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综合研究团组研究人员以红团簇星为标准烛光测量了一批银河系第一象限内超新星遗迹的距离,研究论文发表于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红团簇星是处于氦核燃烧阶段的小质量恒星,其光度基本不变,是可靠的距离尺子。星际介质如尘埃,气体,会吸收和散射视线上的星光,使得观测亮度暗于天体的实际亮度,该现象称之为消光。红团簇星的本征色指数弥散较小,可用来探测消光。研究人员运用该方法完整地测量了银河系第一象限内47个消光已知的超新星遗迹的距离,获得15个超新星遗迹高精度的距离,32个距离上下限。
15个超新星遗迹在银河系旋臂上二维分布。距离参数由该工作得到。红点表示太阳,绿点表示超新星遗迹。背景图是根据现有的观测数据绘制的银河系艺术图,引自NASA/JPL-Caltech/R.Hurt(SSC-Caltech)。(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芳研究员团队在近地空间的太阳风参数统计研究及数值模拟方面取得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Solar Physics。通过对2007年近地空间的太阳风参数观测数据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得到近地太阳风磁场B与密度和速度的参数组合√(NV^(2))以及密度和温度的参数组合√NT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揭示了近地太阳风中的磁压与等离子体动压以及磁压与热压之间都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对2001年—2014年涵盖太阳活动四个不同时期的近地太阳风参数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太阳风中的共转相互作用区(CIR)和高速流(HSS)结构中该相关性最强,CME中则相关性较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许芬副教授与孔旭教授合作的“星系间相互作用对星系结构形成的数值计算研究”取得进展,该项目数值计算了盘状星系与矮星系通过偏心碰撞产生星系外环结构,分析了盘状星系的核球-盘质量比(英文缩写B/D)对星系外环结构的影响,发现B/D值越小的盘星系,碰撞后形成的外环结构越强,研究论文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环星系是具有明亮环结构的星系,环的成分是气体和恒星。从形态上,环星系可分为无核球的空环星系、带核球的环星系及多结不连续的环星系。盘星系与其伴星系的碰撞是形成环星系的重要机制,能直接解释多种形态的环星系形成过程。
三峡大学田海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nomy)向茂盛等人合作利用LAMOST-Gaia巡天数据精细勾画出了太阳附近恒星受到扰动后在垂直相空间中呈现的螺旋结构随恒星年龄的变化,并据此推算矮星系对银河系的扰动很可能发生在最近5亿年内,从而对矮星系并合事件给出了更强时间限制,研究论文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LAMOST-Gaia数据结合构建出了具有精确年龄的恒星运动学样本。根据年龄将样本分成不同组,并勾画出具有不同年龄的恒星在垂直相空间中的不同分布特征。显示银河系受到的扰动很可能发生的时间上限小于5亿年。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研究所江林华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宇宙早期一个超大质量的原初星系团,该原初星系团最终会塌缩为质量约3.6×1015太阳质量的星系团,使之成为目前已知宇宙早期最大的原初星系团。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Astronomy。利用位于智利的麦哲伦望远镜对大约四平方度的天区进行深度星系光谱巡天,获得一个均匀的高红移星系大样本,包括红移5.7左右的莱曼发射线星系。观测了5个著名的深场,并在一个称为SXDS的深场中发现了一个红移为5.7的、巨大的星系高密度天区。利用光谱观测证实了至少41个较亮的莱曼发射线星系。原初星系团(简称SXDS_gPC)位于该天区的中心区域。
艺术想象图:127亿光年外的巨型原初星系团(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新闻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广伟等人在LAMOST DR5数据中发现了6颗Oe星,为目前世界上仅发现的13颗Oe星样本扩充了50% 的成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光谱中具有电离氦吸收线的恒星称之为O型星,O型星是赫罗图2上位于主星序左上端的大质量主序星。它们是宇宙中温度最高、质量最大的主序星。而Oe星则是一种含有巴尔末线系发射,而NIII 4634-4640-4642和HeII线不呈现发射的O型星。Oe星是一种非常稀少的天体,从1974年Conti和Leep给出了第一批共5颗Oe星起,到目前为止仅发现了13颗Oe星。新发现的6颗Oe星,增加了目前近50%的Oe星样本。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天体化学组常强研究组完成了一项与尘埃表面化学相关的研究工作,研究论文发表于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实际的星际介质中,尘埃有尺寸分布,这意味着有大量比0.1μm还要小的尘埃。对于这些小尘埃,它们上面的温度并不能用一个单一的值来表示,这种效应称之为尘埃的随机加热。尘埃的随机加热是由于其吸收了外界的光子携带能量,从而使其温度升高,且尘埃的随机加热对小尺寸的尘埃效果更显著。科研人员计算并模拟了四种尺寸的尘埃,还模拟了一个化学反应网络,它包含了653种分子和5942个反应。在尘埃的随机加热作用下,不同尘埃的温度又有很大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由王仲翔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组,发现了一个编号为PKS 2247-131的耀变体发出的伽马射线辐射,就在规律性地变亮变暗,每一个多月变化一次。此次发现是迄今为止费米卫星观测到的唯一一次周期为月级的准周期振荡事例。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通过更具体的分析发现,在准周期振荡期间,能谱指数并未明显差别,这表明物理过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那么亮度的周期性变化就很可能源于几何效应。具体来说,由于此耀变体的喷流有螺旋结构,在运动中其辐射方向和我们的视线方向的夹角有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得科学家观测到周期性的显著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