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仪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广东 广州)
绘本是一种图书的形式,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美地区,版面以绘画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绘本同时具有绘画作品的形美和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之神美。绘本阅读是学生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重要桥梁。良好的阅读习惯惠泽学生的一生,绘本阅读为低年级的学生阅读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阅读是教学,特别是语文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途径。提升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可从引导学生阅读绘本开始。运用的方式有别于幼儿园阶段,更应从低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在生活富裕了,幼儿时期的孩子就会接触到绘本,他们很早就具备阅读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往往停留在对图片等美术作品的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对长篇幅的文字往往会有恐惧感,孩子们在文本上专注的时间不会很长,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于书面语言和标点符号的理解尚处于萌芽阶段。总的来说,孩子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选择阅读的内容多半是图文并茂的绘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要具备150万字的阅读量,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要具备405万字的阅读量。明显对于学生的阅读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要求,这也适应现在资讯发达的知识爆炸年代。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共同特点:兴趣是引领阅读的重要因素;开始时专注力不够;自主阅读的习惯处于形成期;重视老师的评价,忽视家长评价;很少能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基于以上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绘本阅读习惯开始。
绘本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引领快乐健康成长,对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绘本中的知识增长,能够有效带动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以说绘本是学生能力发展的一扇明净的窗。
课堂是学生获得阅读方法、感受阅读乐趣和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的绘本教学不应该只是故事的讲述、画面的欣赏,应该更周密长远地进行规划和教学设计。绘本的图片极其精美,语言精炼而意深,但背后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关怀。课堂是学生对绘本阅读或阅读从“悦读”到“阅读”转变的重要节点。
赏、听、说、读、问、议、写、想、演、作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设计[2],可以令学生的绘本阅读能力有快速提升。
赏——欣赏,感受形美,绘本的图片就像一部精彩的短片,两三岁的小孩子也能看懂简单的绘本故事书,我们可把孩子带进绘本精彩的画面中。
听——聆听,可以是同学的读、老师的读、家长的读、长辈的读。
说——细说,如果给孩子一段时间,他们会给你更大的惊喜。
读——朗读,学生会融入自己创造的优美画面中。
问、议——提出问题、议论,解决学生疑惑。
写、想——对于绘本的思考。
演——表演,让孩子们观看表演,印象深刻。
作——创作,得到启发,从而提升创作能力水平。
以上的阅读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的需求,有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什么习惯。第一是定期阅读,安排适量的阅读时间;第二是勇于交流,和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第三是想象,可以想象故事、想象情景,当然可以想象创作;第四是体验,阅读可以带给我们新鲜奇妙的体验。
阅读目录节可以与孩子一起构建,原则是孩子喜欢、发展孩子,可以订立阅读目录后,进行阅读计划设计。根据绘本的内容特点,把绘本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长大的体验,如《长大做个好爷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二类亲情,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明天出版社);第三类自我认知,如《小猪变形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四类关注生命,如《鸟儿在歌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五类开怀大笑,如《好饿的毛毛虫》(明天童出版社)。
好的习惯伴随一生,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