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上好一节孩子喜欢的阅读课

2018-02-24 22:01董荣生
新课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教课文情境

董荣生

(甘肃省秦安县莲镇好地小学,甘肃 天水)

本人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当中总结出如下教学见解:

1.课堂伊始,间接导入,激发兴趣

2.电教媒体,创建情境,优化效率

3.海量阅读,拓展视野,丰富认知

一、课堂伊始,间接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设计在小学语文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教学,可以在语文课上帮助学生更易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改变被动接受新知识的局面,导入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间接导入法不同于直接导入法,间接导入法不涉及新课内容,教师从其他内容引入或创设相关环境,相对来说这种导入方式往往更具有新鲜感。间接导入法包括故事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情感激发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温习导入法等。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同小学生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于故事也就会同样充满好奇,这是孩子的通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巧妙的通过故事或者典故、神话传说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使用故事导入法应该注意,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所选故事应该生动曲折并且有强大的感染力;当然最重要的是所选故事应当与所讲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胃口,又不至于让学生产生过多的疑问。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应该对相关的童话故事相关片段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脉络,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使用故事引入法之前应该着重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尽量使用语言让故事更加丰富。在讲解故事时,生动丰富的表情也同样会产生巨大的效果。

设疑导入法能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理,引起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设疑导入法时应该首先关注教学重点,通过归纳总结,巧妙设置疑问。这样才能在问题提出时,鼓励学生学习,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对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以便他们能够快速进入获取新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最佳状态。

二、电教媒体,创建情境,优化效率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为强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对于理论知识有一个了解,同时要深刻了解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所以说需要老师在平常的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容易理解,感同身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的课堂教学提高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说老师必须正视小学生的发展特性,运用电教媒体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阅读《荷叶圆圆》时,这篇课文是讲的是对于荷叶和动物之间的一个描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仅凭几幅图片或者老师的语言叙说,学生对课文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同时课堂体验极差。所以,老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这一独特的优势,帮助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从网上寻找的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对于课文的动作描写理解的更为深刻。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眼前浮现出来一个画面,青蛙在荷叶上面自由地唱歌,鱼在荷叶下面自由的嬉戏,增强了课堂体验。

三、海量阅读,拓展视野,丰富认知

在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中海量的阅读和灵活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在任何事情上面都秉持一个原则——多读多练,在现阶段人学生面临着边玩边学的模式,自我还没有一整套的精神控制体系和理想境界,海量阅读模式的启用还需要在教师教学模式的辅助下,再加以教师的启示和帮助下带动学生的热情和干劲。当然学生的自我意识会更加的完善,思想上学生自己意识到阅读对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的意义会更加积极地阅读。

在课堂上,教师更加要鼓励学生发声地读出来,在课堂的整体教学当中首先可以让学生把课本轻声读出,逐一排除阅读障碍梳理读音后,在利用课堂发言集体纠正难读的发音及易错发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积极踊跃大声朗读书本,第三步就是让学生理解自己所读的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学生自己有所感悟的基础上面加以教师的指导,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最高限度。

由此可见,老师们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应该多些自己的创意,结合文本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爱上阅读、积累素材、掌握并且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打造一节孩子们真正喜欢的语文阅读课堂。

猜你喜欢
电教课文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电教多媒体设备的节能电源设计与实现
《中小学电教》杂志社严正声明
护患情境会话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