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以苏州国际教育园内高职校为例

2018-02-24 00:18:48
新闻传播 2018年24期
关键词:职校苏州中华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215104)

一、SWOT分析的含义及在文化领域内的应用

SWOT分析是管理学内常用的战略分析手段,SWOT所代表的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是指企业或者组织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通俗地说,SWOT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工具,借助这个工具,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条理地、清晰地认识组织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而在今后借助这一清晰的理解,指导组织或者某个项目,更好地参与竞争或完成项目。

SWOT虽然较多适用于企业或市场经济内,但是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尝试使用SWOT分析法指导文化传播或者文旅融合项目的开展。周彬等(2013)采用SWOT分析法,对青海省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杨丽雅(2018)梳理河南省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已经具有的优势与机遇,同时从多层面分析其不足与挑战,最后提出了河南文化对外传播的整体策略。欧阳正宇(2011)在SWOT分析框架下,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现状、机遇和挑战做出了详细解释。俞国锋、陈张霞(2013)则利用SWOT分析法,回答了大学在传统文化传承领域遇到的问题和机遇,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

(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发出最美中国声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软实力和根本驱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发出最美中国声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要求传播者首先保有对中华传统文化赤诚的信仰、真切的了解、从容的自信,才能做好对外传播的起点。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根基,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对民族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的准确判断和定位,是我们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底气和自信的来源。

三、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苏州国际教育园是经苏州市政府批准,于2002年在苏州市西南隅石湖之畔设立的高教园区,园内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所,是以高职教育为主,本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培训教育并存的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区。

笔者在调研园内高职院校后,以SWOT分析法对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进行了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吴文化浸润滋养

如上所述,苏州国际教育园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城内,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大量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存在这片土地,援引两组数据加以说明: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共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中,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苏州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世界名录的项目共有6项、国家级名录的有33项,以上两组数据在全国所有城市当中都排名前列。上世纪20年代,刘复(刘半农)先生就对吴越文化,特别是苏州文化推崇备至,他说“自从六朝以至于今日,大约是吴越的文明该做中国全部文明的领袖罢。吴越区域中,又大约是苏州一处该做得领袖罢。”在这样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与非遗技艺交相辉映的名城,各高职院校对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根基扎实。

2.各级各层面出台鼓励政策,传统文化传播走上快车道

自教育部制定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单位、各级各类院校都开始在政策上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2018年6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颁布了《加强和改进学院五年制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试行稿)》,指明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国际教育园管理办公室常设职能机构国际合作与教育培训处统筹园内高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以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做好日常文化国际交流的工作,这当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重要工作之一。从各高职院自身来说,园内高职院校大都出台了本校的有关政策,设立专门的文化传承以及对外传播部门,将此类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当中。

(二)劣势(Weakness)

1.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各自为战,缺乏层次设计

园内高职校都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也开始尝试各种手段进行有效传播,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每年招收法国留学生在校学习,学习期间为留学生提供书法、绘画、篆刻、刺绣等选修课程;苏州市职业大学组织蒙古、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参加“走进文庙,感受孔子文化魅力”活动,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文庙,聆听国学大师关于儒家思想文化、中国书法艺术的讲解。以上各种活动尽管有声有色,但是我们会发现,园内各个院校没有形成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统一路径和策略,相互之间合作较少,缺乏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

2.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队伍建设不力,缺乏战斗力

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不仅需要有好的内容,更需要有好的传播者,选择好的传播方式,而园内高职校虽然都配备有各自的国际交流团队,也聘请和培养了一批传统文化方面的师资,但是两者没有形成合力,如具备英语能力的老师不懂传统文化,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老师不会说英语,两者都比较全面的老师却不懂基本的传播学技巧和知识,种种缺憾影响和制约着传播队伍战斗力的形成。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一带一路”倡议生根发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需求日加旺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同沿线国家间的经贸、文化交往不断加深,并对广大高职院校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2018年9月,在北京成功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会议期间形成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明确指出,要“持续推进中非文化交流,共同倡导不同文明间开展平等对话、互鉴交融,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2]非洲大陆是未来最具活力的大陆板块,中非之间的文化交往代表了26亿人民的需求,即将到来的2019、2020年是《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落地实施的关键节点,相信在未来的3-5年时间内,本土高职院校将被赋予更多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和机遇,将更多投身于“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使者”遴选等工作,并能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同源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合保护、研究、人员培训、项目交流和联合申报[3]等各项工作。

2.努力建设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

伴随过去20年支持苏州经济腾飞的制造业的逐步衰落,苏州城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苏州经济必须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努力建设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城市发展定位,指引苏州在“十三五”以及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必将着力于文化产业发展与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等相关各项产业,发掘、保护、传播苏州传统文化,将受益于整个城市的发展趋势,得到更多发展红利。

(四)威胁(Threats)

就国际教育园内高职校来说,虽然地处同一个教育园内,但是因为管理权属不同、财政支持口径不同,各高职校之间不可避免仍然存在竞争关系,如果以园内高职院为整体考虑,则存在园内高职校同苏州市区其他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园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且苏州各高校间保有的传统文化资源重合度较高,对外传播的途径也类似,这必会增加相互之间的竞争,这其实有损于资源的利用。

四、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

前文已经提及,园内高职院没有一支有战斗力的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队伍,但是“在开展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拥有一支全能型的对外传播人才队伍尤为重要。”[4]横向方面,加强院校间的合作交流,整合各自优势人才、教育资源,形成可以相互借鉴、借用的资源体系;纵向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力度,在人才的柔性引进、人才培训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各高职院应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有战斗力的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队伍。

(二)整合优化硬件、软件资源

园内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资源过于分散,同质化现象普遍,为传统文化传播设立的大师工作室、博物馆、展示中心、文化研究院使用率不高,各传统文化课程没能进行统一标准的设置和规划,任课教师、教材、教案、教辅设施、授课时长等各个方面都缺乏规范性,这些问题存在的关键,在于资源没能进行高度整合。

(三)提升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载体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因为受众水平、地域、发展程度等的局限性,传统的纸媒、文化交流会、电影电视、广播等载体仍然有生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站、微信、社交媒体等新兴载体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力量,园内各高职院校应加强自身英文网站的建设,提高对外传播的准确性、时效性,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创建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国际社交媒体账号,并在其上加强正面宣传和报道,以视频、H5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传统文化资源的展示,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牢牢把握对外传播的话语权。

(四)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传统文化往往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连,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而忽略了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在实践过程中,传统文化更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受到保护的知识产权才能更好地代表国家形象,受保护的知识产权能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结语

使用管理学SWOT分析法,对苏州国际教育园内高职校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以后可以清楚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付诸实施五年来,高职院校在承担国家赋予责任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并解决发展当中出现的劣势,把握发展机遇,在加强自身建设基础上尝试开创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职校苏州中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苏州一光
我的职校我的梦
苏州十二忆
苏州杂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1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
苏州诚和的成功并非偶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