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擎宇
(许昌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室要求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1].所以如何全面有效地培育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是各个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怎样使国家的栋梁之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是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奥运精神”、不仅鼓舞了体育人,还激励了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奋发图强.这些精神都属于中华体育精神的范畴,在中华体育精神强大的感召力下,中国体育健儿们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竞技精神,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华体育精神崇尚的“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公平竞争”、“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价值观与实践的统一、体育领域的独特性与社会普遍性的统一,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这些也很好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理念,是体育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碰撞、融合后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健康快乐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2].这种在竞争中学会友好相处、在较量中理解协同进步[3]的精神是值得被中国人民所尊崇的价值观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这24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探索,反映了我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高度概括[4].
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适性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同时中华体育精神也立足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服务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局[5].
中华体育精神生动的展现了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平博自强等价值内涵,而这些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在,所以二者的价值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契合[6].因此两者之间呈现出紧密的关联性:新时期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培育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途径,而民众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促进中华体育精神提升其价值.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面对全球化给国人带来影响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分配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化的问题时,国人容易被现实社会中众多的社会价值观所冲击,特别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价值观的选择将会影响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但是,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作普通的理论教育活动[7],出现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脱节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对价值观正确性的认知以及内化并践行的能力.因此,探索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8],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表现如下.
通过教育、参观、宣讲等不同的教育形式,使大学生感受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的中华体育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行动实践于实际的生活中,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到位,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首要责任.
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天然载体,中华体育人在赛场上的真实案例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鲜活的学习教材,把呆板、僵化的理论说教转变为灵活、多样化的体验教学,这样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人际和利益关系,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集体意识,并不断地把外部纷繁复杂的影响加以正确的内化.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需要体制制度做保障,还需要各种形式的激励:体育赛场上的、每一块奖牌、五星红旗每一次的升起无不激发出每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训练场上每一次失败后的崛起、每一回伤病中的坚持都能激励大学生不畏艰难、拼搏向上;比赛过程中的每一剂配合、每一次帮助可以使大学生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另外,体育明星模范可以激发大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动力与决心.所以,中华体育精神是激发大学生追求理想与信念的动力,能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把中华体育精神纳入到高校思政教材中,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资源的同时让大学生从书本中了解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再结合体育课、运动训练等教育方式,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知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精神,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之中去.
学校是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主要阵地,应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把体育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使每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体育活动中感知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高校都会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也会举办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常见的体育比赛,这些专项的比赛限定了参赛群体,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开展一些对专项素质要求不高、大多数学生都能参加的团体运动项目,比如素质拓展,使中华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人的思想、价值取向.
现今网络技术几乎深入到每一个社会角落,为人们获取、传播信息提供了更广阔、便利的渠道.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运用新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重大赛事的直播,运用校内信息平台充分报道、宣传校内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运用网络直播平台播放校园体育活动,使大学生在网络中让感知中华体育精神,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一方面,学校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进体育赛场,亲身感受中国运动健儿展现出来的为国争光、奋勇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校也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走访中华体育精神教育基地、参观运动员的训练基地或者到体育赛事中进行志愿服务,以检验中华体育精神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把中华体育精神践行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体育明星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学生了解冠军为国争光的奋斗历程,以偶像的力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向年青一代传输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首要任务,而如何满足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如何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改变在培育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单一枯燥、内容脱离生活等问题成为高校相关部门首要课题.而中华体育精神充分反映了当代体育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渊源、基本内容、价值取向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性[9],所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的培育思路与方法,使大学生更容易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并能建立长效的培育机制.这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0].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许雪楠,张莉媛.体育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新西部,2016,18(15):136-138.
[2] 黄 莉.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3-17.
[3] 胡小明.论中华体育精神的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5-8.
[4] 费聿辉,李纪岩.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16(4):19-22.
[5] 张立顺.论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25-27.
[6] 朱 雄.论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32-33.
[7] 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8] 张程昊.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路径研究[D].安庆:安庆师范学院,2015.
[9] 秦彪生.论中国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J].云梦学刊,2016,37(4):138-141.
[10]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