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仲
(泗阳县众兴实验小学,江苏 泗阳)
在当今世界,英语是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国际,国人使用英语的范围越来越广,所以在教育领域,英语应该成为需要被重视的学科。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口语被列为小学英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表明教师需要理解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对英语教学的方式有所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学生真正做到对英语口语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在英语课堂上有学习的动力,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口语与老师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情境化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突破口,激发他们对英语口语产生兴趣,如此才能使英语口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虽然英语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用单一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具有自控力不足的特点,如果多次反复让他们学习同一个单词或者同一个句子,这样的课堂氛围是很枯燥的,学生不仅不会提高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这无疑对英语情境口语交际教学是不利的。教师可以在课前举办一个“英语口语小比赛”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对表现好的学生要有适当的礼品小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另外,教师在比赛过后要对他们的口语做一个总结,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此,才能使学生愿意展现自己,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一般来说,口语交际分为两个类型,包括自主性交际和话题性交际两个方面。在自主性的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自己自主选择话题来进行情境对话,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中,不能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小组间的互动和交流,这些互相之间的交流合作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例如,教师可以让几个爱好阅读的学生组成一个组,让他们对其进行交流和探讨。接着教师再引入此话题,让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感受、最喜欢读的书、这个作品的主要内容、最喜欢的作家。这个话题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自己的想法,讨论自己读书时的感受,甚至还能将自己觉得好看的书籍推荐给大家。这样的交流探讨事实上是很成功的,学生讨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动力也会增强。
话题性口语交际训练与自主性口语的训练是有所不同的,它的题目是由教师选择给学生的,选择范围也比较广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热门话题、联系生活实际的话题或者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这样学生会比较熟悉这一话题,进而能够对其进行相关探讨。
教师对英语情境化口语进行教学,对学生基本的训练是必要的。教师进行口语教学,首先要从一些简单的句子着手,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耐心,每个句子都要重复教给学生。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句型,并且将这些句型进行扩展,使学生能够将这些句型灵活运用,最终达到熟练的程度。另外,在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出现害羞、紧张的状况,他们面对同学们不敢讲,更别提用流畅的英语进行对话了。基于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鼓励他们,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用和蔼的态度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畏惧感,让他们从害羞变为敢说。
一般来说,英语口语的评价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口语能力水平,因此教师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评价,这样多样化的评论方法是比较客观的。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分数就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和表达问题的综合素质来对学生进行考查,最后综合得出客观的评价分析。另外,这种公开透明的英语口语评价体系很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要努力做好的心理,这样很容易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总之,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能够以灵活流畅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柯莹,周清明.浅谈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5(32).
[2]王莉梅.英语口语交际策略教学与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4).
[3]柯兵兵.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情境教学[J].中小学英语,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