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耕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福建 福州)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单篇选文的教学。“选文集锦”式的教材,使“备”教材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编”教材。语文教师的备课重心,就被迫从“备学生”扭转到“备教材”乃至“备选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总是要对教材内容(选文)进行“重构”和“创生”,即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他们“重构”和“创生”的依据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文本自身内容特点、个人理解等等。但也正因为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千差万别。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师在备课中所‘生产’的‘一般应该教什么’‘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需要有自觉和反思”。
教材的选文大都堪称经典,要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提高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套板反应”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对文艺创作和行文态势所做的心理分析。所谓“套板”就是前人所说的“套语”,也就是今人所谓“滥调”。意思是当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旧有的、习惯的陈词滥调。比如,说到春天就是“春暖花开”“莺歌燕舞”,冬天就是“寒风凛冽”“万木凋零”,全然忘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文学作品只要是描写故园的风情人物,就是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就是“套板反应”。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到“套板反应”中。如《检阅》(以下所举实例均来自小学语文教材)一课的教学,不同的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同。课文描写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中有句话: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课后有道练习题: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以上内容不难使人从“拄拐的博莱克”联系到“残疾人自尊自爱”,并将之定位为教学的主基调。但我认为这恰恰就是一种教学的“套板反应”。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章描述了两个场景。其中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这个场景,而相对地略写了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此外,文章末尾的两名观众的议论:“‘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我们要注意“纠正”一词。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到课题“检阅”,“检阅”什么呢?检阅各个不同的队伍吗?显然这是表面上的。检阅拄拐的博莱克的自尊自强?显然也不是。文中,儿童队员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让拄拐的博莱克参加检阅,并站在队伍的第一排。他们不歧视残疾的博莱克,尊重每一个人平等的权利,他们美好善良的心灵,通过了这次特殊的“检阅”。这才是《检阅》一课所要表达的内容,才是《检阅》一课的学习重点。教师教学时要认真解读文本,找准引发师生、生本之间更有价值的教学对话,大胆突破教参和传统认识的羁绊,强化文本第一位的意识。这样,教学对话才会达到生命感悟的高度,才能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深层面的内涵,深入到文本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将相和》一课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教学时通常老师们会引导学生抓住廉颇的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来分析理解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蔺相如唇如枪、舌如剑,都是以性命来逼秦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与利益。蔺相如的上卿之位得其所哉。这样的解读没有错误,但仅仅停留在文本所描述的事件表层上,学生通过自学自悟也能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完璧归赵”的故事文本花了较多的篇幅进行描写,蔺相如与秦王的针锋相对时的一言一行,使他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形象跃然纸上。蔺相如因“完璧归赵”被封做了上大夫。而“渑池之会”的描写在文本中就相对简单了。许多老师在教学时基本就延续了上个故事的学法,匆匆而过,进入“负荆请罪”的学习。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并不是并重的,更不是前重后轻。“渑池之会”仅仅是对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精神的简单重复吗?蔺相如怎么就因为“渑池之会”而被封为上卿,加官进爵呢?显然,这两个故事并不是简单的叠加。细想之下,我们就会发现故事深层次的东西正待我们去挖掘。这里,我们要潜心会文,关注一下“赵王鼓瑟”与“秦王击缶”。蔺相如为什么要求秦王击“缶”而不是弹奏或敲打其他乐器?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文本所没有讲述但却值得探究的内容。一位老师请学生细读的相关资料——《墨子·三辩》中记载:“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殓冬藏,息于瓴缶之乐。”再谈对蔺相如的感受。设计得好。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连娱乐都烙上了浓重的阶级色彩。因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低俗下流。故蔺相如以死相拼,逼秦王击缶而反击羞辱之,捍卫了赵国尊严。这是一个著名的外交典故,是蔺相如反击秦王羞辱赵国的有力举措。这不仅仅是针锋相对,更是棋高一着呀。读懂了其中的奥妙,对蔺相如就不仅仅是赞扬而是叹服了,那么对于“负荆请罪”中蔺相如的顾大局、识大体那就是折服了。
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并适当的补充,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的独特魅力,使对话更加深入,更有高度,不至造成优秀文本资源的浪费。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一个文本适合这一部分读者的视野,但未必能进入另一部分读者的视野。同样,一个文本往往有多层面的内涵,读者往往选择与自己接受视野相应的层面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影响阅读理解的内部因素主要是阅读者的知识基础。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准课堂对话的“话题”。
往往我们“用教材教”的关键是我们“教什么”,而这需要我们联系具体的教材作具体分析。其中,单元导语往往体现着教材编制者的编辑意图以及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所建议的教学内容。把握了单元导语,“教什么”就有底了。其次,教材的“思考和练习”部分也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但我们又不能受制于“思考和练习”。什么话题适合学生,什么话题符合该文本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是教师须认真思考,谨慎选择的。
例如《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该单元教材是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的,单元口语交际及习作训练也要求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由此,我们来看看《鱼游到了纸上》课后的小练笔: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此话题看似不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写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议论。但实际的效果却差强人意,所写的围观者议论的话语干巴巴的,没有创意,无外乎“画得栩栩如生”“画得跟某某大画家一样好”之类的,几乎都是文本中女孩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的改写。是学生的水平问题吗?我觉得不是。首先,此话题与现实生活不符。生活中也常有人们围观街头或公园中绘画、歌唱、杂耍等的情景,但观者通常都是静静地观看,表演完毕才给予掌声和评价。半途中叫嚷的极少,如文中的“女孩”,注意她的年龄。其次,如果要写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写的话语得符合围观者的年龄、身份等才合适,而这对于没有一定生活观察与积累的小学生来说仅靠凭空想象是困难的。再次,此话题也与单元教学目标不符合。而如果设计写生活中某个人专心练习某一项技能的情景,如画画、练球、学游泳等,与学生的生活就更为契合,与单元目标也更吻合。因此话题找准了,教学对话才有意义。
我们经常讲要明确语文课程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体例或教材结构等来对选文进行重构,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应“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一般指课堂讲授内容涉及面广,从内容到形式,包括字词的读音解释、重点语句的品读、修辞手法、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安排、作家作品的常识介绍等等。多层面解读文本有别于教学中的“面面俱到”。一个文本的内涵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从不同的层面去解读文本,利用文本,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除了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即理解课文,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外,我们还可做以下多元开发:一是作为学生习作的范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如果将文字变成一个一个镜头,一幅一幅画面,那么这些镜头或画面里总是有着骆驼队。那么我们的童年呢?什么物件在我们的童年中也占着如此重的分量呢?学生就可以学以致用,尝试着将所学的表达方法用于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其次,本文是林海音所写的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学完该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读读这部自传体小说,并开展读后交流,丰富学生的语文积淀。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景阳冈》《猴王出世》《草船借箭》等均是从我国的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根据名著改编的。同样,除了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师们可以引领学生接触我国古典名著,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如在共读一本名著的基础上选取一些人物展开讨论,可比较讨论诸葛亮和周瑜,蔺相如和廉颇,可以进行名著中的成语故事、名著歇后语故事的收集、讲述等等。我们应努力使优秀文本资源得以最大化地利用,以此为支点,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我们不可入宝山而空回,要善用每一篇选文,善用手中的教科书,让课堂对话更加有效、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