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实验小学 湖北黄石 435000)
“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涉及的点比较多,比如:数数,读数,写数,区分基数与序数,掌握数序与大小,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数的含义等内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感。倪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环节设计非常巧妙。
1.师生约定,分解难点。在理解“10个一是一个十”这个难点时,倪老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教法,让学生估一估这些小棒是比10根多还是10根少。再一根一根地数到12,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因为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数数能力。相信学生不用估也完全能够数对,而且预设了会出现不同的数法。于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摆一摆,把数的过程展示出来,选择其中四种最具代表性的数法贴在黑板上,启发学生观察理解肯定这些数法确实可行的。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老师不急不躁,慢慢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先前铺垫的绘本故事,即最接近古人计数方法的十进制计数法上,当10根小棒捆成一捆后,老师耐心地让学生比较了两次。才使绝大多数学生最终认同了第四种数法最快,最能方便地一眼看出这个数是多少。然后出示13,17,20三幅小棒图,不断强化了这些数的组成和大小,至此,师生之间的约定才算真正完成。这个过程,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强行灌输的,而是学生通过比较、选择的结果。
2.借助数轴,游戏建构。一般老师在讲授数的认识各知识点时,却是采用“逐个解析”的方法,即:把数数,认数,读写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等为了学生一一分解,逐步应用巩固。这样往往容易使得原本系统的知识变得支离破碎,不仅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倪老师的课例则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送数回家”的有趣游戏。在学生认识11—20各数后,感觉比较疲劳时精神为之一振。孩子们拿着自己手中的卡片,按照教师给出的提示经过认真思考摆在数轴上相应的位置。整个活动将读数,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等贯穿其中,进一步巩固了各数的认识,还不露痕迹地融入了相邻数,近似数,区间等数学概念的理解;潜移默化地渗透“有限与无限”的数学思路,承前启后,寓意深远。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建构数的概念,形成数感是大有裨益的。
长期以来,“数学文化”往往成为了数学知识的附属品,在课堂中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延伸和拓展给处理掉了。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牵强附会生吞活剥,或视而不见流于形式。其实,数学知识就是数学文化本身的一部分,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
倪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她课前为每位学生发放一本教学故事绘本,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在突破“10个一是1个十”难题时,又回到故事里,寻找最贴近生活实际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然后,从大小石头过渡到小棒,引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珠子能表示11吗”这个问题,为数位的教学和计数器的出场铺平了道路。课末,老师还告诉学生“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激励学生用不同的图画来表达对这些数的认识。可见,数学文化像一条红线,串联起了整节课,学生在学习数的意义的同时,经历了数学的发展和创造的历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埋下了这样的种子:“数的知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文化雨丝的洗礼,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开阔,丰富和优美!
很多老师的课设计得很周到,很细致,仔细探讨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又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但上起来总让人感到平淡无味,学生也找不到一个难忘的内容。这就是课堂没有“亮点”,所谓“亮点”就是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或对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作用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能将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统摄于一体的结构点。
倪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无疑就是辩论环节。“现在只有两颗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小珠子,它们还能表示11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而然地分化成了“能”和“不能”两大阵营。教师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没有牵着学生走。而是放手让学生代表自己上台辩论说明理由。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好生精彩!试想,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对生成性资源游刃有余的掌控,讲台怎能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又怎么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学生思维碰撞语言交锋的时候,教师适时地退居幕后,还大智若愚地装起了“糊涂”,把互动和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正如钱守旺老师所说:“一节数学课真正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教师的精彩!”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和成功。
北京倪芳老师的《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一直让我难以释怀,不仅是因为教学设计的精巧,更是因为课堂的灵动多了余味,好课如同好音乐,留有余味,充满魅力与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