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晓红
(甘肃省和政县台子街学校,甘肃 和政)
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一些逻辑思维技巧,提高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同时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和人们实际的生活过程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教师想要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将生活的情境融入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实际情境的融入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对于数学的使用价值有着充分的理解,进而达到教学育人的目标。
在将生活情境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设定出高于生活的条件,随后对生活实际情况进行回归,最后在生活当中提炼情境。数学科目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其学习和教学过程都是十分系统性的,所以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加以提炼。小学时期人们对于数学没有比较好的理解能力,经常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融入了生活情境之后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知识,与此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高于现实的情境设定中发挥其理解力的潜能,进而起到开发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计算方面的知识,则可以换种方式来进行侧面的讲解,例如,在教授学生“百位数加减法”的时候,对于273+99的教学,学生如果不能够充分理解,则可以重复讲授273+100-1的计算过程,进而使学生直观理解计算的过程。在这一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历,比如收付款的过程中对找零的计算,这些高于生活的问题就可以让计算的抽象性变得具体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来自生活的数学知识,进而可以轻松理解抽象计算方法和知识,深刻掌握数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归根究底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能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并不断深入学习,同时肯定数学学习过程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产生兴趣,衍生积极性。例如,教师介绍平均数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提出疑问,若户外情境中出现了某种情况,则是否会出现危险,比如游泳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泳池水深平均1.5m,则班级学生游泳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危险等,进而让学生对于平均数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并对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现在我国课程改革过程逐渐深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生活情境以及教学过程,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强化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充分将教学过程和生活情境进行结合,使用现实中的案例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知识的科学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设计好有关的生活情境。比如可以提出问题,父母让孩子去买苹果,苹果单价4元一斤,孩子购买两斤付款十元,则找零应为多少元?类似这种问题,结合了生活实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因而学生学习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更能快速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总之,生活情境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将生活情境融入教学环节中去,创建好合适的生活情境信息,并合理融入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希望有关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文章中获得启发,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