准的数据群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行为分析,得出真实、准确的结果,从而更有效地制定出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辅导或实训活动。例如,将大数据嵌入管理管理服务育人环节,基于精准的数据库分析,实现学生的“数据画像”,准确定位扶助对象,有效实施精准扶贫。
二是要遵循透明化原则。遵循透明化数据采集是平衡“保护隐私”和“优质服务”的关键点。大数据的实践运用不是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监控,而是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来预测教育成效。高校在收集相关信息前应当及时或提前告知学生,征得同意。透明化收集数据有利于获取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且通过透明化的收集方式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从而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指责,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大数据分析的初衷就是通过个人数据信息的分析,克服传统人群行为概论的弊端,助力于针对性、个性化服务的制定。高校运用大数据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根本在于客观、全面和动态地掌握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集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数据,分析差异性、预测动态方向,定制式提供个性化教育,从而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成效。例如,基于校园网精确定位失联学生、抑郁症学生等特殊学生或个别群体,进而能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基于动态采集分析在校学生日常消费等大数据,作为向经济困难、生活艰苦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的重要参考依据。
(1)面临的困境
2017年3月贵州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决定全省高校推广使用“易班”平台,当前共有24所院校参与共建工程,经一年的共建和分析发现,在大政策扶持期后,贵州省“易班”平台建设面临的发展困境正逐步展现。
一是推广过程受阻。易班诞生于2007年8月,已有十余载,相比2011年诞生的微信而言,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公众平台,推广过程中的受阻程度可想而知。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老师认同度不够和学生呼吁度不够。贵州省作为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教师对于网络平台的认知度和掌握能力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充分运用的需求,对于学校普及“易班”平台管理工作不能够很好地把握用意,处于应付工作状态;部分高校领导基于办学经费的压迫,对易班重视度不够,没有真正做到政策支持、资金支持。
二是用户黏性欠佳。用户黏性指的是用户对社交网络的忠诚度和依赖性,包括访问的频率,页面停留的时间,心理认同感等方面[4]。易班与其他网络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只能在校学生注册认证,缺乏市场经济的刺激,注册认证率高,但使用率较低。而且,建设初期属于大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期,迫于上级文件要求和考核评估,部分高校不得不将大量的常规“线下”活动转移至“线上”举办。活动数量有增加,参与人数有扩大,但活动创新性没有提升。有学者对易班的粘性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分析,发现易班每天的使用频率仅有11.4%[5]。这样的使用率显然无法满足网络开展思政工作的需求。
(2)原因的剖析
一是教育理念成熟度不够。易班旨在通过“网民共建、师生共建、校际共建”,最终“实现教育梦想”。网络平台开展思政工作区别与传统的课程教育工作,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发生迁移,出现“双主体”,甚至是学生占据更主要地位。在师生地位转变过程中,基于易班开展思政工作的理念成熟度还不够,还未渗透到广大师生群体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形成理念共识,经常出现“一方人情高涨,另一方犹豫彷徨”现象,从而无法发挥共建“易班”的初衷与本意。
二是教育主体熟练度不够。基于易班开展思政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关键仍然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在应用易班开展思政工作中,凸显两个问题:一个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对易班系统的功能不熟悉,在向学生进行功能演示过程表现得不是很熟练;另一个是如何利用易班开展思政教育缺乏思路,表示无从下手甚至存在畏难情绪[6]。互联网时代,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是推广易班建设的根本途径。
三是教育功能完善度不够。“易班”平台提供给共建高校的只是最基本的网络平台框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与学生产生更好地互动,还需要高校自身加大投入,结合实际开发“轻应用”。易班的初体验在某种层面上,是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满意度的根本原因。相对与微信等公共平台而言,为满足教育需要,设置的版块过多,操作繁缛,且开放度不够,自主操作的权限有限。
(1)树理念。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思政工作是抓住网络阵地的必然要求,是形势发展所趋,要依靠易班、但不能依赖易班;规制易班,但不能管制易班。针对共建“易班”平台创新思政工作的认知度不足,工作理念普及性较差的问题,贵州省易班发展中心具有大力树立创新理念、搭建思想共识的责任。
(2)建平台。要把用户的体验度作为产品的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科研投入、经费投入,切实解决操作繁缛、权限过低和服务器卡顿等问题,通过技术革新,分析大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规律,人性化设计、个性化服务,切实提高用户黏性度。完善系统安全,把用户信息安全保护作为最大的任务对待,提升抗干扰、防泄漏能力与意识。
(3)创品牌。易班作为创新开展思政工作的平台,切不可“泛娱乐化”,更加不能“去娱乐化”。要有针对地基于大学生的需求,用心设计各类活动内容,保持时代性的同时兼顾导向性,与时代信息相融合,引起用户的关注和共鸣。要把易班打造成校园文化的品牌,结合院校条件和学生实际,不断挖掘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进行包装,以内容差异性为导向,强化刺激,提升易班学生用户的黏性度。
(4)育团队。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面对易班共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各高校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易班管理、运行团队的建设,要紧紧围绕提升政治素养、网络素养、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规划网络管理和服务队伍职责,选优配强网络教育引领队伍人员,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理念选拔构建易班学生工作站,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易班团队。
总之,贵州省高校共建“易班”平台是以“互联网+大思政”的教育思路和工作载体,促进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和网络舆论生态的有效改善,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成效。共建高校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大力树立新理念、搭建好平台,品牌化、团队化发展,才能切实发挥“易班”平台的共建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