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是什么?
是望乡的眼睛,是归家的脚步;是爆竹声声,是烟花朵朵;是开心的笑,是热烈的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管哪一种,都渗透着悲欢离合,传递着血脉亲情,都是过年才有的味道。
名人笔下的年味儿
从古至今,许多名人留下了有关春节的文字,有诗词,有散文,有春联。在他们的笔下,年味儿是什么样的呢?
诗词篇
古人怎么过春节?看看他们的诗词就知道啦!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描写春节热闹景象的诗歌中,《元日》算是最有名的了。从诗中可以看出,家人为准备过春节而忙碌时,王安石自己也被这种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感染了。
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于谦是明代的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后,他率军击退瓦剌,保卫了北京。这首诗是于谦在山西任巡抚时所作。在除夕之夜,作者身居北方,天气十分寒冷,但他并不忧虑,而是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勉励友人:春天很快就会来到。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說此年丰。
春节是一年之初,要想万事开个好头,人人都应该振奋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新的一年。孟浩然四十岁时仍然想在仕途上有所进步,就在赴京赶考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期望有一个好的结果。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在除夕来临之际,苏轼就“除夕守岁”这一民间习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时间就像蛇蜕皮一样,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守岁就是守时,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应该从今天开始,不要让曾经立下的志向和抱负成为一句空话。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过春节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家人朋友团聚的。对古人来说,由于在外做官、路途不便等原因,要和亲朋一起过春节就更难了。高适晚年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做官,人日(正月初七)时,想起了老朋友杜甫,便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用这首名词描写了元宵节时人们争相观看花灯的热闹景象。然而,作者的真实意图在于衬托“那人”的与众不同:盛装出行的游人观看了花灯之后就离去了,只有“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作者自比“那人”,表达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追求。
元日示宗武
(唐)杜甫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春节期间,长辈会在晚辈拜年时,传授人生的经验,教晚辈做人的道理,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之情。杜甫的这首诗是写给他儿子的——元宵佳节,本应该进行庆祝,无奈自己卧病在床,但是,仍然不能忘记珍惜时光、莫负年华的道理——表达了一位年迈多病的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拳拳深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