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小涛
在国省干线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成型,养护压力急速上升时,全面梳理公路保通工作,为有效解决公路应急体系建设中的系列问题提供思路,有助于提升现代养护体系建设质量,带动行业在新形势下准确定位,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
公路是线形工程,面临的灾害类型多、数量大、牵涉面广,相对点工程、面工程的处治难度更大。同时,灾害本身又呈现出显性和隐性两种,有容易发现的,也有不易察觉的,难以系统梳理,全面把握。
完善交通路网,在“物理意义”上可以保证交通的畅通,在“化学意义”上可以推动构建区域联动的大格局。杨健/摄
公路线位选择与城镇建设、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等关联时,往往被迫让出最优线位,直面自然灾害。同时,未发生的灾害表现为隐患,除更难被发现以外,治理投入不足时必然面临取舍,难免挂一漏万。
对灾害认识、发展研判及处理技术的把握,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公路面临的灾害有可以利用掌握的技术妥善处置的,也有部分灾害超出了当前认知范畴。就可以处治的灾害而言,也存在技术落地时的工艺保障问题。同时,灾害有处于公路界内、行业能够着力的,也有超出界限、行业难以下手的。
灾害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利条件的诱导下,部分治理措施也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失效,构成危害叠加。同时,公路结构物也会因为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病害。以目前的认识,部分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无法治理也无需治理,如大雾、冻融、汛期等。
综上,公路与外界条件相互作用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在投入受限、工作交互、认识局限、边界影响、外部触发、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时,难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同时,运营中的公路多数是在“先通后畅”理念指导下建成的,大量存量灾害、隐患尚待治理,公路保通在养护管理中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同一自然灾害对不同运输方式的影响截然不同。不同的交通方式具有互补性,合理搭配交通方式能发挥最佳效益,构建立体抗灾网络。路网保通就是通过大力推进综合交通建设,形成覆盖海陆空的交通运输网络,当灾害导致某种运输方式失效后,可利用影响较小的运输方式的互补效应解决“孤岛”问题,为信息交流和救援提供帮助。
一般的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有限。合理选择路线走廊、线位、线形,可最大限度地规避不良地质,远离灾害影响区。对实在难以避免的灾害,合理运用工程治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具体路线的影响。当灾害发生后,因为绕避合理、治理得当,可以尽可能减少其对公路路线的影响。
公路项目因建设年代、投入、设计以及灾害发展等诸多原因必然存在遗憾,加强专项养护可以实现公路的自我完善。通过养护保通,提前处治项目在建设中遗留的具体问题,继续推进灾害发展后“由隐变显”,合理规避、治理,增强公路抗灾能力,增加通行安全保障系数。养护保通属于深化认识后的自我纠偏,依靠数据的积累和后期投入,主要抓手是专项工程,比如路网改造、隐患治理、局部改线等。
损毁工程具有可修复性也有修复价值。现有公路走廊主要连接人口密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对公路形成的依赖日益增强,部分走廊具有唯一性。由于公路构筑物自身具备一定的抗灾能力,加上损毁断道多数发生在局部段落,原路恢复更加快捷、更经济,长远更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抢通保通的主要抓手是养护能力建设,通过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促进保通措施落地。
在公路保通的四个层级中,路网保通可以在灾害来临时提供多重解决方案,有效疏解“因灾致阻”后的工作压力,为寻求具体路线的最佳保通方案争取时间。路线保通能够有效提升公路抗灾能力,保障灾害来临时的“硬着陆”,为提升公路通行保障能力奠定基础。养护保通可以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解决一次性投入不足的遗留问题,分散投资压力,实现自我纠偏和后期完善。抢通保通能够在公路因灾断道后很快抢通受阻道路、恢复应急通行能力,为后期救援、重建奠定基础。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提升,公路保通成为行业备受关注的民生之一。汪巍/摄
路网保通、路线保通是事前预防,属于预防性保通。一次性投入大、投入产出比高,能从根本上排除大多数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断道问题。养护保通是事中控制,属于矫正性保通,可在灾害苗头出现时及时弥补漏洞,有效阻止一次性投入不足的和灾害发展形成的断道威胁,分散资金供给压力。抢通保通是事后应急,属于恢复性保通,是突发事件造成灾损后的抢修性补救措施,是行业面对诸多“不得已”交互作用的最后一招。保通的四个层级各有分工、相互成全。社会更加关注的是抢通保通时效,行业则更加清楚应急不能成为常态。
根据风险防控理论,疏堵结合、事前预防是最佳方案,当风险贯穿公路运行过程始终,且灾害具有不确定性时,应树立公路运营全过程保通理念。即公路保通贯穿于全寿命周期,不但应注重事后的抢通保通,更应重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建立公路全寿命周期保通体系,分散灾害治理任务。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再下功夫、促成保通关口的逐步前移,有效减缓事后应急压力。
树立路网保通是最好的保障的规划理念,在交通规划过程中综合考虑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注重规划上的合理搭配和有效衔接,完善灾害频发区的区域路网。树立路线保通是最重要的依托的建设理念,在工程立项、方案比选、项目设计时应尽可能做到精细,审查时应更加注重地质选线、挖填平衡、地灾治理等的设计深度,在建设的“投入、工期、资质和标段”上追求合理。树立养护保通是最现实选择的工作理念,对于在“先通后畅”理念指导下建成的公路应给予特别关注,持续加强养护专项工程投入。树立抢通保通是最后一道屏障的应急理念,抢险队伍需要具备超强的实力和毅力,加强养护能力建设,以优异的表现推动交互问题的解决,“化危为机”开展机制创新。
受地形条件、发展阶段限制,具体区域的出行可能只能依赖某一种交通方式。比如内陆地区更多依赖公路交通。这时路网保通的含义就是规划中合理配置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在灾害较少区域合理加密转换、连接线路。线路上尽可能选择不同走廊和线位,避免交叉影响。当线位资源受限时,面对不确定灾害尽量合理搭配“绕、避、让、治”措施,至少保障一条道路的抗灾能力。灾害来临时通过不同道路的相互转换、分流、互补和支撑,提升公路保通能力。因此,灾后重建不能仅限于恢复和增强具体道路的抗灾能力,更重要的还是完善路网,推动预防性保通体系建立。
公路与外界交互作用产生的问题非常复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面对投入和需求的现实差距,行业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长期准备。为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可以化整为零、逐年完善,持续推进养护专项工程和路线达标工程建设,在灾害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制定计划、逐年消化,提升公路抗灾能力。由于部分灾害涉及水利、国土、电站等友邻部门,工作边界梳理和跨部门合作也需要引起重视。
投入受限是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公路交通抗灾能力提升的最大难题。选择优秀的设计团队可以适当缩小这种差距。原因有三:一是优秀团队见多识广,可以通过针对性研判准确把握灾害发展趋势、方向和对公路的影响程度,从而选择最为恰当的对症方案;二是优秀团队可以借助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有效集成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既有经验和工作智慧,充分考虑运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优化设计方案及处治细节;三是优秀团队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誉,对超出能力范围的事,会充分利用外部智慧开展工作合成,确保设计质量。当下需要关注的是,在项目业主不能准确描述自身需求、设计市场鱼龙混杂时,如何保障选择到最恰当的优秀设计团队。
抢通过程中的临时通行很重要,关爱出行者的出行与心理需要,体现行业服务能力。曹祖席/摄
公路交通面临的诸多灾害中,破坏性最强的是隐性灾害。由于隐蔽性强、不易发现,隐性灾害在隐患阶段很难得到治理,突破边界条件后破坏性极大。公路面广、线长、点多,在隐性灾害种类较多时面临的风险自然更大,同时,受技术手段、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等影响,对待隐性灾害的主要方式是事后普查、警示和个别处治。这种防御性、被动型的工作思路已成为道路通行能力提升的瓶颈,需要引起重视,充分利用在灾害发生后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工作。
实践证明,灾害发生后,出行量多数会向公路集中。很多时候,我们更多地将保通目标锁定在恢复车辆通行上,这种认识无疑是不完整的。出行与抢通重叠除了相互影响外,也容易造成意外事故。解决交叉问题不但是保通本身的需要,也是行业服务能力的体现。渡船、溜索、人行管道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自然灾害高发区域,可以考虑在建设时将管道预埋在易断道区间保通。从路网保通角度来讲,规划中不能单纯满足于“渡改桥”“陆代水”,适当保持交通方式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应急。
在审计、纪检、巡视等强力介入应急工程时,抢通保通与恢复重建之间的边界如何界定,应急工程队伍产生的依据和计量规则等,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规则上的有章可循,工作上更有针对性,行业需要建章立制,通过文件、规范准确界定抢通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工作深度。同时,应急通行的安全保障也应提上议事日程,如何在区域地质评价结论未出之前合理界定应急通行安全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合理评价临时措施的工作成效,这是行业经受质疑前应该认真对待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