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 韩洪庆
在徐州中考中,地理虽然在初二年级末就考了(近几年题型只有选择和判断两种),但是成绩不计入总分,只划为几个等级,在高中录取时只有参考的价值(其实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随着江苏高考方案的改革,笔者认为,徐州也会顺应历史潮流,对中考方案作出相应改革,以便能够跟高考方案相衔接。那么,地理学科就有可能正式列入中考科目了,而题型也将多样化,内容也将由只考查地理知识转变为重点考查地理能力。为了迎接新中考方案的到来,笔者来谈谈如何答好中考地理试题。
学生拿到试卷,审题是第一关。我们要指导学生一定在审题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无论如何不能匆忙下笔答题。审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许多同学往往过不好这一关,有时有错答、漏答的现象,有时无法抓住问题中心,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平时注意审题训练的学生,往往没有或者很少因审题错误而错答、漏答,他们在地理模拟考试中,从整个答题情况来看,审题能力较强,能抓住问题中心。因此,他们也就能做到所思即所问,答案不离题,保证了答题的准确性。例如,读图分析题,要求对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进行简要评价。答案虽然很简单,但也必须根据生产联系,明确评价中心,即这种生产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然后答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生产方法,有利于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善于审题的学生这一题能够得满分。试想,如果审理不准确,这题想得满分是相当困难的。
对许多中学生来说,地理考试中最困难的是问答题的解答。历年中考失分较多的就是各类问答题。原因除了上述审题能力较差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会归纳答案要点。我们有很多学生,对题目里提的问题也能看得懂,也知道该怎么回答,但就是不善于归纳要点。不善于归纳要点,这与语文没有学好有很大关系。有些学生回答简答题时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青菜萝卜一起端,到底哪些是要点,自己心中无数,老师批改也如大海捞针。回答中考地理试题的简答题时,要点归纳要清楚,要全面,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例如,有一题要求指出焚烧秸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善于归纳的学生能够将缺点和不合理的地方归纳为两点,解决办法归纳为五点,虽然不是完全准确,但却给人以一目了然之感。这种认真归纳答案要点的答题方法,是做好中考地理试卷的保证,值得广大中学生学习。
不少中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较差,地理基础知识又不扎实,答题时,东拉西扯、语言混乱、思路不清晰等情况较为严重,从而影响成绩。语文学得好的同学每次做地理试卷语言都较为流畅,文字组织有一定的条理,加上善于归纳答案要点,就更显得井井有条了。
在读图与填图中,有一幅1∶200000等高线地形图,要求考生读后回答相关问题。这道题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它涉及到的关键词较多,内容显得较为“杂乱”。用这种等高线地形图来多方面考查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也是过去很少出现的试题,地理基本技能不熟练的同学很难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思路清晰的同学能够全部答对,这与他们语文学得好,善于组织语言有很大的关系。
刻苦的学习态度是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正确的学习方法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中学生要学好地理,首先要在“双基”上下功夫,这是学习地理的根本所在。善于学习的学生能够抓住这一根本,他们同一些眼高手低、一心想走捷径的同学不一样,从零开始,从熟悉教材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牢固地掌握“双基”,为学好地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诸如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需要大量记忆的地理知识以及一些地理基本技能,他们都掌握得很好。有关这些方面的考查,他们总是过得硬、考不败的。就拿中考答卷来说,以考查“双基”为主的部分占总分的百分之五十,而他们几乎能够得满分。
另外,注重联系比较、善于综合分析可以说是取得初中地理优异成绩的法宝。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很强,只有掌握好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进行比较,找出地域的特征、差异。如对于比较地区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特征及经济作物的题目,只有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才能够根据地理原理、要素的联系,联系比较,综合分析,做出完满的答案。
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多,但以教材为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是每个中学生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善于学习的学生正是遵循了这条路,以刻苦的学习态度,攻克中学阶段地理学习的堡垒,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