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背景下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2018-02-24 01:38马晨晖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教师

马晨晖

(新乡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一、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全面发展、综合能力较强的从业者,而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将培养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不过,在很多时候,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既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也不是专业技术拔尖的人。很多大学毕业生表示,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充其量只是为全面发展、专业入门打了基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主要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一)专业界限泾渭分明,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科分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专业知识,让他们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然而,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不同学科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为地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会阻碍学科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使大学生尽快掌握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各高校大力开展学科建设,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这些措施当时确实见到了成效,对国家建设十分有利。然而,由于过度强调专业性,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被遮蔽,各高校普遍忽视了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缺乏一种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很多大学毕业生仅仅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没有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缺乏基本的公民素养,不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育方法陈旧,不利于学生与社会建立联系

一些高校不作社会调研,长期使用同一套教材,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一些教师长期使用同一本教案,不主动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和学生的需求。一些学生满足于学习书本知识来应付考试,缺乏危机感,不注意规划自己的未来。在一些高校中,教师采用的是说教式、填鸭式等教育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确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所学的东西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师生会逐渐忘却“格物致知”的大学精神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转型发展

(一)转型发展战略的提出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之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也都要求将建设应用型高校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

(二)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就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1]。学校是通过帮助学生成长而服务社会的。高校除了要教授知识、传授技艺之外,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给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爱因斯坦指出,人们有时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然而,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从根本上讲,学校要服务于发展中的人。学校不仅要努力使学生获得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而且还要努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应当只是工具[2]。一个尊重人的独特品质并努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的社会,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健全的社会,因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善于独立思考和敢于行动的人。国家作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部署是因为我国的大学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知识传授,而教授的知识又往往与发展着的社会脱节,学生学到的东西对其就业帮助不大。转型发展就是要由重视教授知识向重视教授应用技术转变,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指出,教育应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致人性于全”。因此,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高校中都应当受到重视。鲁迅说,人类需要牛顿,也需要莎士比亚,需要达尔文,也需要嘉莱勒,需要康德,也需要贝多芬,物质生活和精神养料同样重要,不可偏废[3]。教育家梅贻琦说,大学校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4]。在高校持续扩招的背景下,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专业能力不强的学生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因而各高校普遍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然而,要做好一份工作,仅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大学毕业生必须掌握综合性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各高校固然应当加大专业培训的力度,但同时也应当大力开展通识教育。21世纪,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由此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三)转型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所谓教育,就是用教育者的想法影响受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向着教育者期望的方向成长。钱穆说,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使这一国家、这一民族的每一分子都能认识自己的传统。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认识,其他便不必说了[5]。在网络时代,人们的视野比以往更加开阔。大学生已不满足于背诵课本上的理论,或是掌握一门技艺,他们希望自己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内涵、善思考的人,将来在社会上能够独当一面,受人敬重。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教他们做人,增强他们对生命的感受力,使他们获得探索未知的勇气,使他们懂得敬畏自然和珍惜生命。

在中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将“教育”一词分开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古代,教育工作基本上就是遵循上述原则开展的。然而,这样的教育观已不适应今天的形势,现代大学教育应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所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善于学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勤于创造的人。因此,大学教师要摒弃将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三、深化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科学制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就是纲领,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今后,要在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当是详细的,除了要包含教学要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包含不同教学阶段(包括讲授、实习、实验和作业)的课时分配。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这一点应该在大纲中得到体现。改革课程体系应当慎重,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减少专业课学时,同时增加实践课、劳动课、军事理论课等实践实训课学时,机械、盲目的改革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颠覆先前比较合理的教学设计。

建设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对于高校转型发展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并且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基础打牢了,又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了[6]。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尤其是要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将它们全部介绍给学生,每门课程的学时都是有限的,在设计教学大纲时教师应当注意有所侧重。再者,因为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把学生将来要用到的知识全部教给他们,不少知识都是学生在毕业后通过自学获取的。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加入一些基础性、方法性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其次,要注意开展案例分析。案例是实践的映射,开展案例分析可以使理论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也可以使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最后,要注意合理分配学时,让学生有思考和自学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或者开展一些简单的研究工作。

(二)推行学分制、选课制

推行学分制有助于学生实现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的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最能满足发展需求的学习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从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化为主动的教育选择者,就可以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7]。受到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要求学生“苦读”,让学生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工作。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未知,在这一过程中身心获得发展,而兴趣爱好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在高校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心仪的专业,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高校既然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那就要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并且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也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创新[8]。今天的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对他们来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存在较大难度,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改革评价体系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学评价就是指挥棒。学校的评价体系如果是科学的,就能够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在大部分高校,课业成绩在学生评优评先、考研、就业时被作为重要参考。今后,要改革过于注重学生课业成绩的评价体系,学校不仅要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要评价他们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水平、审美与表现能力等的发展情况。

四、结语

教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今后,各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号召,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高校应当认真研究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 董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基于对“厚基础、宽口径”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0(3):74-77.

[2] 续润华.爱因斯坦倡导的六大教育原则研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6):32-34.

[3] 张岂之.谈谈人文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2(7) :1.

[4] 刘超,李越.梅贻琦与清华之崛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98-113,158.

[5] 钱穆: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EB/OL].[2017-09-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1157126157161&w fr=spider&for=pc.

[6] 钱伟长.论教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154.

[7] 李业,李荣昆,姜海龙.从认识论看学生课外管理实践活动[C]//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论文集:第2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

[8] 年志远.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25.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