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芳
(吉林省通化县实验小学,吉林 通化)
英国伟大的诗人约翰·弥尔顿曾说“: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其中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读著名杂文作家王栋生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便有如此的感觉。如同与一位纯洁高尚的人对话,既能感受到作者鲜活的思想,又能汲取其智慧中最纯洁的精华。
从王老师的书中感受到对他人完全的尊重;对人性的清醒认识;对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深入探究;对青年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解;对如今很多教育现象接地气的评论;以及如同闷锤一般的拷问。每读一个章节,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
王老师提出关注学生对课堂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他们会如何观察老师的教学,离开课堂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记忆,怎样预测学生对问题的反应等。并讲述自己知道学生的期待,为此做过很多努力。一名学生作文未完成,王老师看出了他的疲惫,会宽容他晚些交,学生作文交上来后夹着一张“差点被某某老师的倕逼死,感谢老师饶命”的纸条。王老师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而是真正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感受的人。由此想到,一些老师懒得去感受学生,理解、尊重他们,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自己小时候也有过难忘的被老师羞辱的经历;熬了大半夜认认真真地背了两大页的政治论述题,上课被坐在学生桌子上的代课老师提问,满怀信心地背诵了一会,便被老师听出我背错内容了,自己顿感自责,很难为情。继而被老师一通数落,大体意思是我不是个用功的学生,这样下去别想有出息。当时的情境仍历历在目,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回家后咬着牙,含着泪,将正确的答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因为那位老师说,下节课还提问我。后来我常常跟人说起过那段经历,并且说如果一直是那位老师教我,我想我的成绩还会更好。然而,带着报复心理去学习,扭曲了人格,变得抑郁,变得功利,变得冷漠。这样的高分真的有意义吗?
考入初中的学生回来看我,一部分怨声载道,说作业基本都得写到夜里10点,11点。而那些作业不多的同学,则在对比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其实他们的分数,并没有因为作业的多少而产生很大的差异。透支学生的身体健康,无限制地灌输,忽视兴趣,没有快乐的教学方法,真的是提高分数的必然手段吗?
王老师会在无力坚持的运动员耳边说:“慢慢跑,慢慢跑。”他不愿意逼迫一个力量干涸的学生再去“加油”,仅仅为了给自己多添一个奖状。王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多,但是要求学生高质量完成。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评价王栋生老师是“有良知的老师”。我想作王老师的学生是件幸事!
王老师主张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发展批判思维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然而,我们的课堂中那么多异口同声的回答,一遍遍地追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如果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就会像触电了一样的警醒,甚至是愤怒。心里会想“居然还有不一样的声音,不是溜号了,就是没听明白。”继而会磨磨叽叽地再讲一遍。读了王老师的文章,深深感到自己教育理念的浅薄。学生的终生发展,不是依赖一个个知识点、考点,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伴随一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尤其令人感到拍手称快的是——王老师指出一些教育专家点评教师的课时,只看过程和展示的结果,把老师当演员,学生当成配角,一堂课,只要生动地演下来,各个环节按照章法来就是好课。对于老师关注某一位学生而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提出质疑,觉得没有必要。其实,每一节课一点点的关注都会唤醒一名胆小的、有些自卑的学生,或者这名学生会因为老师的关注、鼓励,一点点成长为一个阳光的、自信的、优秀的学生。所以课堂上,还是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不要作秀,不要表演。
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是,王老师是一位热爱研究的人。他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以及行为特点。进而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预判。十多年以后,这些学生的发展跟他当年的推断非常接近。这也说明王老师是一位能看穿人性,拥有智慧,能够按照历史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去衡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必备行为品质。在这样的研究前提下,王老师的教学将不仅仅是教知识,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探究,一种孜孜以求,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更加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的学生应该从哪方面进行培养,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来。这不也是我们每位教学的人应该真正关注的重中之重吗!
都说“知音难觅”,却在读王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找到了这样一位博学、仁慈、有情怀的知己。王老师的其他书籍,要继续读,教育思想要继承,去执行。很幸运,与王老师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