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遵照
(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福建 漳州)
音乐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是一种精神寄托的方式,好的音乐富有内涵,可以成为激发人们斗志的催化剂,比如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虽然我们没有经过那个炮火连天的黑暗时代,但是每次熟悉的旋律响起,都能唤醒我们心中对黑恶势力永不低头的声音;又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总能激起战士奋勇杀敌的那份豪情!再如优秀的经典佛教音乐能够放空我们、净化心灵。由此可见好的音乐具有永不过时、催人奋进、净化心灵、催人向善的特质。小学生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一尘不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尚不能清楚地分辨好坏,之于音乐更是如此,当今社会崇尚自由,音乐环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纯粹,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给孩子一片纯净的音乐王国;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运用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套方法,希望可以对广大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种思路,以完善教学。
当前社会上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很多贴着伤感、爱情、搞笑的标签来吸引和娱乐大众,但这对小学生来说难免会超出他们的理解范畴,而且过多流行音乐的摄入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笔者不止一次地见到在一些针对小孩子开发的玩具和程序配乐上,出现流行音乐;反而一些歌唱祖国、呼吁环保等公益性质强烈但商业价值不高的音乐却无人问津,因此笔者与班主任和班干部沟通后决定在每次课前和课间的时间播放一首公益性质的歌曲,让这些音乐深深植入小学生的心中。好的音乐同样具有“洗脑”的能力,积跬步以至千里,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社会责任和美好的世界。
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音乐“洗脑”还远远不够,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对音乐内涵的认知还需要一些可视性的内容来辅助。除了在乐理性教学中笔者尚未加入配图和视频辅助外,在课堂音乐欣赏时,笔者都会运用多媒体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笔者认为每一个MV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因此在深耕音乐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笔者多会寻找一些与音乐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或者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音乐内涵。例如笔者在教授《义勇军进行曲》时就曾将中央台播放的背景视频作为素材播放,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一来爱国情怀在幼小的心灵上扎根生长。再比如通过笔者教授经典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时将歌曲中的场景搬到了投影仪上,让学生感受到做好事之后的那份喜悦感和成就感,并引导他们学习歌曲中的小朋友要拾金不昧,从教学结果来看,笔者所教授班级的小朋友都能很好地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做到了见贤思齐。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互联网技术在最近二十年内飞速发展,尤其是一些视频软件的兴起,把很多音乐通过拍摄者自身的演绎变得传播力度更大。但笔者对当前比较火的一些自媒体音乐视频拍摄者持保留态度。例如“火山小视频”和“抖音”中一些小朋友也学着大人的模样拍摄一些音乐作品,他们的辨识能力并不是那么强,一味地模仿成年人除了给他们带来短暂的娱乐效果外,并不能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帮助,反而一些扭捏的作派会侵蚀他们幼小的心灵。当然这些软件中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作品,比如用“西海情歌”副歌部分表述毕业时分师生情谊的作品还是值得学习的。因此我们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笔者具体如下操作姑且算是一种解决办法:笔者通过“抖音”软件上传了一些正能量的音乐,并让学生根据预设好的剧本进行演绎,让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解读音乐。视频上传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和评论,让学生有了成就感也认识到了正能量才是音乐的主流,当然这期间也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这种方法也是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种方法。
笔者有一种“红色情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传染给学生。笔者经常会组织所教班级的学生观看红色主题的经典电影,并把电影中的优秀歌曲作为课外延伸的教学内容。比如笔者曾经组织学生观看经典革命电影“铁道游击队”,并把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作为课外延展歌曲来教学。这首歌与影片内容契合度极高,同时又自始至终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小学生在观影和欣赏音乐的同时增进爱国主义情怀。
以上是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些改革,有些已经突破了现有教材,但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建设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