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延亭
摘 要:中原先进典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者。中原先进典型群体现象植根于中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人文基因,造就于伟大的时代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成长于各级党组织的多年培养,内聚于个人的努力奋斗。
关键词:中原先进典型;典型群体;文化成因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焦裕禄、杨贵、史来贺、郑永和、吴金印、刘志华、裴春亮等新老典型的交相辉映折射了中原先进典型的群体特点和集聚效应。中原先进典型所共有的崇高信仰、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凝聚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共同理想诉求,是一种独特的、生动的“红色资源”。要深入挖掘这种“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首先要探析这种群体现象的文化成因。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人文基因孕育了先进典型
中原先进典型群体的形成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渊源流长的中原文明和淳朴厚重的人文积淀。
(一)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提供了“空气”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干。贵德修身、忠诚尚礼、亲民爱民、清廉自律等人格理想形成了独具特质的中原人文精神,孕育了当代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河南“三平”精神。这是先进典型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天然氧吧”。“不老英雄”李文祥、“党员奶奶”彭秀英、“草根英雄”李学生、“打黑除恶”任长霞、“中国第一麦”培育者茹振刚等先进典型人物正是在这种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
(二)源远流长的中原文明提供了“土壤”
中原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传说,到对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河南有大量遗址遗物。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历史名人对河南后代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光辉事迹,更是心系人民、谋福人民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代代相传,哺育着中原大地的子孙后代,使他们不断从先祖的宝贵遗产中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先贤为榜样,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奉献人民。
(三)淳朴厚重的人文积淀提供了“精神营养”
河南三面环山,横跨四水,滋养了独特的大山、大河文化和人文品格,造就了河南人穷则思变、奋发图强的创新精神,为中原先进典型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太行山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劈山”精神,黄河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治水”精神和桐柏儿女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是这种厚重的人文积淀的再现和延伸。
二、伟大的时代和良好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的诞生除了得益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外,还离不开时代发展的机遇和社会环境的支持。
(一)伟大的时代为先进典型群体成长进步开辟了广阔舞台
任何一个先进典型都是时代的产儿。中原先进典型群体现象离不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河南的每次发展、每次跨越,都历练、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人物,描绘、书写了一代代先进典型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推进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中凝聚的宝贵财富。
(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为先进典型群体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
中原先进典型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史来贺带领刘庄人用20年时间把荒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1];吴金印率领群众用15年造地2400亩,植树20多万株,改变了狮豹头荒山秃岭的落后面貌[2]。他们都是国家政策的模范实践者。
(三)党的建设是先进典型成长进步的坚强保证
先进典型的成长进步同样得益于党的建设。党的奋斗目标铸就了他们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永远跟党走的政治品格;党的宗旨铸就了他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怀;党的优良传统铸就了他们不怕困难、苦干实干、廉洁奉公的高尚精神。
史来贺说:“如果不能使人民生活越来越好,那就是没有尽到共产党员的责任![3]”裴春亮说:“党员干部要像种子一样播撒下希望,要以自己的拼搏实干带领群众致富,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3]。”这些质朴无华的话道出了先进典型的心声,也道出了党的建设在先进典型成长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各级党组织的多年培养催生了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的与时俱进、经久不衰,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教育和培养。
(一)紧扣时代选树典型
河南省各级党组织注重根据不同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时代脉搏,多层面、多角度发掘典型。史来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全国的先进典型,1989年省委部署地方市委根据党建工作的需要,组织力量重新整理史来贺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向史来贺同志学习的决定,使其成为全国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2016年10月,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河南省未来五年要实現 “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目标[4]。在此背景下,26年前在农村基层党支部实践有为的李广友被选树为典型,发端于红旗渠精神的李广友精神自此成为引领农村基层党支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一面旗帜。
(二)关心爱护激励典型
河南省委将精神激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坚持用感情关爱典型,用政策扶持典型,用待遇激励典型。如在关爱典型方面,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经济上奖励,政治上给予荣誉,确保有追求、有能力带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真正受到组织给予的关怀。省文明办专门研究制定《河南省道德模范帮扶礼遇办法》,各级文明办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关爱帮扶生活困难的模范、好人,在全社会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三)大力宣传推广典型
河南省委大力开展舆论宣传,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入持久、生动形象地传播中原先进典型事迹,如坚持每年组织道德模范开展“三巡六进”活动(巡讲、巡演、巡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宣传教育活动,在郑州、鹤壁、长垣、清丰等多个市县建设“好人馆”, 设立善行义举榜、河南文明勋章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宣传。
四、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和矢志不渝的精神意志使先进典型代代传续、长盛不衰
先进典型的自身原因是他们脱颖而出的根本因素。纵观中原先进典型,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以下几个优良品质:
一是追求先进,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认准的道路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把群众引到“富”路上。这是他们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根本力量,是先进典型群体长盛不衰的“魂”。
二是把全体群众利益放在心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系热土、服务群众,这是中原先进典型群体经久不衰的“根”。他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如史来贺一生为全村群众谋利益:用15年时间解决温饱,用30年时间把群众带富,用7年时间为群众盖新房建新村,让群众过上体面生活。任长霞毕生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曾协助破获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唯上,只唯实,这是中原先进典型能够经受历史检验,历久弥新的法宝。他们善于把党的政策与个人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上级精神符合本地实际时,他们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当上级精神不完全符合本地实际时,他们会灵活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当上级没有指示,但本地需要做时,他们不等不靠自觉地悄悄去做。如吴金印治理“三荒”,即荒坡、荒沟、荒岭,上级从来没有要求,但符合国家和群众利益,所以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做这件事。
四是工作中坚持严谨自律、实事求是,注重个人修养,打造个人魅力。他们注重党性修养,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折不扣地践行共产党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这是中原先进典型群体红旗不倒、经久不衰的深层原因。这些先进典型身上不仅凸显着信仰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而且凸显着人格的魅力,这是他们长期保持先进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条件。
五是谦虚、大度、包容、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的深远情怀。中原先进典型都有着大情怀,即当其发展致富以后,不忘国家,不忘群众,用大爱回报社会。刘志华在“人心涣散如同一盘散沙”的情况下被推选为干部,她说:“当我看到全队72户穷困潦倒的家庭、300多口肌肠辘辘的乡亲时,我的心碎了!我要干,要让大家吃饱饭,要带领乡亲走出一条富裕路。”吴金印看到群众饭碗里“泡着几个糠团,漂着几片野菜”时,流下了眼泪,他暗下决心:“拼一上条命,也要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5]
五、结语
中原先进典型群体的文化成因是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时代发展和人文情怀等多元素的交织与融合。其中,地域特色是根基,历史文化是积淀,时代发展是机遇,人文情怀是根本。辩证地看待这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原先进典型群体的成长规律,从而为发展壮大中原先进典型群体队伍提供理性的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夏炎,王钢.中国村魂——追忆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史来贺[EB/OL].(2013-09-29)[2018-05-06].http://www.henan100.com/zt/shilaihe/.
[2]吴思瑶.踏遍青山情未了——群众们的老伙计吴金印[EB/OL].(2013-09-09)[2018-05-06].http://cpc.people.com.cn/GB/67481/94157/368913/.
[3]邓皘.像种子一樣播撒希望(红旗飘飘)——记河南辉县市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EB/OL].(2011-05-13)[2018-05-06].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4613287.html.
[4]常雪梅,程宏毅.谢伏瞻在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OL].河南日报,(2016-11-07)[2018-05-06].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107/c117005-28841845.html.
[5]魏雷东.略论中原文化的英模情结——兼评“新乡先进典型群体现象”[J].河南社会科学,2013(10):78-80.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