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梦
(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在世界古老民族之林中,那些曾经一度光华灿烂的古星文明,几乎全都陨落暗淡了下来。而与之相比下的中国古代思想文明却在悠远绵长的历史进程中得以顽强的存活和无与伦比的延续。其中一些光辉的管理思想文明虽饱经沧桑,却仍然如薪传火,连绵不绝,在千百年来的沉淀中最终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管理观念形态,是中华民族管理动力得以延续的精神之源,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当代管理学借鉴的合理成分。这些合理成分同样对当前的高校管理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积极探索研究儒家管理思想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这对提高高校整体性管理水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无疑将是大有裨益的。
人类管理的历史同人类共同生产实践的历史一样悠久。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管理思想是社会历史的产物”[1](P1)。换句话说,“管理”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需要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人类自发活动走向自觉有序活动的集中体现。而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成熟的管理理性形态,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古代学派林立的百家管理思想中具备独树一帜的优势。这是由于它适应了当时变革社会中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帮助和指导人们从宗法血缘土地制度的解体上进入封建农业生产社会”[1](P33)。不得不承认儒家管理思想在历史上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儒家管理思想发展史也是一部曲折前进史。从开始的不受统治者重视到惨遭秦始皇“焚书坑儒”险些彻底灭亡的厄运,再达到汉武帝“独尊儒术”被定一尊的辉煌顶峰,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宽泛的影响。[2](P32-35)纵观古今,可以说在“五四”运动以前,“尊儒”被视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思想武器,单就其影响而论,没有别的管理流派能与之相提并论。在“五四”运动时期及其以后,儒学又大致经历了“打倒孔家店”的否定到“尊孔复儒”的假肯定再到“四人帮”借“反儒”来推进封建法西斯主义的表面否定直到现代社会对儒家学说科学审视的这样一个发展历程。正是得益于在这样一种此起彼伏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曲折探行,儒家管理思想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首先,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儒家管理思想是一种“律己”并致力于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本主义”管理哲学,其根本精神就在于从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出发去体现“民本”,强调肯定“人”的价值和维护人的尊严的重要性。其次,就其管理基础而言,人性假设论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础,主要有三种。孔子主张人性非善非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将人的本性设定为普遍相近,习养成了千差万别。孟子主张性善论,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提出了与孟子截然相反的人性观,“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3]。其三,就其管理目标而言,主要有“修己”与“安人”。修己即自我管理。安人即管理他人。修己以为安人,安人必先修己,因此,安人才是儒家管理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最后,就其管理内容和方法而言,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庞大,主要包括“人本”“中庸”“和为贵”“正己德治”“仁爱”“义以为上”等诸多管理思想。人本,即强调核心是人,人是管理的首要因素。儒家中庸的管理思想,孔子在《礼记·中庸》篇中谈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4]”儒家视中庸为万物之普遍规律,认为它是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根本法则。因此“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此外,儒家“和谐观”强调“和为贵”管理思想,认为人和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有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5]”
“仁”是儒家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思想。“仁”是儒家管理中最高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儒家的“仁”是以爱人及爱众为宗旨的。“仁”的本质为“二人为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心的情怀。儒家“仁爱”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原则上的启示首先表现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宗旨,坚持“育人为本”的仁爱原则。这就要求高校要本着仁爱的原则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利用教育系统传授德育知识以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达到健全其人格、增强其道德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坚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科学的灵魂所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当中要坚持“育人为本”的仁爱原则,教育者树立平等意识是该原则得以贯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首要条件。一般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当中,教育者是实施教育管理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管理的客体。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受教育者又是能动的客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教学相长”就是基于这样的道理。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者在充分发挥其教育主导性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注重人的内在,关怀人的命运与生活,包容人的个性,重视人的幸福与快乐,进而指引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大化达成自身的社会价值”[6]。因此,合理借鉴古代儒家人文管理思想精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在人文关怀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延续对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体现积极的社会教育价值。
在中国古代社会管理中,“和谐”是管理者一直所崇尚和追求的伦理标准与社会理想。“和为贵”是儒家一贯所倡导的道德实践准则,因此,儒家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谙知“和谐”之道,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尤为注重“和谐”关系的建立。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满足社会对合格接班人的培养需要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使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摆脱“无用论”的困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者首要思考的问题。那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合理借鉴儒家“和谐”的管理思想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为不管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管理中还是在当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和谐”都是他们共同所崇尚的价值目标,是管理规律的一般表现。正如儒家所强调的“礼之用,和为贵”的道理也就是指,礼的作用在于能够协调与维和,能够使得各种人际关系表现得相对和顺。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过程中,只有当教育者和受教者的关系处于和谐融洽的“人和”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功能才能有好的施展空间才能得到极大发挥。
此外,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功能,儒家“中庸”管理思想也是值得借鉴的。中庸的管理思想的运用在高校德育管理过程集中体现为要坚持适度原则。坚持适度原则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实现“人和”,增强教育管理实效的有效途径。儒家中庸管理哲学主张“过犹不及”,强调在认识和掌握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度”的重要性。从实质上说,“中庸”即“适度”,就是要把“时中”与“权变”结合起来。“时中”侧重的是管理原则上的问题,而“权变”则注重的是管理方法艺术性的掌握,即体现的是管理灵活性的问题。那么,“时中”与“权变”的统一也就意味着管理原则性与灵活性或艺术性的统一。那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掌握“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现在管理目标的制定上要坚持适度原则。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预期值的设定要以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准作为参考,要超出学生思想品德实际水平但又不能超出学生尽最大努力也不能完成的界限。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范围内,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才有提升的空间以及教育目标才有顺利实现的可能。其次体现在管理方法上要坚持适度原则。一方面,管理手段不能过严过死。另一方面,管理手段也不能过宽过松。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采取的教育管理手段绝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正所谓,适度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艺术。因此,坚持适度原则,掌握好“度”的艺术有利于管理目的的实现,有利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体处于最合理的状态之中,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功能的效益最大化。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的趋势,我国高校教育大众化倾向也变得日趋严重。集体式教育成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教育管理模式。但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和经历有所不同,其思想特点也各有其特点,具有层次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变革的需要。这就导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合理借鉴儒家管理文化中“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儒家思想教育家孔子提倡教育应当“有教无类”的观点。他认为,贫民百姓的子女也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不是只有达官贵人的子女才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面前教育对象不应有贵贱之分,而只会有层次之别。孔子根据人在求知上的不同态度,把人划分成四大层次,也就是学与不学、愿意与不愿意、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且以此为基础,孔子的教学方式特别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差异性的教育对象给予其有差别的言语与内容的阐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高校大学生的层次性特征就决定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集体教育为主,分层次施教为辅,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计划,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且运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解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矛盾问题,在思想上为学生提供正确引领服务。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普遍表现为机械的理论灌输模式。机械式的理论灌输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作用于学生身上的成效甚微。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许多大学生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还存在着疑惑。一味地强制进行理论灌输会激起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迟到、早退、逃课等不认真听讲的行为并集中表现出强烈的厌学情绪。基于这种现状,那么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意识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理论灌输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就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觉修养的问题可以从儒家管理思想中获得一些启示。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7]。孔子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热爱学习、乐于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比任何被动的灌输教育更具有意义。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受教育者也要真正做到“寓学于乐”,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应有实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能顺利完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先具备“所教之德”并感兴趣于“所教之事”,同时,受教育者也要对“所学之事”充满强烈的好奇心理,积极的接收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
在儒家管理思想中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是涉及管理主体与管理世界的关系问题,是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天人合一”的提出是儒家对天、地、人成为一个统一和谐的管理理想在规律性上的把握。因此,儒家的“天人合一”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间的相互协调。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的载体,利用好环境的作用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环境对人的作用,儒家管理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最先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荀子也曾提到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8]。他认为,人的性格的养成深受环境的影响,且容易被环境所同化。儒家思想家关于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观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观点认为,“人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创造人”[9](P96)。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普遍存在环境因素单一,对德育管理环境因素的营造重视度不够的现象。基于环境对人性格养成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在注重知识文化的灌输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德育的养成,尤其是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环境的营造。此外,还要求高校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在实践活动中营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减少阻力,最终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环境积极影响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做到将环境的受动性与人的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正所谓,环境有利于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有利于环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