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射阳县港城实验小学(224300)
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适时展开语用教学,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自觉的语用意识,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低年级学生虽然语言积累较少,但语用经历和体验并不少。展开语用教学,培养学生自觉的语用意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挖掘语言潜质、形成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创设语用的教学情境。挂图展示、实地观察、多媒体应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特别是多媒体展示,能够将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以直观灵动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产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主观愿望,这样他们的语用意识就会逐渐形成。
如,教学统编教材第三册的《有趣的动物》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介绍插图内容。学生认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插图中有很多的动物,长颈鹿、狮子、熊猫、蛇、梅花鹿、松鼠等。这些动物集合在一起,好像要开会。狮子座在中间,它应该是主持人。”教师继续引导:“在这些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说说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注意用适合的词语加以描述。”学生开始讨论,课堂气氛热烈起来。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长颈鹿了,那长长的脖子真是厉害,再高的地方都可以够得着,视野太宽阔了。”也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大熊猫。大熊猫很憨厚,太可爱了。”学生继续讨论,教师跟进评价。这样,语用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教师利用教材插图创设情境,成功激活了学生的表达思维。从学生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设计很成功。学生对动物有特殊情结,自然有话要说;教师的积极鼓励,让学生树立了说的自信,课堂互动氛围良好,语用训练有效。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带领学生展开听说读写活动。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优化教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注重课堂互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语用能力。仿写、讲故事、讨论、复述、造句等,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展开教学设计,以便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在教学《树之歌》时,教师先让学生梳理文本,掌握生字的读音;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朗读,并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学生积极表现,课堂内书声琅琅。教师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内容,并以“……像……”的句式造句。学生很快就造好句子:“太阳像个大火盆。”“月亮像个大镜子。”“小朋友的脸像花朵。”教师对学生造句进行评价,并提出新的要求:“课文列举了这么多树,你最熟悉哪一种呢?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故事积累呢?不妨讲一讲你与树的故事。”学生听说要讲述故事,都显得特别兴奋。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诵读和展示,让学生造句和讲故事,为学生创设更多语用体验的机会。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获得语用训练,取得不错训练效果。
语文课堂训练形式众多,需要教师进行科学选择。精选训练内容,创新训练形式,从语用角度展开探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低年级学生语言基础比较薄弱,教师要从最基础的语言运用展开教学,让学生多读、多听、多写、多思,使他们产生敏锐的语感,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
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提出要求:“熟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特别是对话部分,要注意角色的身份特点。”随后,学生快速进入准备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述故事需要厘清情节,注意各个环节的过渡。不能有太多的衔接语言,也不能磕磕绊绊。”学生开始展示。有一个学生说:“青蛙整天坐在井底,看见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就问小鸟:‘朋友,你从哪里来?’小鸟回答:‘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好像飞了整整一百里路。’青蛙有些疑惑了:‘你真会吹牛,天就井口这么大。你怎么说飞了一百多里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互评活动,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教师为学生设计复述故事的环节,这无疑是很好的语用实践机会。复述故事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历练,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低年级进行语用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创设情境、优化教法等,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并逐渐形成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