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黄坚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龙楼小学,广西 南宁)
留守儿童不仅是一个特殊群体,更是一个弱势群体,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教育体制如此健全的当下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快乐。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存在学习、生活、心理上的问题,像内心孤独、学习不好、性格内向等。对此,要加强关注,给予帮助与爱护,以此唤醒学生情感,让其在我们的爱与呵护下积极学习,乐观生活,逐渐培养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生大多心理敏感,如果长期处于单亲监护或者隔代监护的状态,就会导致其情感上存在缺失,心理出现孤独感,遇到问题不与人分享,不加思考,习惯性地草率解决,以此压抑内心,时间一长就会让情况恶化,随着年龄增长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在教学中,针对这一现象,我会加强与孩子父母的联系,寻找问题根源,有效缓解,以此给予孩子及时的安慰,消除其内心孤独。在我们班,有一个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离异,母亲长期在外务工,他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个孩子,我一直关注,他在低年级时,父母还没有分开,他学习很好,不仅思维敏捷,而且态度认真,一直是学生中的榜样。但是,到了高年级以后,父母离异,他就开始发生变化,在一次与同学发生冲突后性情大变,变得沉默,不爱说话,学习也一落千丈。为了不让孩子继续“堕落”下去,我找他交流,在耐心引导后,他哭着告诉我:我觉得大家瞧不起我,就因为我是单亲家庭,他们不愿意和我玩……可见,孩子心里是多么孤独!对此,我积极疏导,让其知道自身的价值,并尝试着融入集体,用真心去交朋友,以此展开新的学习、生活。
几次之后,学生的情况明显好转,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闷,在课堂上也开始发言,不会经常和同学起冲突,遇到问题也能妥善解决。对此,我感到十分欣慰,孩子都是善良、美好的,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回到最初。
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对孩子的关注很少,不仅在生活方面缺乏照顾,在学习上也没有监督、辅导,导致学生比同龄人承受更多,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心理上存在很多缺失,以至于行为习惯方面出现偏差。
针对这一问题,就要积极引导,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尽可能地去关爱孩子,做好“代理家长”的工作,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和学习生活上的帮助,让其感受到温暖;另一方面我会加强与其家长的联系,及时反馈情况,提醒其时常与孩子交流,增进相互的情感,以此弥补缺失的爱。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我十分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很少得到关注,即使学习优秀,也没人夸奖。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事情,以此刺激自身兴趣。我们班有个男生,他父母在城市打工,由外公外婆照看,平常学习不好,最近情况越来越糟糕,经过调查我了解到他迷恋上网络游戏了,一放学就到家附近上网,等到吃饭时间再回去,谎称在学校补课。于是,在一次放学后,我带着孩子家访,和其家长讨论这一问题,我委婉告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身不足,并且要求其家长加强监督,及时关注,以此避免这一情况再次发生。
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会一味指责孩子,而是先站在其立场上分析,充分肯定其在学校良好的表现,像爱劳动、团结同学等,之后指出不足,严肃说明害处,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错误,以此改正,促进良好习惯的培养。
农村父母之所以要外出务工,是因为想改善家庭经济,竭力让孩子衣食无忧,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一做法体现了“天下父母心”,值得谅解,更无可非议。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近旁,年幼的孩子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威胁其人身安全。
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大多由隔代监护人照料,爷爷奶奶辈的人,都是过惯苦日子的,平时生活节俭,忽视了孩子身体发育,在饮食方面吃饱是第一,想要吃好就是奢求。这样一来,孩子营养就难以保障,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正常发育。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及时与其父母沟通,商讨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像在食堂吃饭或者寄宿在亲戚家等,以此改善孩子伙食,让其有足够精力生活、学习。此外,孩子生病的时候,有些监护人受到传统老思想的影响,觉得不用去医院,在家休息即可。这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严重威胁孩子身体健康,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对此,就要坚决避免,鼓励孩子在身体出现问题后,及时与我们沟通,以便送医救治。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社会稳定起很大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主动关心,积极引导,以此构建健康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