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226500)
语文教育专家李海林先生认为:“全部语文教学的开展,都是为了言语、基于言语、指向言语。”新课标在界定语文课程性质时也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言语经验的积淀、言语思维的发展、言语品质的优化,在言语实践中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促进了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
在语言学中,“言语”和“语言”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是静态的,是一套符号系统;而“言语”则是个体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动态的,是一种行为。语文教学的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离开“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中“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一段,教师们都习惯从写作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去分析感悟,而我尝试从语言节奏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言语认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在多种形式的品读中,学生发现,该句读起来感觉很轻快。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很快就发现了文本表达的秘妙——都是使用短句。联系学生目前的说话方式,他们自然对萧红的这种表达欣喜悦纳。这样的教学,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表达了什么,更要关注这样表达好不好,为什么这样表达。如此归纳、积淀、提升学生的言语经验,方能自然地生成属于他们自己的言语智慧。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言语活动中,“思维是言语的内容,言语是思维的载体和形式”。着眼于学生的言语思维,必须引导他们关注文本的写作形式,引导他们从阅读本位的文本解读转向读写结合的言语实践。
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我引导学生关注第三自然段:“这是两棵樟树。”“为什么‘这是两棵樟树’要单独列成一个自然段呢?”有学生认为这是为了强调樟树有两棵,有学生认为是强调不是别的什么树,而是樟树。为了让学生领悟到文本表达的秘妙,我让他们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通过对第四、第五自然段的反复阅读,学生发现:樟树四季常青、枝干粗壮、具有驱虫的功效。这说明,故居的主人对樟树的喜爱不是无缘无故的,但这只是表层。联系到宋庆龄一生辉煌的革命生涯,像害虫一样的坏人,也无法靠近她。这样理解,学生对樟树的象征意义、作者以物喻人的隐喻式写作方法,都豁然开朗了。
教学中,教师要搭建起语言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历练语言,充分发掘文本中独特的言语形式,激起学生言语思维的涟漪,让学生感悟、积累、悦纳和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潘新和老师说:“学生言语生命的生长,是一个自为到自觉的过程。在通向‘自觉’的途中,往往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唤醒、点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积极的言语表达,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因为,只有优化学生的言语表达,才能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
如《金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培育花苗。”笔者在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深度思考:“‘全部精力’是什么意思?这里可能指哪些精力?彼得是如何付出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是文本的一个空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催生学生的表达力。当学生思维卡壳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提醒学生:“在炎炎夏日里,彼得如何照看花苗?在狂风暴雨中,彼得如何照看花苗?在别人休息时,彼得如何照看花苗?有了彼得的照看,现在这块贫瘠的大地变得怎样了?”正是有了这些言语表达,学生对文本中“真金”的内涵理解得更深刻了。这样的言语训练,实现了文本意义的创生。
在阅读教学中,及时发现文本留下的一些不确定的空白点,引领学生在思维参与、言语实践中进行意义填充、意义赋予,学生就能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实现对文本言语的增值、迁移和创生。
“语文是一种言语实践,而且是一种本体性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淀学生的言语经验,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只有这样,言语实践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存在方式,积极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