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 刘海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语文课选用大量脍炙人口的范文作教学材料,学起来应该是十分有趣的。但是,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下学生又陷入题海以应付考试,这种方式扼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地学,个人自学的机会少,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采取教材教法同步改革,用教法以教材为基础、教材靠教法来实施的措施,把教学环节分为“启”“读”“练”“知”“结”五个步骤,使执教者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实验,我们认为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与传统的教法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自学辅导教学的思想明确地表明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占有的位置。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中“老师当演员、唱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权利,更感受不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的乐趣。这种现象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下降和懒惰习惯的形成。而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则变“老师当演员、唱独角戏”为“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扮演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去发挥、去创造。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设计者在教材的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如何自学的问题。教材根据大纲要求,围绕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等方面精心设计了大量启发性强、难易适度的思考、练习题,并在书上留下大量空白,让学生在上面迅速保存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以便在“知”这个环节中检验结果的正误。
一节课中,学生的“读”“练”时间大约占2/3。在这段时间里,在了解了学习要求后,学生根据旁批提供的思维导向,紧张而快速地进行自学,教师则通过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从表面上看教室里很平静,实则不然,这时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课堂上,没有了教师的喋喋不休,更没有了学生的厌烦和倦怠。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教育的大方向。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作用就是启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45分钟,学生几乎每分钟都有事做,这是语文自学辅导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一大区别。从了解学习要求、复习旧知识,到结合旁批、注释自学课文,再到自检或他检以至最后的练习,学生做到了眼到、手到、心到。在有时间限制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能独立思考”等具体要求下,即使是最懒惰的学生也会被迫拿起笔来,查词典、写答案、作评点,开始有的同学可能不得要领,甚至错误百出,但久而久之,他们就由被迫转化为自觉,终于习惯成自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错误逐渐减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自学也就会得心应手。
传统的语文教学虽然也强调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未能落到实处。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在这方面花了大力气,每篇课文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其密度很大:复习旧知识(形成知识链,培养积累知识的能力),字词的注音释义(培养使用工具书的能力),重点词句的评点(培养阅读能力),恰当适宜的思考训练(培养质疑释疑能力),对课文学习的归纳小结(培养提炼、概括能力),并穿插听、说训练以及密度较大、形式多样的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思维品质、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以是教师的主动辅导,也可以是学生有问题举手后的被动辅导。
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是我们在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践中感受较深的。在其他方面自学辅导教学也有着很强的优势,如可形成能力的迁移、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