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

2018-02-25 10:18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盐碱化核心区域

(秦皇岛新世纪高级中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为应对新时代的挑战,需要我们具备多种技能、多种素养;数学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将保持溢价。提高经济竞争力,保持生活质量,维持环境,确保国家安全。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员,人类面临着决策,住在哪里,建什么,去哪里旅游,如何节约能源,如何明智地管理稀缺资源,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或竞争,使得关于地理核心素养越来越得到人们广泛的认识与热烈的讨论。[1]

一、解读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被描述为34个新的扫盲领域之一,根据联合国的说法,地理核心素养被称为“获得基本生活” 的个人技能,能够解决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了解社会与世界经济,并积极参与其中。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新课标标准》中对新增的学科核心素养及质量标准做了全面解读,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2]

1.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2.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3.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4.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综上所述,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集成、多元概念。它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地理的区域认知能力,认识到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只是低水平的地理素养,高水平的地理核心素养,还需要学生能够具备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中的地理实践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一个具有地理核心素养的人有能力寻找解决办法,造成最小的损害,减少副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提早做好准备,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核心素养,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高中生地理的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并非天生,需要进行长期培养形成。当然,学生可以通过完成相关作业、考试测试,以及各种与地理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等来提升学生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但课堂才是我们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直接、有效的阵地,借助于学校教育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形成必备的地理能力。

1.通过课堂提问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高中课本中地理知识都是比较抽象与琐碎,造成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缺失,由此造成许多学生缺乏地理的核心素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老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设计一些有趣的,由浅入深的,有层次性的题目,问题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的层次性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例如:在进行关于“城市区位”这一章节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有这样美丽的四个地方——人间天堂苏杭、南极冰原、青藏高原、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如果让同学们选择在其中一个地方常住,大家会选择哪个地方呀?→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大家根据世界城市分布图,判断一下你的选择与世界上多数人的选择一致吗?→下面请同学从地形类型、气候特征、海陆位置等这些方面的地理环境条件来解释一下人口的密集分布有什么有利条件?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问题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把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与培养落到实处。

2.通过课堂提问延长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再如:在进行“土壤的次生盐碱化”这一环境问题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这一现象的形成过程,我首先带领大家分析了在暑期军训中军训服上白色盐痕的形成,然后设计了如下的课堂提问:人类在灌溉过程中采用了怎么的不合理的方式使得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后,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盐分才在土壤表层积存?→是不是所有地区,在地下水位上升后都会出现土壤的盐碱化呢?→如何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已发生盐碱化的土地如何进行改良?通过这几个层层深入的问题,逐渐让学生明白首先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其次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采取合理的灌溉方式,这类环境问题是可以避免的。由知识层面提升到观念、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结语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深化高中教学课堂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与任务,熟悉和掌握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要做到的,把课堂和教学提问紧密结合,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培养好地理核心素养能力,服务于今后生产、生活。在课堂的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如何当前学生的教学计划,使学生成为国家高素质的接班者。

猜你喜欢
盐碱化核心区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分割区域
浸没致使地下水位抬高的水库危害研究
南疆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盐碱化分析
区域发展篇
松辽平原土地盐碱化动态监测与遥感分析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