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玲,陈夫岭
(1.临沂沂河实验学校,山东 临沂;2.临沂第三十中学;山东 临沂)
目前,物理属于一门易学难教的学科。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演示实验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实验效率不高,实效性较差。例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节中,本来这节内容就比较难学,先要通过实验探究,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但仍有部分同学未掌握,全是靠死记硬背,出错率非常高。
要想提高学生掌握的实效性,就需要先找出问题,针对问题加以改进,我个人总结:存在的问题有,器材不合适从而使得操作不规范;准备不充分实验效果差;只管自己做实验,学生看不清楚现象;实验完了不作对应的分析;甚至直接讲解实验根本不做,等。如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使用蜡烛成像,不方便移动和旋转,使得另一角度的同学无法观察到光屏上的像。能看到的同学又可能不知究竟该观察哪些方面,所以教师应该先做一次实验,把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观察。待观察一会儿后,老师再出示需要看的重点,那些没有认真观察或无准备的学生,探索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应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到正确的现象,相信印象会特别深刻。
很多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对物理中实验的教学、研究方法都非常重视。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跟随时代,除了完成书本上的实验以外,还必须细心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是学生感到难理解的、分不清楚的、接受有难度的,然后结合教学实际,研究怎么解决,努力开发一些更便于观察的新实验,同时在教学中注意随时引入各种先进的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果。这样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的世界范围广阔了,学起来更容易接受。
例如摩擦起电实验,如果毛皮丝稠不干燥,或者周围空气潮湿,都会造成实验失败。教师一定要选好器材,注意上课时的天气等,确保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的成功。
例如,在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时,透明的空气中看不到光线,以前采用点燃烟雾制造效果,现在可以采用更健康的加湿器等,使光路可以看得非常清晰。
比如电路连接时,这一系列的操作对学生以后的整个电路研究都很重要,必须要规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要体现在平时。既要在分组实验时让学生多多练习实际操作,又要在教师做实验时给他们一个好的示范,所以严格按流程操作是很重要的。这样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将非常有利,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物理各种实验的掌握程度。
如在《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我们使用的是沪科版的课本,教材上举的例子是火烧铁皮罐然后用冷水浇,感觉这样设计既危险又费时。自己做了改变,用一个空的塑料瓶子,倒入热水,赶紧晃荡几下,再把热水倒出,再马上盖上盖子。实验就做完了,剩下的只用观察了,只见瓶子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形,原因和答案就很明显了,是大气压……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地思考。继续引导,要让瓶子变回去该怎么办等等。一个简单易做的实验,轻松导入了本节课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然后还有一些如鸡蛋放在瓶口被吸进等实验,更加深了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注意力集中,效果明显。
有些实验可以有多种方法的,如老师先不做,让学生思考怎么办,然后再来进行。可以有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中,如何改变压强,实例很多,如果能用学生身边的东西做就好了。学生桌上最多的就是书本,比如给他们三本一样的词典,就可以设计一下实验,看怎样摆放这3本书,对桌面压强最大?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很快提出多种方案,只是借助用词典进行的实验,就可以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的思考是多方面的,这既巩固了压强的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一个成功的实验,除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液体内部有压强”实验,可以利用海洋球,浸泡后变大变软,放在容器内模拟水分子,色彩斑斓,堆在一起互相挤压,效果特别明显,更能丰富学生他们的想象力。
否则只是老师独自表演,对学生没有说服力。如连接电路时,让学生参与,共同得出结论,更有说服力。音调的影响因素实验时,让学生也准备一定器材,共同探究。
对有条件的问题探究,让它以分组实验的方式进入课堂,能更好地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一起小组合作,设计分析,自力更生,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探究。例如平面镜实验、小电动机实验等。
总之,在教育中尽可能地创新,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就能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各种能力和品质,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具体实施创新,多创新,也能更好地发挥出物理联系实际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