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婷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颜厝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
科学实验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帮助,而在具体的科学实验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实验材料结构性越突出,效果发挥会越显著。之所以说结构性突出的材料利用效果显著,主要是因为结构性材料的数据信息具有典型性,在操作方面也更具便捷性,所以学生利用结构性材料,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难度会显著降低。从学生的角度做考虑,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限,思维发展也不健全,所以复杂的操作所起的效果不甚理想,结构性材料利用简便,而且层次丰富,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具体探讨科学教学中结构性实验材料的设计现实意义显著。
在科学具体教学中,老师通过对实验材料做筛选和组合,并确定材料呈现的具体顺序可以让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结构性。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具有后续性,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思考中实现思维的不断深化,由此促进学生探索性思维的提升,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利用结构性材料的意义十分突出。对当前科学实验中的结构性材料做具体的总结,按照其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和具体的呈现,可以将其分为五类,分别是引导型实验材料、认知型实验材料、模拟型实验材料、探究型实验材料和拓展型试验材料。这些材料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利用方式不同,具体的价值也不同,所以做好分析和讨论可以更好地使用相关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中会使用到不同的结构性实验材料,而这些材料具体该如何应用,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科学教学内容。以下便是结合内容做分析的结构性试验材料设计方法。
引导型材料,其主要的作用是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在具体的试验中,此材料的使用可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科教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三上第四单元第5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中,老师吩咐学生准备塑料袋、棉线和针,并通过鼓励激发学生的操作热情,使其自行操作感受身边的空气。在操作结束后老师做相关问题的提问,比如“我们周围是否有空气?空气的具体形态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并总结学生实践的具体结果,学生对于空气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简言之,利用引导型实验材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知未知的内容。
所谓的认知型材料主要指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做科学概念认知的材料。举个简单的例子,水是流动的液体,要具体比较水的多少,很多学生会束手无策,老师向实验室借取量筒、烧杯等实验器材,并准备水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塑料管,让学生将水灌入塑料管,观察塑料管中水的多少,然后再倒入量筒,从具体的刻度标识判断水的多少,这样,从主观的分析到客观数据的显示,学生对液体的测量会有更明确的掌握。
模拟型实验材料主要指的是做具体实物模拟的一些材料。从教学实际分析来看,部分实验条件是无法满足的,因此需要借助工具做模拟。比如在浮沉的具体讲述中,船体的浮沉在课堂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只能采用一些替代性物品做实验模拟,让学生感受船体在水中的浮沉。通过材料利用,具体的情景得到模拟,学生的结构感知和知识认知深入目标得以实现。
探究型实验材料存在于科学课堂的主体位置,利用具有广泛性。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利用探究型实验材料可以完成探究教学的具体目的。
拓展型实验材料的应用主要是用作深入发展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拓展型实验材料虽有利用,但是具体的利用率不高,不做具体的分析。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实验材料的分析十分必要。结构性实验材料在具体实验中的利用效果显著,讨论分析具体实验材料的利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材料利用,实现其价值和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