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县新店镇利群小学(22643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文化内涵,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开掘语文教材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而多样的文化背景,将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
教材中的文本,有的讲述故事,有的刻画人物,有的描摹风景,有的阐述道理。在文本解读时,教师不能停留在文本内容的表层,而要探寻文本所蕴藏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品味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一些文化内容,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如,教学《孔子游春》时,教师在引领学生读懂故事、体验人物、概括思想的同时,将教学与经典《论语》进行整合,让学生初步接触儒家思想。首先,教师以孔子“温故而知新”作为导入语,不仅让学生在回顾中梳理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同时也利用经典文化浸润学生的身心;其次,在教学“论水”时,教师拓展补充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句,让学生了解孔子遇水必观的独有情怀,并利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语句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在孔子眼中,为什么水能够成为真君子呢?”最后,为学生拓展《论语》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原句,并组织他们结合具体语境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在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拓展孔子的名言,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与再现,同时也渗透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并传承了中华文化。
文化的感知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浓郁的语文气息,更要有浓烈的文化气息。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承载着的文化因子,是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资源。其实,语言文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资源,阅读教学就应该努力沟通、强化语言文字和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
著名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不仅描绘了西塞山前的盎然春色,更刻画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教学中,教师先是借助“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引领学生复习《题秋江独钓图》《小儿垂钓》两首古诗;然后相机揭示“垂钓”在我国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活动,而是一种蕴含丰富内涵的独特文化现象:姜太公所“钓”的是赏识自己的伯乐,小儿垂钓的是“一份童趣”,《题秋江独钓图》中的渔翁所钓的是“一江秋景和一丝孤寂”。教师提出问题:“那张志和所钓的是什么呢?”结合词的内容,有的认为他垂钓的是“春景”,有的认为他在钓一份悠闲自得的心境。随后,教师为学生拓展阅读柳宗元的《江雪》,引领他们进行对比赏读,使他们感受“烟波钓徒”不甘屈服的斗争精神,丰富了学生对“垂钓”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感知。
这首词的教学,教师紧扣“垂钓”,拓展了相关的故事、诗词,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化上。这样,整节课就如同在品味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使学生对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本的语言其实就是一面镜子,所照射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对语言的关注与学习,其实就是对文化的关注与学习。阅读教学就应该借助学生对语言感知、辨析与揣摩的过程,强化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感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结构。学生很快发现课文的语言基本都以四字词语为主,并在悉心赏读、辨析比读、激情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文本语言对称的特点。尤其是描写壁画的语句,教师引领学生在细读中发现,这些语句时而运用“有的……有的……”的句式展现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时而以虚实交融的方法展现飞天的动作之美和形态之美。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充分感知文本语言的内在魅力,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刻品味。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咀嚼语言、品味感知,让学生深入到文本语言的内核深处,触摸了语言的内在神韵,形成了对经典语言的审美体验,让文本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要站在广阔而深刻的文化背景之中,不断开掘教材的内涵,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多视角延伸,使学生真正品味其内涵,吸收其精华,从而不断传承、弘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