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玲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他们会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中设计问题情境,将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进行拆分来设计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思路往往多而杂,不成体系,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反而起不到问题引领教学的目标。基于此,就需要数学教师转变思路,以核心问题改革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若干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学习时,需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获得答案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的过程进行总结、思考等,从而不断深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核心问题”,顾名思义,与一般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别,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具备整体思维,从教学内容的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年级段、课前预习效果、对新知识的学习心态等方面,从而使设计的问题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时,可运用“以学定教”的理论思想,即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选择最核心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设计一些思考性强,具有较强的数学味,需要学生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对于那些零碎的、肤浅的问题教师应勇于舍弃,以充分发挥核心问题的引领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诚如此言,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其后续学习开个好头,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导入阶段,教师应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用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相关图片,卡通的动物形象、鲜艳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我说道:“同学们,奶奶住在乡下,她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简直是个百宝园,既有许多动物如小鸭子、小鸡,也有很多植物如月季花、太阳花等。奶奶老了,眼睛不太好使,她很想知道每种宝贝的数量,你们能帮她数数吗?”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纷纷回答“能”。此时,我接着说道:“同学们都很热情,那么,我们先从动物开始说起,图片中共有几只小鸡,几只鹅呢?哪种动物多呢?”这个问题抛出后,我将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的“核心问题”导入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体现在学科中,便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同。教育的本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夯实数学基础,具备初级的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基于此,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探究阶段,通过对核心问题的分层设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获得能力。与此同时,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组成互助学习小组,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在上课之初,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将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核心问题。如对于基础能力差的一组,我为其布置的核心问题为:找出鱼最多和第二多的鱼缸,比较一下最多的比第二多的多多少个?对于学习基础中等的小组,我为其布置的核心问题在一组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新的问题,即按照每个鱼缸里鱼的个数进行排序。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我为其设置的核心问题在二组的基础上,需要他们自己来设计问题,并向其他学生提问。
在深化阶段,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不应只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而是要设计一些引发学生思考、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在深化阶段可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所有的百分数都能用分数来表示吗?”这样的问题意在引领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找事物的规律,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举例、排除等方法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课堂中掀起了一轮比较、思考、探究的高潮。
综上,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时,在追求问题的数量时,更要追求问题的质量,从而使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问题解决”和“能力培养”转型。教师在教学中以“核心问题”引领数学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其由“小步子”开始迈向“大能力”,也使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为实现教学相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