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林,陈建权,张海生,张国良,刘大永,刘冬敏,王玉超
(玉田县医院中医科,河北 唐山 064100)
急性脑梗死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血管事件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常规的内科治疗历来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除此以外疾病早期溶栓治疗、部分介入及手术治疗也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受到病情、个体化因素、经济因素等原因的限制,使后续治疗局限性加大[2]。我们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无溶栓机会的患者,观察化浊毒中药对此类患者动脉弹性指数、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及舌苔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2013年7月~2017年8月挑选120名玉田县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和中医病房住院的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53例,对治疗组6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已确诊为“ 2型糖尿病”的年龄≥60岁患者为诊断的选择标准,经临床、CT、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并符合在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CCMD-2R)中有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治疗组采用化浊毒中药(黄连6g,半夏12g,瓜蒌9g,白术60~120g,天麻9g,茯苓12g,枳实12g,半枝莲9g,半边莲9g,红景天12g,三棱9g,莪术9g,焦三仙各15g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片5mg睡前顿服1/日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两组患者都根据病情使用营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药物。在用药前、后观察心肌酶、转氨酶情况。
所有受试者在检测前静息30min,在安静环境下取仰卧位,采用美国HDI公司CVProfilorTM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测量血管弹性。选用合适的袖带于右侧肱动脉位置测量卧位血压,将动脉脉冲压力传感器置于左侧桡动脉搏动最强处,采集桡动脉搏动波形图30s,计算机分析舒张期压力及振荡衰减,应用修正的Windkessel循环模型计算出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
舌苔悬液经1000r/10 min离心并400目滤网过滤,PBS 洗涤3次,用沉淀做细胞涂片,晾干3h;4%多聚甲醛固定1h后PBS洗3次,1%曲拉通(4℃作用10min)再用PBS洗涤3次;加入TUNEL液37℃孵育1h后,PBS洗3次;POD37℃作用30min,DAB显色(5min),苏木素复染,晾干,封片,镜检。随机选取1000个舌上皮细胞,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观察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记为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
各组细胞在37℃、体积分数为5%CO2条件下培养(舌苔悬液处理后细胞培养1h),提取总蛋白要采用细胞裂解液,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取50μg总蛋白样品煮沸变性后,SDS-PAGE电泳,然后将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在封闭液的容器中讲用双蒸水漂洗过的膜放入,室温下脱色摇床上 4℃振荡过夜。加入用TBS/T稀释至适当浓度的一抗,4℃振荡过夜。TBS/T洗膜。加入封闭液稀释的二抗,4℃振荡过夜,TBS/T洗膜。将膜与ECL反应5 min后,曝光于X光胶片上,显影、定影、扫描后进行图像分析。(所有标本送检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指数变化(
表1 各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指数变化(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n 时间 动脉弹性指数(分)C1 C2对照组 53 治疗前 8.93±2.76 3.98±0.93治疗后 10.75±2.91 4.32±1.09治疗组 67 治疗前 8.72±2.71 3.93±1.08治疗后 12.09±3.07※△ 6.69±1.45※△
治疗后对照组动脉弹性指数呈上升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动脉弹性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舌苔NF-κB蛋白表达变化s)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舌苔NF-κB蛋白表达变化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舌苔NF-κB拷贝数(μlcDNA)对照组 53 治疗前 6.73±5.26 260.937±261.331治疗后 9.06±5.19 203.324±201.093治疗组 67 治疗前 6.57±5.71 261.393±259.108治疗后 11.43±8.42※△ 119.690±136.145※△组别 n 时间 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分)
治疗后对照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呈上升趋势,但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对照组舌苔NF-κB拷贝数呈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舌苔NF-κB拷贝数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早期二级预防,有利于患者通过寻找卒中事件发生的原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卒中再发的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包括: 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脂的管理,手术治疗,必要的介入治疗,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因此,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且无溶栓机会的患者如何进行肢体、语言、高级脑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
2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是糖尿病。现代研究发现: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使一氧化氮灭活加速,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一氧化氮减少,血管平滑肌对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反应性降低,血管的扩张性减弱,动脉顺应性降低,最终导致动脉弹性的降低,主要表现为近端弹性大动脉顺应性及远端小动脉弹性和微循环顺应性降低,即C1和C2的降低。中医学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糖尿病对血管的损伤涉及到全身微血管及大血管。因此,我课题组将此评价指标引入到此项研究中。
舌背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舌背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复层鳞状上皮不断从基底层经棘细胞层、颗粒层向角化层迁移,当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此种迁移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一般正常人都是薄白苔。影响这种平衡迁移可能就是机体产生病变了,舌苔就会出现厚薄不同、颜色各异的变化情况。舌苔变化是机体脏腑功能发生变化的外在表现,并且是直观和客观的统一,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也可以有效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因此,本项研究将舌苔变化作为此项研究终点评价的重点。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转录活性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密切相关,NF-κB活化后能诱导黏附分子转录,是糖尿病微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过程的核心因素,Haslbeck等研究证实,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其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结合引起NF-κB 持续活化,可调控其下游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表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甚至更早期的糖耐量异常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活检发现活化的NF-κB可在神经束膜及神经外膜血管和部分神经内膜血管上表达[4]。因此,本项研究亦将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作为此项研究终点评价之一。
本次研究发现,化浊毒中药化浊毒中药能明显升高动脉弹性指数及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同时可降低舌苔悬液中NF-κB的含量。本方法可恢复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无溶栓机会的患者肢体、语言、高级脑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可能是与调节该类患者的动脉弹性指数、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及舌苔NF-κB蛋白表达有关。但本结果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