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登俊小学 石 俊
思维导图,也称脑图、心智图。它能够将学习者大脑内杂乱、无序的信息运用可视化图文形式,把各个知识点的关系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有顺序地、有条理地呈现出来。它既呈现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网络,也体现出学习者的思维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导图的绘制过程,将知识点梳理、整合、强化并巩固。思维导图不但帮助老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对教学预设做出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而且它也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零散,学生不会建构知识体系,如果能找到数学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自主整合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思维导图是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下面我以六年级《圆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课中应用思维导图。
首先,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让他们了解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对数学学习有什么好处,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制作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受限于条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纸上进行手工制作思维导图,或在黑板上进行导图绘制。
在绘制前,小组准备好卡纸、色笔等工具,先讨论思维导图的主题:圆,主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也可以用关键词来呈现,把这个主题画在纸的正中央;接着小组之间再交流,由“圆”这个中心知识点引申出的次主题,如: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与其他图形,用不同颜色把次主题区分标识出来。
然后,学生各抒己见,罗列出各个次主题的细节与要点。比如:“圆的认识”包括圆心、半径、直径;“圆的周长”包括圆周率、圆周长公式、半圆周长公式;由“圆的面积”想到推导过程、面积公式、圆环面积;再由“圆与其他图形”想到了方中圆、圆中方、扇形。
再要求学生思考:各个次主题的要点之间有没有联系,比如半径与直径之间的联系,周长与圆周率的关系等等,并且用关键词或图形把这种关系表达出来。
最后,整理思维导图。在整理思维导图时,要用数字或颜色把各个知识点标记出来,注意每种“次主题”都要用不同颜色来表示,而且尽可能地用图像来表达知识点,这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记忆。
这样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中,将圆整章的知识要点的关系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把枯燥、零乱的知识变成彩色的、易记的图画,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结构,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整理能力。
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完成圆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中形象的图形和丰富的颜色能吸引住学生,学生在制作导图的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体系整理,潜移默化地把圆的有关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提高了总结的方法和能力,教师也通过学生的制作过程,了解了学生对圆的本章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接着,教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思维导图,并说明制作的思路和意图。有些小组将导图画在黑板上,成员们一起将本章知识进行了回顾,并讨论怎么样梳理和整合圆的知识结构,他们课前将思维导图制作好,并利用形象的符号表示关键词,这样又直观又省时;有些小组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思维导图,总结了圆、直径、半径、圆周率的定义,回顾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也复习了方中圆与圆中方的圆方之间的关系。在展示中,学生再次回顾了知识,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在课堂上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了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结合学生的展示,设计好针对性的练习题,结合复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圆形知识点的分析解题能力。设计的练习题要有机地穿插到思维导图的各个知识点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抽象性和思维性。在用思维导图进行圆形的知识复习的过程,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知识掌握中的错漏点,这些知识缺漏,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盲区,也是思维的难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便于学生反思自己知识掌握的不足,使学生的知识缺漏在整个知识体系整理之中更加显性,这种显性强烈地刺激了学生大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圆的思维导图的制作案例中,一方面,我们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主题、次主题和要点,这样明显地降低了知识整理的难度,符合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思维方向去制作思维导图,促使学生对自己原先错误思维路径的主动反思,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在自我建构导图中,掌握了自我反思学习方法,实现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目标。
当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让学生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并且导图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代替所有教法,它在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学科复习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顺思路,总结归纳。
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在其他学科中渗透整合、梳理的思想,也应用思维导图的思维来表达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思维导图制作和应用中,形成的思维方式适用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希望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将它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这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最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李斯译.作家出版社,1999.
[2]郑金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中国教育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