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聚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的教育环境更加严峻。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就是其中之一。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展开的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还能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让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可以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运用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时候,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教学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数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比如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数学基础、兴趣爱好等。掌握了这些,数学教师再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其次,数学教师可以立足生活,从实际生活中选取教学资源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之中进行思考,为学生思维模式的建立和全面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2]。
二、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的教学方式。新课改一再强调要凸显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师生问答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出一系列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处,对数学问题进行抽丝剥茧,抓住核心,对已知条件和待求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在这个基础上解决问题。这种师生互动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还能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又如,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的学生设置数学问题,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在这个基础上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将全班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3]。
三、进行评价交流和反思总结,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交流和反思总结是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环节,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深化理解。首先,教师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其他各个小组认真倾听。接着,教师再组织引導各个小组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比如新的方法、新的思路等,让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评价交流。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交流评价结果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回顾和巩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应用对数学知识点和相应的解题方法进行深化理解。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基础性的习题,还可以安排一些灵活性、开放性的习题,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是一种可以焕发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新型教学模式,还能为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小学数学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优势和价值,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将其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林.试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214.
[2]赵艳辉,石迎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对“买新书”的个案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33-35.
[3]张学杰.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打电话”教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21-22.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