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现代公民教育
——“君子”与“公民”的契合

2018-02-24 16:41白丽花
新课程(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公民

白丽花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政治组)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办好教育,需要我们回到教育的起点,反思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离不开教育是引人向善之学,追求德性的美好,实现个人的和谐的解释。个人和谐发展有助于社会和谐,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也存在一些公民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不和谐”的现象。

教育是对人的培养,而以培养“公民”为目标的公民教育则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古代中国社会建立的基础是血缘、宗法关系的自然组织,缺少现代意义的“公民”,只有“私民”“臣民”,但是不论“公民”还是“私民”,他们共同的地方都是“民”,即“人”。回顾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所记录的孔子对培养“君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包含德行与责任内容的公民教育有很大的启发,公民教育首先是塑造“公民”的教育,这可以让我们汲取传统经典教育思想,深化我们今天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孔子注重对人的培养,这与他把教育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手段是分不开的,通过教育实现“仁政”,通过教育实现“大同社会”:《礼记·礼运》篇中概括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的“大同”是具有普世价值的。这和我们今天所提的“和谐社会”非常相似,为了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关注使人成为“人”的公民教育,为了实现大同社会,孔子提出了具备“仁”的“君子”的培养目标。在孔子之前的“君子”乃“‘统治者之子’的意思,由此而引申‘居上位者’的含义”,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一共出现107次,“在某些场合它仍然意指着统治者。然而在大多数用法里,孔子却用之于描述道德高尚的人。换言之,对孔子而言,尊贵与否已不再是血缘之事,而是人格的问题。”[1]因为“仁”在孔子那里是指具有总德的特质,其他的具体道德表现都含有“仁”的意涵,君子与仁人是共通的。那么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在孔子那里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而这些特质又如何与现代公民教育所要培养的“公民”是一致的?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内容。

一、以仁安人的君子与人道情怀的公民

仁者爱人,“从词源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可以说,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以人为人,相亲相爱,反映了人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的本质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2]孔子的仁爱思想是直接从家族血缘关系引申出来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对家族成员的感情成为仁的根本,推己及人,才会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存在。处在宗族关系中的个体因其所承担的角色不同,所以存在不平等的关系,但是孔子的仁爱是“对不平等的现实人际关系的超越,是深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等互爱。孔子仁学预设了被爱的一方的心灵是健康的,是可以被爱所感动的,因此施爱的一方的爱是有所回报的。这种爱对爱的回报便形成一种爱的良性互动,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契合。”[3]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的具体行为规范,就是“忠恕”二字:忠为仁的积极的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为仁的消极的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朱熹对之进一步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论语集注》卷二)也就是真心对他人付出自己的爱心,同时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与现代公民教育内容中的人道情怀颇为契合,“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4]我们每一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是有理性和良知的,我们要把我们自身的理性和良知平等地运用到其他个体身上,特别是对弱者的关怀,如果我们都被他人以人道的方式关注,那么对于现今出现的“救不救”“扶不扶”这种社会问题的反思就会减少很多。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付出,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以义正我的君子与负有公共责任的公民

如果说仁是君子行动的内在价值标准,那么义就是君子行为的外在行为准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说:‘义者,事之宜也。’‘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这里揭示了义的三层意蕴:义,首先是适宜,即正当与否的度,宜与不宜,该与不该须以义为准;其次,义的度是天理,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则;再次,义又是人们内在的一种道德观念,是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原则。它的现实内容,则是人类共同的、根本的利益。”[5]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即君子把义作为他行事的一切本质;孔子还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是以义为行为准则对天下人及天下人所做之事、所为之行进行判断;孔子所提到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对于义利的两难选择给出了他所处时代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直到今天还是现代公民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公民应肩负公共责任。权利的思想现在已深入人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认同并努力争取我们个体的权利——获得最大化经济利益,可是与此同时,我们忽略、漠视了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导致的结果是人在物欲膨胀下的对公共环境的破坏,肆意地攫取,当清澈的水、湛蓝的天、清新的空气从我们身边消失时,我们似乎忘了人类最初为何而出发。缺乏以“义”为指导的公民责任的教育,只会使“人们以及人间的习俗仅关注自我的地位,而不再关注人作为人的品格,不再关注那些使人成为人的力量”,(金生鈜)没有了公共领域的存在,我们个体的私人领域将无处依托,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和而不同的君子与理解、包容的公民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固有不同。小人尚利,故不能和。或说:‘和’如五味调和成食。五声调和成乐,声味不同,而能相调和。‘同’如以水济水,以火济火,所嗜好同,则必互争。今按:后儒言大同,即太和。仁义即大同之道。若求同失和,则去大同远矣。”[6]“和”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同一、平衡、依存、贯通、交融,这是孔子思想包容的体现,这里的“和”不是不同事物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带有结构性的同一、统一、贯通,是不同事物能够和谐共处,并形成新的局面的表现,就像五味调和成美味的汤,五声配合带来动听的音乐,这种包容的思想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繁荣是一致的。孔子眼中的君子要懂得在不同之中寻找相同,以实现彼此的和谐共处,但这种求同不是无原则的追求一致,而是“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即求大同存小异。

联系到现实,今天,很多国家自身存在多个民族、多样文化、多种信仰,因民族差异、宗教信仰不同而带来的国内大小冲突常见报端;与此同时,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因为不同文化背景,而引发的国际冲突也时时发生。因此不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在各国之间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承认、理解、尊重就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公民,应该是各国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有调查显示,21世纪的公民应该具备四个维度中提到了“社会维度,即强调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空间维度,即公民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合理地解决民族、国家和世界问题的能力”。[7]

孔子对君子思想、行为的要求之一:和而不同与现代公民教育中培养具有理解、包容的公民是一致的,在差异中寻找统一,并尊重、理解、认可差异的存在,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因多样、多元而引发的误解与冲突。可以这样说,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具有普世价值的。回顾经典,我们依然能从中找出再次出发的力量:孔子的君子人格在今天的公民培养中,是我们需要借鉴的榜样,因为公民教育要培养的公民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5.

[2]康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168.

[3]陈开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1(3).

[4]康德,苗力田.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1.

[5]康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177.

[6]钱穆.论语新解[M].九州出版社,2011:323.

[7]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9).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公民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十二公民
《论语·为政第二》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