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先“始业”,适应性教育课程化

2018-02-24 16:41
新课程(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常规校园家长

蒋 莱

(杭州市勇进实验学校)

始业教育在广义上被理解为新的学习阶段开始时学校为学生开设的导入性、衔接性、适应性教育。始业教育课程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了解学生,关注需求,进行“始业”课程设计

在新生家访、家长会交流的基础上,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与家长需求,制定适应性教育课程目标。通过校园大探索、旁听公开课、唱好两首歌、跳绳小前测、游园大通关5个主题式体验活动,和“上学到校、课前准备、课间活动、午餐文明、放学回家”5段微视频常规学习,让学生熟悉并喜欢上自己的学校、老师、同学,对小学的一天生活能适应,对自己小学生的新身份感到快乐,为后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目标的制定体现课程整合理念,把品德、语文、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中的教育元素链接到一起,突出生活体验、学科整合的德育。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视觉感官获取信息为主的身心特点,设计参与式的体验活动,将枯燥的常规训练以视频的方式直观感受,大大降低了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难度,更易于孩子接受与模仿。

二、体验参与,微课助力,细化“始业”课程实施

始业课程的两大板块,分别是“体验式主题活动”和“微视频常规学习”,分别安排在一周5天中的上下午半天穿插进行。

1.入学第一天,爱上新校园

将传统的迎新仪式、开学典礼和主题式体验活动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与家长的心理感受,邀请新生家长入校一同参与,以校园大探索、拍摄亲子照等形式为孩子们的入校第一天留下开心与难忘的美好回忆。

幸福第一站:领取“校园探索地图”

9月1日,班主任在门厅迎接新生,引导学生与老师问好,并发送“校园探索地图”,副班主任在教室等候新生,引导孩子与家长道别。

幸福第二站:亲子探索新校园

家长与孩子手持“校园探索地图”从餐厅、体育馆、操场、艺术楼等功能区经呼吸走廊到达各自教室。每到一处可任意参观、留影,并找到穿卡通服饰的高年级学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自己所处位置即可得到敲章一枚。

幸福第三站:探索终点赠校徽

家长和孩子完成三处校园探索后,顺利抵达各自班级教室门口。孩子能用一句话(“*老师好!我是****学校一( )班的***。”)向老师清楚地介绍自己即可从卡通服饰同学处获赠一枚学校的校徽。

在探索活动中,孩子熟悉了校园,认识了老师,学会介绍自己,还与父母一同见证自己成长一刻,留下值得记忆的珍贵照片。

2.周二至周四,听课唱歌又跳绳

周一迎新仪式开放热闹,周二至周四的体验活动则与课堂紧密相连,却又不同于正式的课堂教学。一年级学生以小听众的身份,首次走进课堂,聆听二年级哥哥姐姐的一节语文公开课,直观感受上课的“规矩”;跟着音乐老师学唱《国歌》和《校歌》,为每周的升旗仪式做准备,在歌声中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第一次走进体育馆,进行入学的首次跳绳前测,了解每个孩子起点的同时也在开学初让学生明确跳绳的重要性。

3.微课来助力,常规先知晓

始业课程中的“微视频常规学习”包含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中“上学到校、课前准备、课间活动、午餐文明、放学回家”五节微课。老师在暑期进行脚本撰写,由高年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表演,学校电脑老师协助拍摄,制成短片,每节微课在3分钟内,最后附有一首《一年级一日常规七字歌》。5段常规微视频,通过各班的QQ群平台,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孩子来校的前一天晚上,在家中提前观看,对第二天的常规学习有心理预知,先学后教的模式对常规培养依然有效。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帮助老师们更轻松有效地完成新接班级的常规训练任务。

三、游戏闯关,评比奖励,完善“始业”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可以是课程计划本身,也可以是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这里仅谈始业课程的结果对学生的成果评价。

一周始业课程后,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是否有所提高?对接下来的在校学习生活是否可以自如应对?老师、家长,包括孩子们自己都很想知道答案。在第一周的最后一天,设计“入学第一周,游园大通关”的体验活动,其目的也正是想通过有趣的游园活动,帮助和评价全年级每一个孩子“上学到校、课前准备、课间活动、用餐文明、放学回家”5个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为下周开始的授课学习做好准备。通过选择、判断、现场摆放、动作演示等情境互动,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再次温习5个常规,游园卡上集得的印章,一周中班主任老师即时颁发的奖励卡,新生牌上的小贴纸,都是这周始业课程学习最显著的评价反馈。

当然,这样的评价还带有片面性和随机性,习惯的养成也非一朝一夕,需要老师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关注,继续强化。课程评价的范畴也远不止于此,有待我们在始业教育课程化的道路上深入研究,进一步开拓。

参考文献:

[1]于涛,邰宇,盖笑松.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与促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

[2]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0.

[3]阮高峰,蒋裕平,陈文红.关于研究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建设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2).

猜你喜欢
常规校园家长
常规之外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别受限于常规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