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秦都职教中心 陕西咸阳 712000)
贝多芬有句名言: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具有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魔力。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帮助他们消除精神紧张,缓解躯体疲劳;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颐养性情,提升精神境界;通过聆听美妙的音乐,人们的灵魂被净化,人们的思想豁然开朗;通过聆听积极的音乐也会促使人们重拾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有人认为:音乐是极具抒情性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能通过乐曲力度的强弱变化,旋律的跌宕起伏,节奏抑扬顿挫,用人们能直接感受到的方式,让人得到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丰富,更直接,更生动的美的感受。
音乐资源应用于散文教学,多采取配乐朗诵形式。配乐朗诵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情绪的调动,作品内涵的领悟很有效。比如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配乐范读第一部分“我与地坛”,我选择的是纯音乐《神秘园之歌》。这首乐曲表达伤感忧郁之情着实感人,比较符合文章的情感基调,那来自生活的深刻感受以及永不屈服的倔强性格,那些生命的过往,在音乐声中徐徐展开。
在音乐声中,切身体会到作者史铁生抗争命运的不公,控诉生活的磨难,真情铭刻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尽沧桑,彻悟生死”的感悟。通过配乐朗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我与母亲”,文章中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一位平凡伟大的母亲对自己孩子殷切的关爱与呵护。在配乐朗读时,我选取了《天之大》这首歌曲。作者的母亲已然不在了,但是母爱永存。悠扬、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地浸入学生们的心灵。在读到“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时,终于找到了那份一直埋藏在心底,一直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情感。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浓厚的母爱,领悟到亲情的珍贵,
在散文的教学中配乐朗读,通过乐曲与文字的叠加刺激,学生更能深刻地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深意。课堂实践证明了,散文的配乐朗读,不仅仅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绪,还对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促进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应当尽可能减少抽象的东西,尽可能在生动的画面和个别的形象中表现一切”。音乐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特点正好满足了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现实局限性需求。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很强的辅助作用的同时,对于他们感受性的丰富,他们的美感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也好处多多。
我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教学上,特别选择了与《荷塘月色》意境类似的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作为配乐。我先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学生聆听,随后让学生分别谈自己的感受,动听的《春江花月夜》,节奏是如此的和谐,旋律是如此优美,它将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当中。
接下来,我以此曲作为背景音乐,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用我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情、教师情、作品情初步打通。然后,我分别邀请几位同学反复的在音乐的衬托下朗读课文,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学生的情感跟随着文章的内容起伏变化,她们仿佛和作者一起,徜徉在幽静的小路,在荷塘四周漫游;她们好像也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望了那一带远山、岸边婀娜多姿的杨柳,嗅到了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我把握住学生情绪高涨的时机,进行启发诱导,和学生一起探讨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修辞手法、艺术构思等,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咏咀嚼经典片段,把握文章精髓,使学生们汲取了知识的同时,把握准确作品的深刻含义,最后获得美的享受。”
在教学 古诗词时运用音乐往往事半功倍。对于庄子《逍遥游》,配上一曲经典《高山流水》,会让人浑然忘却所有,达到追求那无拘无束,自由逍遥的境界,无己、无功也无名。
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配上《滚滚长江东逝水》音乐,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渐渐地,一位蓬头垢面,老眼浑浊,衣衫褴褛的老人就仿似浮现在眼前,课堂上气氛逐渐凝重,湿润了老师的眼睛也湿润了学生的眼睛。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声进行比喻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钹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在怦然心动之时。我曾经观摩过陕师大附中老师《琵琶行》一课。上课铃声刚歇止,琵琶声渐起,老师和四位同学上台共同朗诵。一时间,动听的琵琶声,激情的朗诵声相互交织,令人心神俱荡。更让我赞叹的是这节课即将结束时,老师邀请一位女生怀抱琵琶登台演奏,在悦耳的琵琶声中宣布下课,所有人都感觉回味无穷。评课老师对这节课不吝褒奖,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恰当使用了音乐,营造了荡气回肠的课堂氛围。
语言不能够真正地表达出琵琶声的凄美,值得借鉴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播放琵琶曲,学生的聆听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李清照《声声慢》一课,奏响的《杏花天影》轻易就打动了学生的心,实现了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鸣。因为感情基调一致,音乐创设了课堂氛围,在学生还未进一步感知文本之时,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真可谓是先声夺人、起着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的作用,唤醒并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与词作者实现了情感的共振。学生入境之时,老师只需略加点拨,学生便可体会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实现与文本交融。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地选用音乐,有时比老师辛苦异常的分析效果要好。选择吻合作品意境的曲子,在营造出特定情境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境界,真正体验到文章的美。正因为此,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选择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