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巧用生活案例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8-02-24 23:28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张雪茸
学苑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马虎案例道德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张雪茸

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资源整合优化意识,从不同视角出发,搜集社会生活中典型案例,并以此作为教学发动契机,引导学生通过活生生案例解析,形成最为真切的学习认知。精选生活案例,切准投放时机、拓展案例训练,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体验机会,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选生活案例,丰富教学视角

教师在生活案例引入时,需要展开多种教学调查,为案例选择提供最直接参数。首先是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大多是涉及小学生生活的,教师对此要有足够的认知,案例筛选要结合相关内容展开。其次是学情调查,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社会认知和经历,即使是同一个年级学生,也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呈现群体性特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掌握学生实际需要,对案例展开精准性选择。案例筛选科学合理,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认知视角,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认知机会。

苏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爱护动物》,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给学生展示一个图文新闻:2017年4月14日《西伯利亚时报》报道,近一年来,西伯利亚偷猎者杀害了两万只驯鹿。有些驯鹿被割舌,或者被砍腿,然后被抛尸野外,其场面极为血腥。教师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片,然后发表看法。学生看到这残暴的场景图片,顿时义愤填膺。“这些偷猎者真是太残忍了,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大量杀害稀有动物,真是丧心病狂。”“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些偷猎者却这样对待朋友,简直是失去人性,连禽兽都不如。”“两万只驯鹿被杀害,这和日本鬼子大量屠杀中国人一样,都属于反人类的犯罪行为,我们应该加大处惩力度,让偷猎者尝尝法律严惩的味道。”教师参与互动:“偷猎者为了金钱,出卖灵魂,肆意杀害稀有动物,这种行为都是违反法律的,法律对此也不会袖手旁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法律的维护者、地球生态的保护者,只有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才能有和谐的社会和美丽的大自然。今天,咱们就要学习《爱护动物》,看看需要从哪些地方展开保护行动。”

教师利用社会新闻展开生活案例,给学生带来深刻视觉触动,从学生反馈信息可以发现,教师案例设计是非常适合的,学生群情激奋,为课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础。小学生都比较单纯,对这些血腥场面有强烈反应是最为正常的表现,教师抓住学生心理给出直观展示,自然赢得不错的教学启动效果。

二、切准投放时机,赢得教学主动

生活案例确定之后,教师还要注意寻找适宜投放时机,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普适性,如何让生活案例与教材形成融合,如何让学生自然走进生活案例,这都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靠载体,教师围绕教材展开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规划基本操作路线,在什么环节投放生活案例,教师要有精准判断。课堂导入时,为给学生以警醒,可以适时加入案例,渲染气氛,启动思维;重点难点突破时,需要生活案例给出强力支撑,也要及时投放案例;课堂训练设计时,利用生活案例丰富学生认知视野,增加训练厚度,也可以及时投放案例。

《告别小马虎》从小马虎的故事展开,给学生带来一些思考机会,提醒学生要克服学习生活中的马虎毛病,认识到马虎给生活带来的危害。本课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马虎的坏习惯。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马虎的危害时,发现学生反应有些冷漠,于是给学生投放一个生活案例:2017年7月12日,晋州两岁半女童被遗忘在校车内7个小时,导致女童死亡。事件过程并不复杂,幼儿园校车接来幼儿,车辆到达后,司机和教师将孩子接进幼儿园,这个孩子睡着了,大家都没有仔细检查车辆,也没有核对人数,到下午16时打开车门才发现这个幼儿,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一个人马虎了,几个人都马虎了,看上去是偶然,其实有必然因素。从这个马虎导致死亡的案例中,我们该如何对待马虎呢?学生听过这个案例,都表情严肃起来,对马虎的认知也进了一步。“马虎是一种散漫毛病,如果不克服,有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我猜想,幼儿园老师和校车司机,小时候也肯定是小马虎,成人后依然马虎,所以才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个案例就不是巧合了。”“马虎害死人,这话听起来有些过头,其实不然,这马虎真就能害死人。我这马虎的毛病不轻,真要好好改改了。”教师对学生发言给出积极评价,并对改掉马虎毛病的具体做法给出一些指导。

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时及时给出案例解析,给学生带来反思机会,因为涉及人命,学生心理受到的触动也更为强烈。教师适时给出案例助学,不仅给文本学习带来一定支持,也为学生思维成长提供丰富助力。

三、拓展案例训练,巩固教学成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训练设计时,教师一般是照搬一些现成的教学设计,其针对性自然较低。为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认知,巩固教学成果,教师要注意增加一部分生活案例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形成学科认知。生活案例具有深刻社会原因,小学生对此不会挖掘太深,教师要注意训练设计角度,针对学生基本认知特点展开。即使学生认知出现一些偏差,也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教师要给出合理的评价。

《讲文明,懂礼貌》训练设计时,教师利用生活案例为学生创设一个对比学习机会:走进商场,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像鬼子进村一样,什么东西都想买;走进公园,有些人乱采摘花朵、践踏草坪;走进医院,有人在大声地打电话,甚至是高声聊天;走进图书馆,有人乱翻图书,乱放图书;走上公交车,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走进剧场电影院,有人乱丢垃圾。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是不讲文明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针对上述不文明现象,你打算如何做好你自己呢?学生展开热议,自然给出个性认知。有学生说:“跟爸妈进商场,不随意要东西,如果真有需要,一定和爸妈商量;公园是公共场所,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我不仅不乱采摘花朵,遇到破坏行为还要制止;来到医院,我会保持安静,绝对不会大声喧哗;我经常去图书馆,从来都是轻拿轻放图书,而且是有序放置……”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出鼓励性评价,课堂训练效果自然呈现出来。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组不文明现象信息,让学生展开对比学习,以形成深刻学习认知。其实,学生对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也有一定认知,教师这种展示设计只是一种提醒,让学生接轨生活展开思维训练,学生也会在不断对比中强化正面认知。

生活是一面镜子,给学生带来的不只是直观感知,也能够让学生在这面镜子面前进行自我反省,认真过滤自己的思想,可以给学生思想带来历练和洗礼。生活案例是最为鲜活的教学资源,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缺少基本认知,教师要对海量案例信息进行适度筛选,通过多重比对建立案例解析意识。教师要优化案例教学引导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案例展示,帮助学生从案例解读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婷.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教师,2015(06).

[2]范晓晨.从生活中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J].广西教育,2016(09).

[3]李络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J].时代教育,2017(03).

猜你喜欢
马虎案例道德
小马虎又错了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再见了,马虎猪!
糊涂的小马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小马虎的糊涂演讲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