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波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安徽宿州 234000)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三湾对军队进行了军事民主改革,加强党对军队的“集体领导”。随后,毛泽东率军进军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毛泽东首先是“抓军队和地方的建党工作”, 对军队提出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 使军队一开始就在明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建设。
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的两支部队在井冈山会师。6月,按中共中央规定,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11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朱德担任红四军军委书记,毛泽东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红四军军委和边界特委受前委的领导。当时,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朱毛红军在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多次打败敌人的围剿,声势日大。
朱毛红军在日益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二十八团原来是朱德率领的,三十一团原来是毛泽东率领的,两团之间,似乎有二十八团与三十一团之分,“存在有点相互看不起的问题”[1]P112。朱德、毛泽东两人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历造就了各自独特的观点和视角,从而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2]P41。因此,两人在工作中不免产生意见分歧。朱毛争论的焦点是军委要不要的问题,在白沙前委召开了扩大会议,以35票对5票决定取消军委。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内部的争论,相反“由此引发的议论又多起来了”[3]P90。
为了解决朱毛红军内部存在着思想分歧,在陈毅的主持下,红四军召开了“七大”,会议通过了红四军“七大”决议案,客观评判朱、毛之间的争论。毛泽东对此表示不满,红四军内部分歧仍然没有解决。当时,朱德、毛泽东、陈毅是红四军的主要领导人,客观上讲陈毅的思想认识水平比不过朱、毛,“七大”决议是陈毅思想主张的反映,陈毅也没有彻底解决朱毛之争的权威,用陈毅的话说,他只是夹在朱、毛之间的“小国”,只有中共中央才能对朱毛之争给以正确权威性的指示。7月9日,陈毅给中共中央写了报告,送去“七大”决议等有关材料,请中央给以指示。
此时的朱毛红军已经是名扬天下,朱毛红军的发展壮大引起共产国际的关注。1929年初,共产国际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朱毛红军的问题。7月苏联的《真理报》称赞朱毛红军:“其史诗般的英雄行动是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重大意义的。” 在中央领导人看来“红四军是所有红军的主干”[4]P86,中央称在全国各地的红军中“最著名的自然是朱毛所领导的红军”[5]P432。可见,共产国际、中共中央非常看重朱毛红军的成功经验。现在,朱毛红军内部出现了争论,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中央对此非常关注,希望了解其中的详情,以便给予及时正确地指示。1929年6月12日,中央决定召开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于是,中央要求朱毛红军派人到中央参加会议并汇报工作。7月下旬,红四军收到中央来信,决定派陈毅去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8月26日,陈毅到达上海。
1929年7月9日,陈毅将亲自撰写的《关于闽西情况及前委的工作计划的报告》、“七大”决议案、毛泽东和朱德提出的不同意见以及相关材料送往中央。中央在收到陈毅送达有关材料后,经过讨论,8月21日周恩来起草了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八月来信”。周恩来在文中一开始就说明,已收到红四军送达的各项报告材料,得知陈毅即将到来,将与陈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详情,“再给你们以更正确的指示与批评。现在只就你们急盼回答与急应使你们知道与遵守的问题先述如下”[6]P39。这里,周恩来强调是根据陈毅报送的材料作出的指示,并根据红四军的亟需先作出指示,等陈毅到后,了解更多的情况才能作出“更正确的指示与批评”。“八月来信”是根据7月9日陈毅送来的材料作出的指示,周恩来在信中说:你们目前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中,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向敌人作斗争。然而,“你们代表会的决议案无一语引导全体同志向着敌人争斗。”[6]P40这是针对陈毅报送的“七大”有关情况对红四军领导人作出的十分严厉地批评。周恩来一直在关注着红四军的发展,南昌起义以来中共发动了100多次起义,大多失败。朱毛红军作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保留下来的火种,其发展不能不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针对红四军存在的问题,周恩来非常慎重,并没有作出全部的回答,在“八月来信”中只是将几个比较容易解决的原则问题作出回答。原因是“将待与陈毅同志面谈后较易得到更详细正确的了解”[6]P40。可见,陈毅到中央进行的回报是中央“得到更详细正确的了解”的基础,是中央作出“九月来信”的重要前提。遗憾的是,红四军并没有收到这封来信。
陈毅到达上海后,8月29日,陈毅向中央政治局汇报了红四军的情况,以及朱毛之争的详细情况。应中央的要求,陈毅在上海期间还写了《关于朱、毛红军的党务概况报告》、 《关于朱德、毛泽东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等5篇红四军详细情况的报告。对红四军的战略战术、军队的编制、党务等都作了详细地汇报。陈毅向中央的汇报完全是公正无私、实事求是的,陈毅在与李立三、周恩来谈话时表示,“七大”决议主张朱、毛两人都离开部队,他还认为“毛的信仰差”,“毛继续工作不大好”[7]P7并表示自己不适合担任红四军的前委书记。看得出,在向中央汇报的过程中,完全是如实汇报,使中央能够了解红四军的客观情况,为“九月来信”提供了前提条件。萧克对此评价称赞“陈毅以革命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地位”[3]P16。
周恩来曾亲自领导南昌起义,结果起义以失败而告终,是朱德率领起义军的余部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建立起红四军,才逐渐发展壮大。陈毅的汇报使周恩来更好地了解红四军的发展道路——井冈山道路,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治党、治军经验给予充分的肯定,主张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陈毅的汇报介绍了红四军的详细情况,总结了红四军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汇报对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陈毅总结红四军的经验强调“实在是需要一个根据地”。
中央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一开头就强调“陈毅同志来,详谈一切。中央于其口头及书面报告后,决定给前委以下列之指示”[8]P473。由此可见,“九月来信”是根据陈毅的汇报对红四军面临的问题给予指示的。陈毅的汇报让中央更好地了解红四军情况的同时,“也让中共中央领导人有一个思索和提高的机会”[3]P102。“九月来信”对古田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毅到达中央进行汇报后,“八月来信” 显然已经不足解决红四军的问题,需要重新起草一份新的指示信。中央决定由李立三、周恩来与陈毅研究解决有关红四军的问题,由周恩来负责起草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三人讨论、交流的结果是最终形成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九月来信”是三人共同思想结晶,其中周恩来的贡献最大。陈毅在上海期间多次与李立三、周恩来谈话、讨论红四军的有关问题,周恩来又将“八月来信”的底稿拿给陈毅看。“八月来信”与后来的“九月来信”在思想上高度一致,陈毅看过后感触颇多,结合自己在红四军的经历,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等于上了“两个月的训练班”。陈毅与周恩来、李立三经过长期的思想交流、讨论后在思想上达成一致。由于陈毅来自于红四军,最了解红四军的情况,实践经验丰富,思想上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得到提高,这是陈毅能够负责起草“九月来信”的重要前提。于是,周恩来便让陈毅代中央起草给红四军的指示信。
“九月来信”在结构形式上和“八月来信”基本一致,开头提到作出指示的依据,正文包括九个部分。陈毅在“九月来信”中以“八月来信”为基础,“并按照周恩来多次谈话的精神”[9]P312起草了这一指示信。
陈毅在文中全面阐述了周恩来的军事战略思想。文章分析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军阀混战的原因“一切引起战争的矛盾并未解决”,“帝国主义冲突的激烈成了军阀混战的主要动因”。敌人“会剿”红军的目标是不变的,认为“前委过去常根据红军近邻军阀行动来判断整个统治局面的稳定与动摇”是不对的。中国的地势辽阔是红军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这是周恩来对中共长期以来进行武装斗争的经验作出的总结,这对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战略思想显然有积极的影响。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八月来信”所没有提及的,陈毅在“九月来信”中充分表达了周恩来的新思想。
在红军的根本任务方面,周恩来在“八月来信”中提出发展游击区、扩大红军、加强农民武装、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等主张。 在“九月来信”中,陈毅则根据周恩来的主张作出更为详细的表达:“一、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组织;三、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8]P477。这三项内容与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相一致,陈毅作为红四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故陈毅概括表达周恩来的思想主张极为自然流畅。针对红四军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陈毅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文中作了详细的阐述,如在红军给养与经济问题方面,从六个方面作出指示,其中第五点提出“红军中废除军饷只发零用钱与吃饭钱是对的”,这实际上是使红军从经济上区别于雇佣军队。
对于朱毛问题,陈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央的指示:(1)代表会及前委扩大会处置的缺点;(2) 朱毛两同志工作方法的错误; (3)今后的出路。文中批评了红四军前委在朱毛问题上所犯的错误,要求红四军“经过前委会议,朱毛两同志诚恳接受中央指示后,毛同志应仍为前委书记”[8]P489。
在“九月来信”的最后,还专门强调指示信只是概指其大要,详细解释和办法由陈毅回去后进行传达。显然,陈毅对党的忠心态度,受到中央的高度信任,也正是陈毅全面领会中央的精神,中央才让他起草“九月来信”并负责向红四军传达,解释中央的文件精神。陈毅后来回到红四军,全面贯彻中央的指示信,解决了朱毛之争。
陈毅起草的文件完整地表述了周恩来的思想主张,周恩来在审定签署时一字未改,称“很好,就是这个意见”[10]P312。
由于红四军是整个红军的主干,中央非常看重红四军的经验。“九月来信”是根据陈毅的汇报对红四军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周恩来对红四军发展经验的总结,是针对红四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的指示,是在红四军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作出的基本原则、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指导。“九月来信”一开始就提出是根据陈毅的汇报作出的指示,目的是解决红四军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使红四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所以说,“九月来信”是在肯定红四军现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指示。陈毅在其报告中对红四军的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在“九月来信”中得到体现。
陈毅在《关于朱毛红军的党务概况报告》中指出,“就现在四军经验看来,在有一团力量以上的红军,实在是需要一个根据地”。中央指示信对红四军在井冈山开展的“工农武装割据”活动给予充分地肯定,并作为红军的根本任务。同时,指示信总结了红军在罗霄山脉建立根据地的经验,提出根据地应当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因为它有一个比较足以维持的经济基础,自然有可能作为一个发展或保持的根据”[8]P478。这充分显示了周恩来的战略眼光,从红军的发展以及后勤保障的角度,强调“工农武装割据”应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是对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的肯定。红军作战主要以游击战为主。陈毅在其报告中强调了:“红军的游击战术问题”[11]P371,陈毅列了14条游击战术法宝,如“敌人急急追来,择一个好地形,埋伏的好好的,俟敌人一来一网打尽”。周恩来对此给予肯定,他指出“红军应该是采取经常游击的政策”,“实行游击四向发展的策略”[8]P478。
陈毅在其报告中称红军到达目的地以后,“第一步必须做调查工作”[11]P367,以便了解当地群众的情况,便于开展各项工作,制定相应的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红四军调查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当地的群众情况、敌人的情况、物价水平,土地分配,此外,还对当地的河流、地形进行观察、测量以作军事之用。 周恩来对红四军的调查工作十分赞赏,他认为这对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革命的有关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周恩来还对陈毅报告中红四军开展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给予充分地肯定。
陈毅在报告中介绍了红四军的筹款经验,除了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外,红军在城市在扶助工商业发展之条件下,召集商人代表“提出最低额款项限三日交齐,此款项由商人代表自行摊派”。这既有利于红军筹款,又不会影响工商业的发展。对此,周恩来称“这一点四军执行得很好,可用到其他游击队伍中去”[8]P485。
陈毅总结的红四军经验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不但在《九月来信》中给予充分地肯定,还在1930年初把《关于朱德、毛泽东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发表在《中央军事通讯》创刊号上,并写了按语“这里面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志注意,……都是在中国‘别开生面’,在过去所没有看过听过的”[11]P357。从而,将红四军的经验推广到全国。由此可见,陈毅的报告对于“九月来信”以及全国红军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九月来信”是周恩来、李立三、陈毅等人共同的思想结晶,陈毅作为红四军的重要领导人,总结了红四军的经验,为“九月来信”提供了重要依据,负责起草指示信,并全面贯彻中央的指示,对“九月来信”作出了重要贡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戴洪波.红四军党的七大决议案探析[J]. 红广角,2014,(10).
[3]萧克. 朱毛红军侧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5]余伯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6]中央给四军前委的指示信(1929年08月21日)[J].党的文献,1991,(2).
[7]石言.陈毅在红四军“七大”前后[J]. 党史博览,2003,(3).
[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9]金冲及.周恩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蒋洪斌.陈毅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1]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