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生送教上门的工作思考

2018-02-24 15:33:43王淑荣夏春红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上门自闭症家长

● 王淑荣 夏春红

近些年来,我国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学龄自闭症学生日益增多,其中重度或多重障碍的自闭症学生因种种原因不能到校接受教育,其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要求,“以区县为单位完善送教上门制度,为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要将“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通过送教上门,这些自闭症学生能够获得合适的教育,但是送什么、怎么送却对送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完善评估流程,做好送教服务准备

首先应做好送教上门学生信息筛查登记工作。在家长同意下,由入学鉴定专家组进行评估鉴定,确定适合送教的对象,并由学校根据鉴定意见为其注册学籍。

确定送教对象只是实施教育的第一步。为了解这些自闭症学生的教育需要,还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发展能力评估,以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语言及社会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情绪行为等。

从自闭症学生特点和科学配置送教资源的角度出发,我们把需要送教的自闭症学生分成三个等级:一级是多动型,伴有情绪行为障碍,智力、社会沟通能力较好,特别是有一定特殊能力的自闭症学生;二级是智力、语言、运动、社会适应均有障碍,但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三级是无语言,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人际沟通能力全无。[1]我们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教育起点,为每一个自闭症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二、构建合适的教育环境,优化送教方式与内容

(一)调整教学环境

大部分自闭症学生视觉学习占优势,乐音也是大部分学生喜欢接受的刺激,虽然送教活动大都在自闭症学生的家中进行,但对上课的房间要有一定的要求,如上课的房间里不要有旋转的吊扇,不要有过多引起自闭症学生注意的无关刺激等。对于上课房间的布置,要根据每个自闭症学生的特点,以不容易让自闭症学生产生焦虑为准,尽可能使教学环境让自闭症学生有安全感。

(二)设计课程内容

一是对于那些多动、有情绪行为障碍但又有一定学习能力的自闭症学生,可选择特教学校的一般性课程,如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根据自闭症学生的潜能及个人发展的需求设置特色性课程,如音乐、美术、园艺、手工等;根据自闭症学生缺陷设置训练性课程,如感统训练、听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社会沟通能力训练等;另外,以自闭症学生实际生活必备的技能为目标设计功能性课程,如社区适应、休闲教育等。[2]

二是对于程度较差的送教上门自闭症学生,可根据当前需要设置日常生活自理、运动能力训练、社会适应等课程;根据自闭症学生的康复需求设置语言治疗、作业治疗、运动治疗等。

三是对于那些自理能力极差、无语言、无沟通能力的自闭症学生,主要设置运动能力训练、模仿能力训练、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

(三)鼓励家长参与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支持者,需要送教上门的自闭症学生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如果家长参与到自闭症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来,自闭症学生的学习就有连续性,并能更好地促进他们与社会的融合。

送教上门教师要把知识与技能及理念先送给家长,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带孩子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乘车、购物、走亲访友、社会劳动等,让自闭症学生的社会性获得更好发展。

(四)创设交流机会

同伴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自闭症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认同、顺从、冲突、委屈等情景,从而逐渐学会用各种方式去处理相应的问题,这是自闭症学生获得社会认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3]对于需要送教上门的自闭症学生来说,这一方面存在缺失。为了弥补这种缺失,送教上门教师在送教的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给送教上门自闭症学生提供与同龄伙伴交流的机会。

大部分学校送教上门工作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因此教师可带着班级的学生去给送教的学生上课,把课堂搬到自闭症学生家里,让自闭症学生体验到班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使同伴的积极参与对自闭症学生形成很好的启发和带动。教师也可领着自己的孩子去送教,让自己的孩子在课上辅助自闭症学生。这样不仅自闭症学生在学习中从同伴那里模仿、学习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语言、认知等能力发展有益,而且送教教师自己的孩子在帮助自闭症学生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成功和自信,学会替别人着想,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优化效果评价体系,提高送教服务质量

完善送教上门的效果评价体系是提高送教质量的关键。送教上门的效果评价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送教教师工作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情况以及备课、上课、自闭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等情况的评价,自闭症学生家长对送教教师的评价等;二是对自闭症学生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与康复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课上的表现,在认知、语言、沟通、动作、情绪行为、自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变化等。

对于送教教师的评价,要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对于自闭症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过程性评价,送教教师要建立自闭症学生的成长档案,以激发自闭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心和主动性;要让自闭症学生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提高他们参与孩子教育及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上门自闭症家长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5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生意上门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