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芳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历史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熟记历史,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历史的学习中洞悉历史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分析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总结历史规律,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起主导作用,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老师不需要把课本上或教辅书上的东西都教给学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历史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设疑启智,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思考,以便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历史现象。
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学中,我在给学生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一课时,提问了一组问题:在学习西方探索救亡之路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维新派分别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三者对待西方新事物的态度有什么区别?三者皆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又分别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武器比较落后,而日本刚刚历经明治维新,军事实力强盛。我给学生仔细讲述了当时的中日国力对比:北洋海军的装备在当时世界上是十分先进的,而且清朝有三大舰队,怎么会比不上日本的军事实力?最后在我的讲解下,学生终于明白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懦弱无能,而非船不坚、炮不利。在这样一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渐渐明白三者对西方的学习是逐步加深的,由器物到思想,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国情,封建地主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拯救中国。
在课堂上提问是要有技巧的,不能跨度太大,要把题目分解让学生逐步理解历史问题。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直接提问三者失败的必然性是什么,学生就很难理解问题含义,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设置的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既与课本的知识有联系,又要通过分析得到答案。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以史实为载体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历史知识往往来源于课本。我们在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时,也应该完善他们的学习方法。老师应该教给学生搜集史料的途径,然后简单地辨别真伪,最后从中分析。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素材,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历史,扩展思维空间。
我在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中“大跃进”时,讲到了“大跃进”运动对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大跃进”虽然急于求成,违背了实际的社会规律,但是怎么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于是我给同学们在课堂放了几段关于大跃进的相关材料,原来在“大跃进”运动中,很多人一味地追求工业生产,花费了国家大量宝贵的原材料,却没有有效利用起来。例如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卸暖气片,最后用“土高炉”炼钢,炼出来什么用都没有的废铁。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现象,学生就明白了“大跃进”运动给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造成了破坏。
对于学生来讲,让他们背会整本历史书不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教会他们如何去获取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才是最主要的。只有获取的资料足够全面,才能辨出历史的真面目,分析出所蕴含的历史规律。
思维碰撞才可以擦出火花。在上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结组讨论,小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好,但是还不够完善。我们可以增加课堂活动,引入专题辩论,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这种含有竞技性的活动中,学生更容易有动力,为了获胜会翻阅很多资料,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在讲“一代雄狮拿破仑”时,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拿破仑的功与过”的辩题,期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拿破仑的功过。果然,一方学生在辩论中举出拿破仑保护了法国的革命果实,颁布的《拿破仑法典》对现代法律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而另一边的学生则举出拿破仑后期发动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对欧洲各国造成了影响,而且拿破仑“加冕称帝”,倒行逆施,是历史的倒退。在这样的一个辩论中,学生思维活跃,都在分析拿破仑的一生,最后的输赢都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历史。
无论是讨论问题,还是专题辩论,老师都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辩论中钻了牛角尖,或者讨论的问题已经偏离方向,应该及时将他们拉回来。在合适的时机,老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挑起学生的争论,引导学生往某一方向讨论。
学习历史能够指导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洞悉历史的规律,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这对一个的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除了以上三种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规律,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其他途径值得我们去探索实践。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有所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