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娟
(贵溪市第三小学 江西鹰潭 335400)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普遍都是采用黑板板书、亦或是语言讲述的方式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但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们的认知理解能力,难以只通过语言描述便能理解这些或深奥的、或刻板的知识。据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得知,7-11岁的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所以他们更为喜欢直观的方式来接受外界信息,例如视觉、听觉方式,针对于此,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新媒体技术来增加小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与具体化,如此在充满乐趣与生气的语文课堂中,小学生才能逐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能力与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把原本枯燥晦涩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立体鲜活的音频或视频影像,如此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以及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方式,更为符合小学生当前阶段的认知水平。[1]在我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都是描绘自然景观、说明人事物的课文,但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导致他们在学习到这些类型的课文时难免力不从心,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把课文相关事物以音频或影音的方式呈现出来,满足学生们的视觉感受。例如,在讲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由于许多学生都没有见过黄山的秀美风光,所以他们难以只通过文字描述便理解到情态各异,形象逼真的黄山奇石之美。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荧屏播放黄山风景区的视频影像,这可以让小学生通过视听结合来接收新信息,之后再在PPT课件中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并加以文字解说,如此一来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我国自然景观的奇妙无双。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刚才接受到的知识信息再去阅读全文,并在一旁加以点拨和指导,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有效突出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最好方式,它可以完美解决教师无法用语言讲清楚、以及学生难以立刻理解的知识点问题。[2]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的《望庐山瀑布》教学时为了令学生刚好地领悟古诗的诗意与景物描写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出现的景物作画,例如香炉峰、紫色烟雾、以及瀑布等。待学生画完图画后,教师再观看庐山瀑布的视频画面:树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微风吹拂,山峰耸立,层峦叠嶂,而此时庐山的香炉峰正在被浓雾笼罩着,一缕缕的紫烟自幽谷中升起,美不胜收。如此,PPT课件的演示,能够把古诗当中抽象化的文字景物描述转化成直观而又具体的动态图片,再引导学生将视频与自己所作的画进行对比,学生才能更加感受到“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境美与景物美。而引导学生认真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本节语文课的难点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先提升学生:“有没有同学见过瀑布呢?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之后再引导学生一边读诗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瀑布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庐山瀑布的图片与瀑布飞流直下的视频画面: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如同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最后提问学生看到真正的庐山瀑布时的感受是如何的,而教师此时加以文字的点拨,相信学生必定能感受到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语文教学,要从文字着手,认真揣摩,体会一字一句、一行一段中作者所蕴含的真挚情感,之后再通过朗读来将其表现出来,这是进行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的基本过程。[3]然而,黑板、口语、粉笔只是展开朗读训练教学的传统方式,许多课本中出现的景色描写、场景描写,若是学生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过,则他们朗读出来的也只是苍白的语段,毫无情感美。因此,教师在朗读教学时要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例如在《敕勒歌》一文中,虽然可能有很多同学都听说过大草原的美丽,但是却从未走进它,所以教师可以事先收集好相关的图片与视频将它们制作成幻灯片。之后,教师再播放出几张牛羊成群、水草丰盛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对草原风光的好奇心理,勾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而在多种形式下反复朗读揣摩诗歌之美时,教师播放天野相接、极目远眺、壮阔无比的草原全景图,如此在魅力风光的带动下,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朗读热情愈发高涨。最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而教师此时播放明朗豪放的音乐声,教师缓缓朗读,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与优美的音乐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都沉醉在微风吹拂的草原风光中,仿若忘记了一切忧愁。如此一来,在幻灯片与音频的作用下,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情感把握得也更为透彻,这有助于他们在朗读时,感情自然而又流畅的表露出来,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便提升了。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它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突出语文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科学利用多媒体的能够教学辅助工具,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才能真正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