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花
(甘肃省天祝县城关小学,甘肃 武威)
在传统的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老师都是采用“一刀切”的笼统式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不说,而且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使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写作都缺少个性化。首先,让学生作文脱离生活实际,每一个单元习作练习学生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其次,老师全包全揽,教学生怎么写学生就得怎么写,甚至给学生指定一个主题的写作范围,让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挥自己的个性等。针对这种情况,新课标从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对学生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都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这也是新时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和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本文笔者就从个性化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个性化这个结合点出发,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关注情境的创建,带学生走进情境,打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能力。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导致他们关注点不同,对同一事物的体验也不同,如果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能成功地创建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不同的思想活动和认识、体验,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作文感受。比如,在教学生写《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时,老师不要像过去一样给学生讲秋天的特点,如大雁、落叶、蓝天、秋雨、凉风等,而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或者视频,或者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秋天,聆听秋天,从而发现秋天。学生也会因为自己的兴趣而在秋天中寻找自己的关注点,享受自己对秋天的独特体验。如有的人爱丰收、有的爱秋天的萧瑟、有的爱秋天空旷等等,有了这样开放式的教学,也会让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从而在写作文时就会用真实的语言表达个人对秋天的情感,彰显作文的个性化,也就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作文面貌。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往对小学作文教学,老师总是大包大揽,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中都要以老师的要求为准,学生没有发挥才能,展现个性的机会。比如,在写关于《感恩》主题的作文时,老师的要求首先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然后就是老师,等学生的作文一出来,不是写父母如何辛苦,就是写老师如何为他们挑灯夜战,对他们如何爱护有加,甚至连父母送雨伞,送自己去医院都还频频出现,作文毫无新意和个性。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一要定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要变教为导,用艺术的语言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就如,《感恩》这篇作文。老师不要命令式的写父母、写老师,而是用引导语言打开学生的记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如,“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事和人,同学们,你们不妨打开自己的思想,想想你心中值得感谢、感恩的是谁,是人、是物、是景还是事,只要切合主题,你们可以大胆抒写。”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突破了《感恩》的局限性,他们的写作思路就更宽广,就会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避免作文的雷同和相似,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实现个性化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那么老师首先就要明白作文内容与技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无论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还是后期的批改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因为只有内容才是学生真实水平的表现,也是学生想表达的东西。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技巧,那么学生掌握的技巧差不多,写出的作文也就又趋于统一,个性无法表现。所以,本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尽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避免过度的想象和杜撰。当然,在作文中写自己的经历和亲身体验时,保证叙事和故事的完整性,要真实具体,不画蛇添足,在故事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并在过程描写时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作文一定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实现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写作的完美结合。
总之,学生个性化作文是要通过老师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来实现的,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摆脱千篇一律的说教、一刀切的指导,要有创新意识,用新颖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使语文教学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