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诗营
(霞浦县第二小学,福建 宁德)
篮球运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运动,对提升学生身体机能与开发左右脑均具有重要作用。新大纲教育的提出使得当前各种教学方式应时而生,篮球教学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思维,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对任何静止运动项目均不产生兴趣。加之小学生当前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锻炼尤为重要,而篮球这项运动项目具有众多优点。首先,篮球锻炼需要学习者不断突破自我极限,不断练习跳跃能力,进而有效帮助学生身体发育。其次,篮球需要学习者具有手脑协调的重要基本能力,也就是说在篮球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将不断加强自身手脑配合能力,间接激发学生大脑发育,促进学生左右脑均衡发展[1]。最后,篮球具有赛制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比赛的形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均注重对基础技能与理论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古板,甚至丧失体育运动的趣味特性,往往导致学生对篮球的学习更加厌烦。古话说:“寓教于跃,培智于乐”,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教学活动与乐趣相结合,在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的过程中学习,加强游戏的重要性。因此,在篮球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游戏与篮球教学相结合,进而在游戏中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提升小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例如,在教授篮球课的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游戏潜移默化地加入其中。在课程开始时,将学生围坐成一圈,教师站在中间360度为学生讲解篮球基础动作,并进行演示。演示结束后,让一名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对该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随后,基本技能掌握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开展接球游戏,并在规定时间内以传球次数最多的小组为获胜组,并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越加广泛。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可视化功能,为学生展示篮球的魅力。多媒体设备具有众多优势,第一,其具有可视化,声音、视频、画面三者合一的功能,为学生更加直观地呈现篮球操作画面。第二,画面丰富多彩,因此足够吸引学生眼球,丰富教学内容。第三,多媒体设备能够实现慢放、快放、反复多次播放的目的,对于篮球动作中较难的技能,教师可以通过无限次播放为学生呈现,进而达到完全理解之目的。最后,多媒体设备具有海量资源的优势,在数据库中不断扩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篮球学习内容,并能够搜索相关篮球动画,吸引学生兴趣。与此同时,教师播放篮球比赛,进而吸引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带球跑步的环节中,学生很难理解运球的基本要领。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反复播放篮球运球动作,直到学生完全掌握。
分层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能力、爱好等进行分层,将同一等级的学生划分为同一水平,进而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根据学生对基本技能、对篮球兴趣两个方面进行衡量,进而分层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基本状况合理进行分层[2]。
例如,在学习运球的过程中,将热爱篮球运动经常与同伴相约打篮球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将身体素质较好但未能经常与伙伴打篮球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将身体素质一般且对篮球不感兴趣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制订教学计划。本文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学生。针对一级学生的教学目标定在单手能够运球且能够边运球边跑步,对二级学生的运球要求为能够熟练掌握运球技巧,并能够保证在跑步过程中良好地运球。对三级学生的教学要求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个运球技能,保证在原地运球过程中将球完全掌控。最后需要对评价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篮球学习情况,将优点与缺点均表达出来,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评价。评价内容不可泛泛而谈,必须根据学生某一点进行优点或缺点评析,并针对缺点给予弥补办法,对优点需要继续发扬之处合理进步。小学生虽尚未成熟,但其迫切需要被关注,需要被肯定。在被肯定的过程中,才能虚心接受意见。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时代,教学方法与要求均有所变化。随着新科技的发展,教师应注重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并结合当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开发与创新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式。如此,才能将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才能充分锻炼并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文华.如何为小学篮球教学注入游戏元素[J].新课程(中),2017(6):209.
[2]王凤强.小学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上),2017(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