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镇中心小学 胡爱武
每一个小学生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独自地实现和完成自己生长和发育的。因此,每个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发展情况是不同的,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据和出发点。平时讲体育教学要有“的”放“矢”,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就是“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体育训练,这就是“矢”。把握了“的”和“矢”,这是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谁藐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谁就失去了针对性,因此也不可能取得较好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效果,也完不成培养新时代祖国建设者的责任。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这一阶段是儿童的转折期,入学以前的儿童接受幼儿教育,他们的主导活动是游戏,通过游戏来认识环境,通过游戏来获取经验与知识,一切活动是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开展的。进入小学以后,小学生要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这对学龄初期儿童身心发展将起着重大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和方式要与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有所不同,要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儿童发育具有不均衡性。新生儿头部占身高的1/4,六岁时占1/6,十二岁时占1/7,成人占1/8。特别应提到的是胎儿具有一个特别大的头颅 (占全身的二分之一),具有较长的躯干和短小的肢体。出生后才逐渐发育,慢慢地才会长得匀称。
儿童从9岁开始,将进入人生发育的第二高峰,发育速度极快。小学生的发育顺序,头部发育最早,先上肢,后下肢,然后从中轴再向周围发展。骨骼的成份逐渐发生变化,石灰质成份逐渐增加,胶质逐渐减少,到了13、14岁时骨骼成份接近成人,完成骨化过程大约要到20岁左右。小学生骨质不够坚硬,因此,老师要注意学生坐、立、走、跑的姿势,防止脊拽和胸廓变形。学校的课桌要随学生身高的增长而变化,小学生的劳动和体育锻炼要适度,不要过于疲劳。体育教学形式仍要以游戏为主,如跳绳、踢毽子等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跑步可以适当展开,但强度不能太大。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骨骼发育都不是很“硬朗”。所以,小学体育活动项目不宜剧烈,防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骨折或骨裂。
小学生的肌肉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抄写动作要差些,时间也不要过长。目前,在有的小学,借口加强基础练习,“精讲多练”,老师让学生抄写生字二十遍、三十遍,同一类型的算术题也要做多少遍,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简单刺激不一定能提高学生心理书写效果,相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情绪厌烦、疲沓。根据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反映,一个生字抄五遍就可以达到预期的记忆效果。到12岁时,小学生大脑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大脑的功能也有提高。因此,小学生活泼好动,老师和家长要考虑这个特点。目前在一些小学,错误地把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列入“多动症”,这是不对的。如果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不爱动,反而是不正常的。因此,体育教学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来开展。
老师要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作出适当的体育教学安排。过于兴奋会使他们疲劳,过于抑制会使他们无法忍受,体育教学要符合他们的兴趣特点,要活泼而多样化。
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要保证在9~10小时左右,家庭作业时同不要超过半小时,到高年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但一定不能影响休息和活动。低、中、高三个学段,学生的锻炼时间应该有所不同,到了高学段,每天锻炼时间可适当增加,正常情况下,每天锻炼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小学生活动量较大,新陈代谢旺盛,所以供血量较大,每人脉搏每分钟72次,以学生随着年龄的变化将由每分钟90次降到每分钟75次。由于小学生的心跳较快,劳动及体育活动量要控制,否则将影响心脏机能的发育,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小学生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4次至每分钟19次,教室因人数较多,在课间一定要打开窗户,特别是冬天,以便调节室内空气并尽量动员学生去教室外活动一下,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迎接下一节课的学习。
为了保证学生身体发育的需要,我们要考虑学生的能量代谢情况,要求学生早餐要吃饱,并让家长多为孩子准备一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和蔬菜,告诉孩子挑食是一个不好的饮食习惯,营养不全面将影响身体发育。有条件的小学,可以增加课间餐。营养跟得上,体育锻炼适宜,才能促进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让家长注意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和规律,以便学校和家庭采取共同的有效措施,保证他们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