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云峰
(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 广东珠海 519000)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要强化公民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环保教育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都有很大助益。从另一方面,小学美术课堂践行环保教育可以多元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美术课堂践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路径助推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气候变暖、雾霾等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后果日益显现,急需加深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并将环保意识转化为个人行动,在生活中逐步养成环境保护的习惯。通过在美术课堂上,将环保意识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无形中提升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将环保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容易记忆与理解的图形与美术作品等,助推小学生环境保护知识的提高。由此,通过不间断地课堂教学,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的连续性,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学生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将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助推思想与行动相互结合。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大多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将环保知识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可以创新美术教学形式,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与提升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老师一个人说,学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教学效果。通过在美术美术课堂教育增加一些生活化的主题性,帮助小学生在认识世界之初便建立起尊重自然和热爱自然的环境,时能够帮助小学的提高小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性,帮助小学生在性格、思维、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成长。
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课堂大多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对于各种人、物品的各种形式的绘画。我们无可反驳的是,这种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与绘画功力的进步。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其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并且,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日常生活未与课堂教育有效连接,不利于全方面启发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脱离了实际生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多数研究表明,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在美术教学中加强社会相关理念,改变刻板的美术教学方式,适当与合理的扩展美术课堂教学内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并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就目前我国的美术教学来看,学校或工作室的课堂为主要的美术课堂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主要为老师上课,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缺少创新。
当前,我国的教学方式主要为老师群体授课,学生一起学习知识的方式。但是,每个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吸纳知识的能力不同、性格也有外向与内向之分,对于理解能力与吸纳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专业知识辅导或者心理能力的培养,会使其产生心理性缺失,认为自己被边缘化与孤立化,极其不利于个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与个人自信心的修炼以及积极健全的人格养成。例如在美术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个人展示时,但是存在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和主动积极性,不愿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呈现出表现出一种内向与害怕当众展示的性格,很多教老师在众多的学生中会不经意的忽视这些学生,于是这些学生的参与课堂程度很低,甚至这些内向的学生甚至于在整个课程活动中表现得是零参与度。对于这些内向性格表现的学生而言,低参与度或者零参与度的出现,这个课程的存在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像这一类的活动课程,对于老师来说,可以适当控制课堂进度,减缓教学节奏,将机会平均、合理的分配给所有学生。[1]
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美术课堂上环保教育的作用最大化,必须要以个人的思想观念为抓手,强化对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引导与培养。必须要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深入到老师教学目标中去,这样才更能助力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探索把 “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逐步细化,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操作三大目标中,逐步推进,完善巩固措施。并且小学生也有高年级和低年级之分,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也要制定不同的策略加强引导,如对于1-2年级的学生,将目标弱化,只要求他们他们“不乱丢垃圾”“不破坏绿化”“爱护花草树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引导时要将目标逐渐强化,告诉他们是未来社会的重要人才与接班人,让其明白他们身上的责任与担负,环保意识是个人全面发展必须要具备的意识。并且美术教学上环境教育是一种开放性教育,它不同于常用的课本教育方式,而是由老师带领着学生去通过搜集相关资料、阅读文献、实地调查与参观等,使学生进行个人思想感悟,强化学生个人思想观念的巩固与加强。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品与生活垃圾,其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如废弃电池与废弃塑料袋等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废弃垃圾用于美术创作,如有关泡沫材料,可以创造性的将其做成汽车、动物、卡通人物等模型,用废弃的报纸与书本等制作成玩偶、风车、剪纸装饰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美术课堂上,要善于利用我们身边的废弃物品,并加以利用,增加其利用价值,让其由废品变成更有用的东西。这样改变了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兴致盎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再创造制作出很多漂亮实用的小物品。久而久之,小学生收集废品变成了一种日常习惯,增加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收集废旧材料成了他们的习惯,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也更上一层楼。[2]
站在美术的角度,由于环保知识的介入,会让美术课堂更加有趣。在美术课堂上,需要多渠道并举将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第一,在绘画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绘画材料要摆好位置,用色注意画面整洁,不要乱涂乱画,用完后及时清理,收拾干净。在手工制作课堂时,将废弃纸屑、胶带黏贴纸要及时扔进垃圾桶并进行处理。第二,可以在美术课上,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制作一个自己专属的垃圾小箱子,这样可以便于处理在美术课堂上遗留的垃圾。第三,在美术拓展延伸课,需要结合环保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环保海报设计、环保黑板报设计等。让环保教育走进美术课堂,既是对未来人才的素质储备,又是锻炼学生用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双手创造美,扮美生活的必要手段。我将尽力把环境教育工作做好,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人们也会由内至外地变得更美,人类社会也将更协调、更和谐。
其一,合作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首先将环保材料发给各个小组,让小组每个成员仔细研究作品的特点,并进行分工,发挥每个人的价值,最终呈现一个完整的作品,不仅有利于环保意识的提升,更增加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其二,模仿法。根据有关图形如小猪佩奇、奥特曼、小黄人等小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造型,用快递盒、纸箱、牙膏盒等制作成有关作品。模仿法简单易于操作且结果有效,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合的方法。第三,联想法。教师可以将一个物品剪成多个形状,根据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将其想象成一个具体的物品并进行拼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3]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角下,将美术课堂与环保教学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增加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都有很大的意义。本研究阐述了美术课堂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作用、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提出美术课堂上环保教育的具体策略,如加强意识修养、转变思维利用废品垃圾变废为宝,多渠道并举在美术专业课堂上强化环保行为意识、多方法并用助推美术教育与环保教学有机结合等推进美术课堂与环保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