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治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好转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好转率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将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好转率,减少死亡,而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综合护理干预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疾病,因为无典型临床症状,在救治期间可能因护理疏忽而对救治过程造成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死亡。尽管近几年关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因为对其临床特点了解并不深入,所以效果也不理想。本院近几年对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进行了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对收治的90例患者实施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检查诊断确诊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研究。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组,各45例,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研究组。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9岁,均值(63.9±4.21岁;合并疾病主要有心律失常9例,心源性休克4例,心衰12例。研究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1~77岁,均值(63.4±4.6)岁;合并疾病主要有心律失常10例,心源性休克5例,心衰11例。在年龄、性别及合并疾病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加用急诊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是根据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护理干预。①临床特点分析:a.易患因素:主要有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与饮酒等;同时包括他们的合并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b.诱发因素:主要有患肢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等。c.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无典型疼痛,主要有上腹部疼痛与胸闷、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等。②综合护理干预:a.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医院在接到患者的求救电话后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警惕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维持室内的安静,将他们的衣领解开,维持呼吸道的畅通。b.心理疏导:大部分患者有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观察与掌握他们的负面情绪,及时评估,针对性地予以鼓励与安慰,必要情况下可以用本院成功案例进行说教,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促使他们以轻松与愉悦的心态结束治疗与护理。c.急救车到达后及时检查:不同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不同的心电图特点。其中ST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主要有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导联ST显著抬高,且为弓背向上型,且有宽深Q波与T波倒置;背向心肌坏死区导联则为相反改变,表现为R波升高,ST压低与T波增高、直立。非sT提高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主要为无病理Q波,但sT压普遍不低于0.1 mV,或有对称T波倒置;无病理波与ST改变,仅有少许T波倒置。d.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等进行严密监测,看有无心源性休克或心衰,维持呼吸道畅通,及时采取吸氧处理,速率4~5 L/min。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好转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
评价标准:护理完成后对患者(死亡者排除)进行现场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按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计。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 19.0分析,计数资料,如好转率、死亡率、护理满意度,采取百分比(%)表示与(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好转率与死亡率比较:研究组患者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完成后,存活者均独立完成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其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持久、严重心肌缺血与缺氧等所致部分心肌出现急性坏死,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剧烈、持久性的胸骨后疼痛表现。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比较隐匿,加上心衰、并发症及急性期发作等,死亡率普遍较高。高龄人群因病史表述不清,或者痛觉不敏锐等,难以询问出有效的疼痛症状;合并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系统病变造成痛觉冲动传导阻滞,也无明显痛觉;脑血管意外患者存在脑循环障碍且有意识障碍等,痛觉比较迟钝,从而容易忽视胸痛症状;部分急性发病患者以严重并发症为主要表现,容易将疼痛症状掩盖,从而给治疗与护理带来巨大的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认识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严密观察患者,发现早期预兆,尽早采取措施处理。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而老年人多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加上本病并无典型症状,极易被掩盖,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为此护理前应对本病临床表现与特点进行详细观察与分析,同时结合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等结果进行诊断,给予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尽责尽职为患者服务,询问他们的身心需求并予以满足;加强院前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改变,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关注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时发现焦虑、紧张、抑郁等,做针对性疏导,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综上所述,将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不仅可以明显提高好转率,减少死亡率,而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