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儿童“行走日记”的分类指导
根据儿童“行走日记”的内容,我们把它们分为观察日记、活动(游戏)日记、学科日记、反思日记、博客日记等,并进行分类指导。
一、观察日记
(一)亲近自然——我们是自然之子
学完了《三亚落日》,请六年级同学去看家乡的日落。过了一个双休日,调查发现竟有三分之二的人没去看,有的忙于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才艺班,有的在网络上查到了落日图,边看着图边想象……听着听着,竟也涌上一阵说不出的滋味,脑海里跳出三毛在《塑胶儿童》中与荷西的对话:
城里长大的孩子,最大的悲哀在我看来,是已经失去了大自然天赋给人的灵性。……我不禁想着,塑胶的时代早已来临了……这一代的孩子,有他们的喜好,旅行回来,孩子们马上往电视机奔去,错过了好几天的节目,真是遗感啊!
“那他们的童年在干什么?”
“忙做功课,忙挤校车,忙补习,仅有的一点空闲,看看电视和漫画书也就不够用了。”……
烤肉,生火,拾枯树枝,在我做来都是极有乐趣的事,但这几个孩子悄悄耳语,抱着分到的漫画书毫不带劲地坐在石块上。四周清新的空气,野地荒原,蓝天白云,在他们,都好似打了免疫针似的完全无所感动,甚而连活动的心情也没有了。……
王开岭在《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中写道:
我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曾经来过却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比如荒野、河流、泉井、水桥、城丘、寂静、黑夜、流萤、虫鸣、鸽哨、燕巢……比如农历、节气、故乡、劳动、女织、脚力、街坊、漫步、放学路上……它们被丢弃和典当了。有的或许能赎回来,有的则永远不能。
我把这两个片段读给孩子听,让他们谈谈感受:
“我们忙碌着上培训班、做习题,已经成为习惯。”
“我们没有把老师的话当成—项重要的作业去完成,去体验、去发现身边的美。”
似乎,那些写在纸面上的习题才是家长和孩子认可的作业。看日落,需要一点闲情逸致,也可以理解为“不一样的作业”。
我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学会与大自然的对话是我们永远值得学习的功课。去看看家乡的日落,去看看小区的花草,去数数那颗矮矮的茶树上究竟结了多少花苞,蕴藏多少生命的能量;去看看那片明艳的杜鹃,如何在路边开成灿烂的一片……我希望你们能—直拥有纯真好奇的眼神和丰富细腻的情感。希望你们看到大自然的美好,感知那些令人心动的画面,用心灵与自己沟通,与大自然对话,与美好相遇。或许生活中日益沉重的作业和学习压力会影响你们,但是,多看看美好的自然吧,飞来飞去的鸟儿能擦亮我们的眼睛,秋夜高远的星空能纯净我们的心灵,饱经风霜的大树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坚韧,山坡盛开的百合会提醒我们什么是信念……经常这样做,你就不会是一个只会读书、只会答题的人,你已学会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创造并拥有一份浪漫,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样的人才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让读书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孩子说,我们这周一定去观察落日,是每个人,拉着父母的手到桥上、阳台上、山上,真真切切、完完整整地看一回家乡的落日。
又过了一个双休日,孩子们的观察日记与前面的截然不同: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都在情不自禁中赞叹大自然的杰作!是的,我们本来就是自然之子,应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习。
3月17日 天气晴
啊!夕阳
六(4)周子恒
以前,总以为形容夕阳的词语只有美丽、可爱。可直到那天,我真正看了一次夕阳,才发现夕阳不仅仅是美丽。
那天,我站在桥上,漫不经心地看着渐渐西下的太阳。当时的太阳仍然比较刺眼。当我再次抬起头时,我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那没有早晨活力的,没有正午火热的,没有下午妩媚的夕阳竞染红了天,映亮了水,给予了树光彩,让房子变得美丽。那个好像风一吹就会灭的“红灯笼”竞让整个世界变得安逸祥和了。
啊!夕阳,你是一个画家,你用你那高超的画技,让单调的蓝色画布变得那么神奇。看,那红灯笼正悄悄地、慢慢地散发出暖暖的、柔柔的光。那光正轻轻地向外舒展,渐渐地,那光从温暖的橙色变成了深邃的蓝色。它是怎么做到的?那颜色的变换竞如此的自然。看,那在蓝色画布上起到点睛之笔的白色羽毛与红灯笼形成鲜明的对比。
你看那湖面上金色的鳞片,那是你珍藏的晚礼服。你看那翠绿树葉上的火红,那是你珍贵的胭脂才能完成的。你看,毫无生气的玻璃大楼上的神奇光环,那是你为这个世界带上的光环。
啊!夕阳,你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无私,那么的美丽。
我爱你,夕阳!
《家庭作业的迷思》已经告诉我们:给孩子做太多的反反复复的作业,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孩子在厌烦,在应付,感到很疲惫。回家作业,应该让孩子在家庭里做一些在学校里无法完成的事,如家务劳动,为父母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和父母一起去踏青旅游,走亲访友……所以,我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去观察小区绽放的花朵,去聆听枝头小鸟的啼叫,去看一看放学路上发生的新鲜事,进行亲子互换日的体验活动……孩子们说,老师,你布置的作业怎么这样与众不同。我说,生活本来就有趣,别被我们在不注意间调换了,变味了……
(二)亲近老师——我就是观察的素材
在学校里,老师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课堂上的相伴对话,课后的交流请教,老师和学生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老师像一本书,是一本新奇厚重的活教材。我经常让学生观察我,我说的话,我做的事,我写的日记,我买的礼物……老师要变成学生的“偶像”,学生变成老师的“粉丝”。我们的一言一行,让孩子们留下终身的好印象。若干年之后,还能娓娓道来……我让孩子不定期地给我写信,和我交流,让他们告诉我他们最欣赏的教学方法,最期望的学习方式,最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老师是什么,我觉得角色多样:我是朋友,我是父母,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是联络员,我是会计,我是培训师,我是教练,我是他们观察的对象、笔下描写的素材……endprint
1.化妆后的我
那天,我参加昆山开发区诗歌朗读表演后正好能赶回学校上最后一节课。许多参演的老师忙着卸妆换衣服,我则突发奇想:让孩子写写化了妆后的我,穿着演出服的我一定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吧。随即,我还讲评了日记,也请大家重新修改日记,重点学习观察,从整体到部分,抓特点写我的容貌。回家,我还请家长通过QQ群和孩子一起赏读,一起感受有特色的表达。出乎意料的是,女生男生眼中竟有不同的我,给这次的日记写作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10月13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化妆后的周老师
五(6)陳鑫瑶
今天,我们班的美女周老师参加完外出表演后,一到教室,我们的眼都被闪瞎了,身体也都像被点穴了一样,动弹不得,不过三秒后,同学们就开始热火朝天地聊起来了。
不得不说,周老师化妆后的容颜实在令我们惊叹不已,跟平常素面朝天的周老师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不知是惊喜还是惊吓。周老师平日松散下来的小卷发被发胶固定住,后面扎成一个小球,在脑后晃来晃去,十分可爱。擦了粉底的脸变得白白嫩嫩,再加上红红的腮红印在脸颊上,真是白里透红啊。勾了眼线的大眼睛也变得又关又大,双眼皮也显得很突出,睫毛上因为贴了假睫毛所以又长又密。樱桃小嘴因涂了口红变得娇艳欲滴,楚楚动人,感觉周老师又回到了十八岁亭亭玉立的少女时期。
老师身穿一条高贵、素雅的白裙子,一条蓝色的绸缎从肩上直垂下来,显得那么圣洁美丽!
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周老师化妆后的样子,不知是因为她的气质还是容颜,反正有一种独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看了又看。
周老师化妆了
五(6)方明玉
今天,老师要去参加诗朗诵,所以_上完第二节课就走了,虽然我不知道演得如何,但我觉得一定不错。不久周老师回来了,我的天啊,周老师就和附魔后的钻石剑一样,变了一个模样。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全班同学便开始议论不休,原来周老师化妆了。我开始吐槽,到底是哪个化妆师竟然把周老师弄成这样?我觉得周老师还是以前比较好。这是为什么呢,你看一下她的模样就知道了,周老师标志性的卷发变成了一个辫子,眼睛粘着假睫毛,还涂了些口红,更让我觉得难看的是她的脸在“精心”化妆下,变得脸色苍白,仿佛脑子里也一片空白,这个样子就像左铅文体店的老板娘。
周老师,快把妆卸了吧!
2.把老师的话编成《新版“论语”》
有一届学生想编《新版“论语”》,理由是孔子的弟子把老师的言论记录下来,成就了经典《论语》。“言为心声。”我们现在的老师也说了许多经典的话,有的话教育我们,有些话看出老师对同学深深的爱。如果把它们记录下来,汇集起来,一定也是非常出色的《新版“论语”》。真有人这么做了,把各科老师在不同的教育情景中说的经典的话语记录下来,一学期竟也有上百条,让做老师的我们也深感惊讶。有些话是老师自己的原创,有的是从阅读中积累的与学生分享。这个金点子也启迪了我,也总会发现一些孩子会有意识地记录这些看似十分平常的话语作为纪念,感受老师的言语魅力。有一次,就读到了这样一篇日记:
3月1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哦,那些暖人的话语
五(4)徐寒雯
“同学们早!”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每当我们听到精神饱满、飘满着芳香音韵的问候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回答:“老师早!”这是周老师每天早上踏进教室时亲切的话语,如清晨初升的阳光射进我们的心房,像三月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于是,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幸福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这句话是我们周老师第一次和我们见面时的最好的礼物。那天,她第一次给我们上语文课,给我们讲故事《最优秀的人是谁》,同学们像被磁铁吸住了似的,双眼紧紧盯着老师,认真把这句话写在语文书的扉页上,反复地读背,仿佛听到了周老师对我们的希望和鼓励,每个人心里都暖暖的,自信满满,像被风扯起的船帆鼓足劲儿前进,前进,再前进!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和老师一起学习的航程。
周老师温暖的话语可多啦,只要你和她在一起,就能听到。“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最聪明的,都是最优秀的,都是我的孩子,我很爱你们。”“我不喜欢批评同学,我喜欢鼓励、表扬同学。”就在这些短短的话语里,仿佛感受到老师对我们浓浓的爱。那爱浓得超过阿尔卑斯奶糖,香得赛过茉莉的花香,让我们的心润了,热了,甜了。
周老师,您知道吗?您的那几句话听了让人感动,让人温暖,让人幸福,让人对你产生敬佩。我们把它们连您一起铭记在心,让您和那些暖人的话语一起,永远陪伴我们快乐地成长!
3.神秘的礼物——蝉壳的故事
孩子喜欢神秘感,我经常会出其不意地带一些礼物给他们。如,背诵完成得快,就奖励故事;全班读完一本共读书,奖励自己制作书签一枚;夏天到了,每人奖励一块垫板;秋天,奖励一片落叶:过年啦,新学期开始了,每人奖励一片糕……都是些平常的东西,但一旦与“礼物”挂钩,便变得神奇了,有味了,快乐了!这一天,我偶然在树上发现四个蝉壳,带到班上让大家猜一猜,礼物是什么;听一听,礼物从哪里来;最后观察礼物。那些礼物,连同礼物的猜测现场,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也成为大家观察的对象。整个课堂或议论纷纷,或仔细倾听,或细致观察,孩子们兴致勃勃,欲罢不能。这时写现场日记,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回忆、自由的表达。其中一个孩子写道:
12月22日 星期四 天气阴
揭晓神秘礼物
五(6)尹俊阳
这节语文课,周老师带来了四份“神秘”礼物。
四份神秘礼物分别装在四个糖盒里,大家都以为是糖,可周老师神秘一笑:“再猜猜”班上立刻炸开了锅:“会不会是吃的啊!”他们怎么只想着吃,我也是醉了。过了一会儿,周老师提醒道:“它是跟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和_篇课文有关的。”这时,终于冒出了些新鲜的问题:“是蝉吗?”“不对不对!”“我看是骨灰吧!”“也许是炸药!”大家都笑了起来。“我看应该是隐者的后代的后代的后代的后代的长生不老药吧!”班上立刻再次炸翻了锅。终于,周老师要公布答案了,因为再不制止这场“惊天动地”的笑声,学校里的所有师生恐怕都要来找我们班算账的!“我们学过课文《金蝉脱壳》,袁枚的诗《所见》‘意欲捕呜蝉,忽然闭口立。我敢肯定,礼物应该是蝉壳!”王文如激动极了,说话都像开机关枪。“完全正确!”周老师一锤定音。endprint
正当我们沉醉于猜礼物的快乐之中,突然有位同学问:“周老师,你是从哪儿得到这些蝉壳的呢?”周老师微笑着向我们讲解:这些蝉壳是周老师在苏州的一棵树上捡到的。去年,周老师捡到了一只蝉壳当作礼物送给她的女儿;今年,周老师又来到苏州时,那里已经有四只蝉壳了。周老师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带到学校里来,准备作为礼物奖给四位同学。
周老师把四只蝉壳分别发到每一小组,让大家细细地观察。只见蝉壳透明发亮,轻轻一捏就能捏碎。蝉壳上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土,既光亮又粗糙。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望着这只完整的蝉壳,就仿佛眼前有着一只活生生的蝉,它在努力地脱着自己的蝉壳,它来回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头和脚都出来了,它那又白又嫩的蝉尾还在蝉壳中挣扎着,终于,它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脱出来了。我眼睛一眨,眼前只剩下那薄薄的蝉壳了。
接下来就等着周老师来颁奖了,周老师连说了三位同学的名字,却迟迟没有报出第四位同学的名字。这时周老师神秘一笑:“既然都那么认真地观察过蝉壳了,何不拿起笔来写日记呢?谁写得最好,最后一只蝉壳就奖励给谁哦!”我立刻提起笔来,奋笔疾书,最后的神秘礼物,快快来到我的身边吧!
(三)亲近食物——舌尖上的滋味
“民以食为天”。各种美味食品是孩子们的最爱。我出差回来了,会带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东西让孩子们品尝,如去新沂带回了馓子和煎饼,朋友过生日带来的糖果和糕点,还有朋友送给我的家乡特产或日常小吃、美食等,我会找个机会和学生们一起分享。加上各种时令的美食,如清明节吃青团子,端午节吃粽子,过年吃米糕……这时,谁都伸长了脖子,观察时动用手、眼、口、心,之后自然写成日记,这时的美食就不仅仅是美食,带着老师和亲人的爱,还带着地方文化、傳统文化的味道。即使是最简单的食品,由于品尝的人不同,时间不同,孩子们也会品尝出不一样的味道。去年“六一”时,以前带过的班的一位学生送给我一罐冰花杨梅,我拿到班级和大家分享,让大家观察冰花杨梅的外形,品尝其中的滋味,写下整个过程和自己的感受。一节课时间,孩子们的日记就新鲜出炉了。看邵佳怡写的:
6月3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延续“六一”的味道
“六一”过去两天了,可是,与之相关的事还是层出不穷。今天,老师拿来了一罐“六一”时收到的礼物,要和我们分享。
哦!是冰花杨梅!
我拿了一颗出来,两根手指稳稳当当地捏着,立刻有许多白砂糖颗粒粘在了手上。看它那裹满甜味,裹满白砂糖的样子,还真是像冰花儿呢!在表面的白白一层中,不难看出,有杨梅本身带的一层小红点儿,包裹着的,是厚实的棕红色果肉,远远一看,果肉与白糖合在一起,颜色变淡了。
我等不及了,把杨梅放在嘴边,打算来个一口吞,可是在入口的刹那,我只是挨了一下,立刻拿了出来,我怕它酸啊!因为闻起来,就是一股酸涩的味道。不过,我确实想错了。刚刚粘到口中的是一点儿糖,并不酸,这也提醒了我,外面有糖嘛!怕什么?于是,我咬了一口。随后,本就因为无水分而凹凸不平的杨梅更是不平整了,紫棕色的果肉露了出来,边上的白糖也立即化了开来。刚入口时甜甜的味道中,融入了一股淡酸味儿,不过再后来萦绕在口中的,是又甜又酸,甜酸配合十分到位而产生出一点鲜香的味道。嚼一嚼,之前表面的红色小颗粒“咔”地一下被咬碎了,如果吃太多,这看似渺小的东西说不定会磨得你舌头疼呢。不过,总体来说,味道非常好吃,软硬合适,酸甜适中。
我就这样一口一口,一刻不停地咬下去,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长”着棕毛的核儿。
这冰花杨梅的味道,实在不好形容,到底是什么味道呢?对!是“六一”的味道!说它是甜的,它不腻,说它是酸的,它又有鲜甜的味道。总之,它就是那样,你想它是什么味儿,它就是什么味儿。
(四)亲近家人——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父母是孩子的常青藤教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儿童首先从和老爸老妈的相处中学习人际交往,学会爱与被爱。我们做过实验,让孩子连着一周写爸爸,又连着一周写妈妈,不断地观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如一个孩子写《粗心老爸》《神厨老爸》《老爸爱上大蒜头》《餐桌上的故事》《爸爸送我去看病》《钓鱼》《感恩老爸》,一连七天的连续观察写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真实立体的老爸,孩子从中发现老爸的优点,感受老爸对自己的关爱,也只有这样的日记写作,才能让孩子走近父母,走近亲人,真切感受亲人给予自己的爱、关心,也会更愿意为家人付出。
4月1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为我讲故事的好妈妈
六(2)陈昱如
小时候最爱做的就是听故事,因为故事就是一个童话世界,与现实大不相同,但又包含了现实中的一切善恶美丑,既不乏味,又有许多知识。而对故事的这份热爱,就是妈妈一点一点地播撒在我心里的。
妈妈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十分注重我的读书和想象力。所以,她经常在睡前给我读故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我的记忆中,每天晚上都少不了故事。因为妈妈的读是不受任何阻挡的,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妈妈总是会读。也因此,我听过的故事数不胜数,现在把那些书都放在书架上,足有两大架呢!《白雪公主》《灰姑娘》……放眼望去,几千本不在话下。
在这些书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始讲故事了,房子里不再是安静美丽的了,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妈妈翻开书本,迅速地浏览了一遍,随后,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有声有色地讲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当小女孩叫卖时,妈妈运足了气,喊着:“卖火柴啦——谁要买火柴呀!”话音刚落,我的心瞬间就跑到了寒冷的大街上。妈妈接着讲小女孩被所有人冷落的事情,她讲得那么凄惨、悲凉,让我为小女孩捏了一把汗。小女孩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当火柴被点燃时,妈妈挑着眉毛,昂着头,那么的充满希望。第一根火柴,妈妈就已经“变成”故事中的一部分了。随后的每一根火柴,妈妈都读得好幸福好幸福。最终,小女孩难逃厄运,和奶奶一起走了。周围立刻静得出奇,沉浸在一片惋惜和同情之中cendprint
其实,妈妈那天干了一天的家务活儿,已经十分劳累了,但妈妈依然用笑容掩饰了一切。她读得依然那么动听,那么温柔,我沉醉。妈妈还会一边读,一边解释,一边讲道理。
妈妈,当年你牺牲自己的时间,用尽自己的文化,在我I心中播下热爱读书的种苗。现在,它已生根、发芽,并也会如您所愿,结出最好的果实!
当然,也有孩子发现问题,需要通过日记的方式与父母进一步交流沟通。我们也会请家长去看孩子的日记,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声,调整成人的行为,以帮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2月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五(6) 陈贝妮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曾给我每周安排了好玩的游戏,还让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可自从我上了五年级之后,你们便把我关进了“关键时刻”的牢笼,不再让我看大量的课外书,而是整天都把我关在家中,一会儿做试卷,一会儿让我看一些辅导用书。
我记得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刚刚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爸爸你走过来,说:“做完了吗?做完了就快点做数学试卷,做完以后别忘了做《课时金练》!”数学试卷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写完了。这时已是中午,我听到邻居家想起了动画片的声音。啊!我真的好想看呀!于是,我走出书房,来到您面前。“爸爸,您能让我看会儿电视吗?”我低声下气地问爸爸。“作业写完了吗?”“还没有,可我只差一点点就写完了。”您听了,生气地站起来,严厉地说:“你想看电视是不可能的,你连我布置的作业都没有完成,我看你这个周末是不要过了!”
“你想看电视,可以。但先要把作业完成了!”是妈妈的声音。
我立刻反驳道:“邓小平爷爷也要求我们全面发展,又不是光学习好就行了!”可我在爸爸妈妈的两面夹击下,很快就败下阵来,只好回到书房来写那些作业了。我写着写着就睡着了……我梦见我跳出了“关键时刻”的牢笼,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还能去游戏厅打游戏,甚至还躺在沙发上尽情地看电视……
爸爸妈妈,希望你们能把属于我自己的世界还给我!
(五)亲近每一天——普通却有滋味
除了有意为之的一件件情趣盎然的小意外,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子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在平凡之中发现自己的独到的感受、独特的收获。“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季羡林语)2003年,我们编著《日记起步》,引导学生仔细回忆:“今天我做了什么”“今天我学了什么”“今天我玩了什么”“今天我看到了什么”“今天我听到了什么”“今天我想到了什么”……从早晨到晚上,一定能找出许多件值得写的内容来,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9月1日 星期二 天气晴
开学第一天
四(6)杨伊涵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
早上,我来到学校里。顾老师不教我们了,我很伤心。但这学期教我们的是学校的副校长周老师,这让我又感到心花怒放。
校园里香气扑鼻,原来是桂花盛开呀!我发现我们班又来了一位新同学。周老师送给我们一柜子的课外书,我们很开心。我们班的马雨乐,今天就送了教师节的礼物,那是马雨乐和她的妈妈做的贺卡,周老师很高兴。
啊!开学的第一天真开心呀!
3月7日 星期二 天气阴
生病真烦
五(6)林昊辰
最近,我生病了,生病真讨厌。
其实,也不是生什么大病,就是咳嗽。我妈不让我去足球队,好,我忍!我妈不让我剧烈运动,好,我又忍!我妈不让我吃零食,好,我再忍!我妈这回连稍带刺激的东西都不让我吃了,忍无可忍啊!我简直要疯了!昨天,我就把所有禁止事项都做了一遍,今天我在一片咳嗽声中写下这篇日记。
生病真烦!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身体。
二、活动(游戏)日记
在儿童“行走日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试图寻找一种属于儿童的习作素材,这时“活动”“游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科學家还发现了“心流体验”,当音乐家、艺术家、攀岩者等在从事工作、活动的时候全神贯注,经常忘记时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这种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流体验,被认为是一种最佳的体验。我们发现儿童参与活动、游戏时就自然会进入心流体验。
(一)游戏是儿童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学写日记的宝库
儿童通过玩耍和探索而学习,通过游戏来认识、了解世界。在儿童眼里,玩就是学习,“玩是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有人认为:学习任何东西,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都可以是有趣的,只要把它像游戏一样对待。
首先,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儿童来说,走路也是一种游戏,跳格子走,像溜冰一样走,像士兵一样神气地走,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像一阵风似的从你身边溜走,用绳子扎起来是“两人三足”游戏,蹲下来像兔子一样跳着走,像模特儿一样走猫步。儿童世界有无穷的玩具,他们就是游戏的使者。
其次,游戏让儿童感到快乐。而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儿童只有在自在、快乐的情绪中才能获取知识。在游戏中,儿童天真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在不知不觉中把儿童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的状态。
再次,游戏拓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会自创游戏:跟踪、躲猫猫、用柳絮当毛毛虫“吓”人、打雪仗等,坐在沙发上拿着靠垫就能进行“猫狗大战”,雨中摔一跤也很快乐。
最后,游戏有规则,可以培养儿童坚强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学会沟通、理解他人。
如此经历,写成日记,不仅记录儿童玩耍的快乐,也是儿童幸福童年的记录,而且还是儿童学习日记写作的宝库。
(二)游戏日记的教学主张
鉴于游戏在儿童学习、成长中的重要地位,游戏日记也应运而生。—方面记录儿童游戏,不仅丰富了日记的内容,而且直面儿童内心世界,解放儿童的精神束缚,释放情感,促其自由表达,顺应儿童的天性。另—方面,游戏成为日记教学中的媒介和手段,发挥游戏在教学中的激趣、引导、启发、体验的功能,成为此类日记指导课的重要标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也讲究游戏的形式、时间,科学设计教学程序。endprint
“游戏日记”教学主张中重视采用一种适合儿童的学习方法,如猜一猜、演一演、想一想、玩一玩、比一比、做一做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写一写、读一读、改一改的方式交流分享,延长儿童游戏的快乐感与成功感,也延长了儿童日记写作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1.游戏来源于儿童生活需要,是日记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认识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的基础上,游戏日记应坚守“从儿童中来,以游戏来教”的教学观,让游戏成为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游戏日记成为儿童生活日记、活动日记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游戏的内容就是日记的内容。玩与写相结合,儿童以饱满的激情对待游戏,对待日记。这样做,丰富了儿童生活,解决了日记的内容,也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2.游戏日记充分关注儿童“学情”,重在经历“由玩到写”的完整过程。
游戏过程,就是留给儿童足够的时空,让他们平等参与,合作互动;沉迷专注,愉悦投入;体验享受,意犹未尽。儿童参与游戏的过程以及游戏日记写作的过程就是儿童展示学情的过程,是教师主动观察和发现学情的过程,怎么玩就怎么写,把真实的经历写下来让别人读了也像你一样会玩就是成功。整个过程,玩得自由、开心,写得轻松、愉快!其中,玩是写的基础、前提,写是玩的回忆、思考。同时,让孩子在玩与写中学习做人,体会游戏蕴含着的教育道理。
3.游戏日记将写法指导作为日记教学的核心学习任务。
游戏日记,已经不需要在写作动机和写作内容上下功夫,需要着力的是写作方法的学习引导。游戏日记在游戏参与中激趣,引发写作动机,激发写作欲望;在日记写作时辅导,陪伴、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儿童掌握游戏日记的基本写作规律:游戏规则的交代,游戏参与过程的展示,游戏中的体验与发现的表达等;日记写完后自主评改、交流欣赏、鼓励提升。
“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习惯源于有趣,然后才与一定的目的、目标相结合,当有趣的事与实现某一理性的目标越来越同步,则有趣的事情被固定下来,成为主动选择的习惯。我们发现游戏日记不仅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更在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养成上发挥巨大作用。
(三)游戏日记中的创意与教学实施
1.游戏的创意
(1)吴地传统游戏的挖掘。江苏太仓胡莉英、朱静燕老師编著的《吴地传统游戏集萃》:“记忆中,我们的童年飞扬在袤田广舍中,伴随着自然界的风霜雨雪,无论是赤着脚丫,还是穿着开裆裤,无论是一脸汗水,还是满身泥巴,我们的游戏总是和兄弟姐妹、邻家伙伴纠缠在一起:斗鸡、跳房子、跳皮筋、滚铁环、打弹子、抽陀螺……变着花样,百玩不腻。一段树枝,—根铁条,一个瓶盖,一颗石子,玩具总是就地取材,随手制作,幸福的笑容总是那么容易出现。”但是我们小时候的游戏有些已经消失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老师、家长小时候玩什么让他们感到亲切、好奇。重玩这些传统游戏,让老师、家长也重回童年,师生、亲子之间增进感情。
(2)学科之间相互启发。如数学学科中“杯琴游戏”“制作正方体”,科学课“纸飞机”等,都是学习知识的好游戏。
(3)请教儿童。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现在的儿童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在创造什么样的游戏,大家彼此介绍,边教边玩,也能享受时尚的快乐。如“撕名牌”“最强大脑”“谁是卧底”“纸牌游戏”等。
(4)发挥教师心理学、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的学习经历,重点在开发心理游戏,围绕学习、人际交往、想象创造来构建游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如学习游戏《左手画圆右手画方》,体验游戏《盲人与哑巴》等。
多年的探索,我们形成三到六年级的游戏日记系列活动,如下表所示:
2.游戏的教学实施
平时游戏贵在“小”,能经常化地开展:贵在“趣”,能一下子让孩子进入心流状态;贵在“快”,从活动到写作到交流,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做到,所以每个班的同学都喜欢。每周一节游戏日记课都翘首以待,容易操作:现场让大家参与游戏、指导写法、现场写作、修改,并组织交流。如:《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教学流程:
(1)先用左右手分别画一个圆、画一个正方形。看看自己的作品,谈谈感受。
(2)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同时进行,可以多画几次。看看自己的作品,看看别人的作品,谈谈感受。
(3)比较两次游戏,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4)写下直接参与游戏的过程和感悟。
(5)学生自主日记、自主修改。
(6)交流、点评:是否写出游戏的规则?是否写出自己参与游戏的经过?是否写出了参与游戏的感受或体会?
3月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左手画圆 右手画方
汤泓晔
左手画圆,简单!
右手画方,简单!
两只手同时画,小菜一碟!至少我这么认为。
我握住笔,闭上眼,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圆,同时用另一只手画了一个方形。睁开眼却发现两个似圆非圆、似方非方的怪东西,歪歪扭扭,让人看了恶心。我大吃一惊,我的绘画技术这么差?我的“美术观”瞬间坍塌,就像吃了胡萝卜一样难受,脸上火辣辣的。我不信,我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全部失败!每次画出来的都是两个差不多的图形!我真是太难受了!看看别人的纸上,和我的情况相差无几!
为什么一只手画的时候都可以,两只手画一样的也可以,同时画不一样就偏偏不行了呢?“人不能一心两用!”突然,这个念想跳进了我的脑际。
我想到《小猫钓鱼》,原来,我们早已懂得这个道理,却没有真正去做。我老是写作业时想着出去玩,就像爷爷说的:“写一个字,休息半小时。”作业做不好,玩也不痛I陕。每次都说会改,如今却已成为陋习。现在猛然醒悟,该是改的时候了。
3.儿童其他课外活动的日记指导endprint
除了游戏,我们的学校、学生还参与了许多课外活动,如“作家进校园”“冬日里的暖阳——爱心献书包、球鞋活动”“小小报童职业体验活动”。事实上,学生在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如教导处、德育处的领导下,在班主任(大部分班主任同时又是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活动每月都有,每周都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就五月而言,传统节日有“劳动节”,引进了西方的“父亲节”……这些节日,各班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也为日记写作创造了无穷的习作素材。这样的素材,并非特地为日记写作而准备,它们本身就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为孩子平凡的生活注入一丝新鲜、一份活力,生活因此变得丰富,日记写作也拥有了一座取之不竭的“素材金矿”。而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将真实的活动资源转化为有效的写作资源,让孩子拥有这份独特的生活经历、独特的日记素材。
儿童面对一个大型活动,面对素材如大海般富足时反而手足无措,因为他们缺乏选择素材的能力;明明参加活动时激动兴奋,写下来时却顾此失彼,还没展开就草草收场……所以,孩子们不乏表达的热情,但没有应有的表达能力而遭受挫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时的他们是欢迎老师来帮一把的,他们也乐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新的探索、新的发现,从而提高自己的日记写作的水平……那么,儿童究竟需要怎样的有效指导呢?
适时指导。活动开展的当天或后一天,孩子还沉浸在活动的余热中,在孩子的记忆尚清晰之时,让孩子再回味动笔,孩子乐于去回忆丰富的生活、有趣的场景、甜蜜的对话、真实的心理感受……
适当指导。适当指导是基于儿童实际需要的习作指导,是基于问题的习作指导。对于儿童来说,经常出现写起来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情况;有的习作“骨瘦如柴”,缺乏血肉;有的事不关己,没有自己的感受……第—次自由试写的意义在于充分暴露孩子习作的问题。然后通过老师指导,师生间进行有目的地交流谈话,孩子自己解决了内容选择、表达感受等问题,领悟到“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适切评价。如何让经历修改的儿童,从体验初次习作的困难到二次习作的快乐,习作评讲是儿童必须经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样的评讲分享中,孩子们真正做到“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这样的交流评讲中,孩子们才能领悟到怎样才算把“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具体”,怎样的语言才是“有新鲜感的詞句”,怎样的习作才是“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我们努力抓住一次次课外活动,将一次次课外活动转变为习作资源,让学生们一次次经历了“活动体验、初次练写、指导交流、二次习作、点评分享”的课外日记习作全过程,学生才会“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才能享受“行走日记”的快乐。
[教学案例]我们见到了真正的作家
一、体验活动,初次习作
听说“新华书店‘校园人文行——儿童文学作家读书报告会”将于5月14日在我校举行的消息,我和孩子们重温《亲爱的汉修先生》中第90~95页,文中记叙了鲍雷伊和作家贝乔女士一起吃饭交流的事,更加坚定他成为一名作家的决心。课外阅读为这次活动预热,孩子们对此次活动更加期待。
周一早上,作家王一梅女士如期而至,校园里沸腾了。超越广场上人山人海,孩子们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童书,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上午第二节课,孩子们按班级排队到图书馆请作家签名,第三节课听作家演讲,三个班到现场与作家面对面交流。我们通过闭路电视收看。整个早上,大家都兴奋地参与活动。我们请孩子们写写自己参与活动的事,孩子们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次习作任务。
第二天,我满怀期望地阅读孩子的日记,昨日的兴奋被孩子流水账式的记叙、干瘪简单的寥寥数语惊醒了,继而化作了点点疑惑:
这样的活动,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孩子都参加了,那么作为三年级孩子来写这样的活动究竟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才算符合要求?三年级孩子来写这样的活动,困难究竟在哪里?
二、交流指导,二次习作
带着疑问,我再次踏入教室,和孩子们聊聊心里话:
生:活动太丰富了,我想写却不知道写什么了。
师:经历一次精彩的活动,写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对我们三年级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吃一顿大餐,如果不好好咀嚼、细细选择,我们很难品味到其中的真味。那我们先回忆一下,说说我们的活动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生:买书,请作家签名,听作家的演讲,三部分。
师:我们可以写什么内容?
生:我们写某一个小活动,也可以写整个活动。
师:我们怎样写好一个小活动呢?
生:可以写写作家的外貌。我看到她胖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生:我们可以写写买书的事。一桌子的书,看看这一本,想买;看看那一本,也想买。我最终挑选了一本书,可以写写封面上的图案。
生:我们可以写写她如何给我们签字。我们的动作、神情,作家签名时的动作,她的签名有什么特点都可以写。
生:我们还可以写写她演讲的内容,学习她如何写作。
师:在这些内容中,你觉得哪部分印象深刻就选哪部分,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写流水账!同时,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写活动我们一定不能忘了谁?
生:我!因为是我参加活动,我见到了真正的、活着的作家,我期盼,我激动,我兴奋,我佩服,我开心……我的感受需要充分地表达出来。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那就请大家写下来。现在,还有困难吗?
生:没有了,老师和我们谈了以后,我们觉得写起来很轻松,很清楚自己要怎么写了。
三、朗读评点,领悟习作
再次阅读孩子的习作,感觉孩子们进步很大。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进步的快乐,巩固写活动的方法,我精选了几篇,请孩子们一起来点评。我奖励孩子在大家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endprint
给汉修先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汉修先生:
我今天和一位真正的、还活着的作家见面了,她可不是您,她叫王一梅。再说了,您在外国,我不可能遇见您。
上午第二节课尾声,我们带着早上买的书,排着队来到图书馆。听说王阿姨要在我们买的那本书上签名,我当时十分开心、激动。因为一位真正的、还活着的作家要在我们书上签名……
现在,终于轮到我了。王阿姨在我的书上以最快的速度写完“王一梅”三个苍劲有力的字。她把“王”和“一”写得很小,最后一个“梅”字写得很大。虽然有人说它丑,但我觉得它很漂亮。原来不只人有内在美,字也有内在美。
这本书我会好好阅读,好好保留的,让它成为我一辈子的书!
再见了,汉修先生!
陈飞扬
5月14日
师:陈飞扬,你采用信的形式来写这篇日记有什么感受?
陈飞扬:信的形式让自己感到有话写,容易写。
师:习作就是与人交流,如写信一般与人对话。
生:签名的经过你把它拉长了写,像放慢镜头一样让人感觉清晰。
生:“我才知道不仅人有内在美,字也有内在美。”写出了陈飞扬自己的感受,同时让我觉得陈飞扬的理解很了不起。
师:这就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是陈飞扬独特的感受。
买书
刘炯凯
我来到校门口,发现已经开始买书了,便跑到教室里,取出15元,气喘吁吁地跑下去,来到卖书的桌子旁。啊!桌子上的书令人眼花缭乱,《鼹鼠的月亮河》《糊涂猪》《木偶的森林》《雨街的猫》……
突然,我看到了一本名叫《恐龙的宝藏》的书。封面是绿色的,上面画着一只绿蜘蛛和一头恐龙。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我感到挺有趣,十分喜欢,便买了它。我一抬头,发现王一梅阿姨站在旁边,我把钱给了她,她说:“谢谢!”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便也回了一声“谢谢!”
我飞一样回到教室,手里像拿着宝贝似的。
生(点评):刘炯凯《买书》的经过写得清楚,一些词用得非常好。(师插话:请具体说说。)“气喘吁吁”“飞一样的跑回教室,手里像拿了宝贝似的。”
师:为什么“气喘吁吁”写得好?仅仅是写出了着急吗?你平时走这些楼梯喘吗?
生:作者写出了自己对书的喜爱,他急着想买到书,怕别人挑走了自己心爱的书。结尾的“飞”写出了买到书后快乐的心情!
可惜
杨一来
早上,我到学校才发现没带15元,没买到书,而且是我从上个星期就开始向大伯要钱却没要到,我感到可惜。
上数学课的时候,一个三(6)班的小女孩跑过来告诉我们拿着早上买的书去三楼图书馆签名。我呆了,恨不得哭出来。
同学们说那本书外面买不到,作家的签名是很难得的珍贵纪念。听到这儿,我恨死我自己了。幸好,同学们说:“第三节课有作家的演讲。”我听了立马高兴起来。
王一梅阿姨讲她在小时候没有像我们一样的课外书,我为她感到难过。但是她的舅舅给她抄了一本《巴黎圣母院》。这时我为王一梅阿姨感到开心,也觉得她舅舅很爱她。有一次,她四年级时写了一本书,攒了零钱去投稿,但被退稿了,但她没有灰心,我真是太佩服她了。
今天,我可惜得心都酸了。
生:杨一来的《可惜》,心情的变化写得好!“很可惜!”“惊呆了!我恨死我自己了。”“我为她高兴!”“我敬佩她!”心情的变化写得特清楚!
师:我们欣赏了三篇日记,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1:日记就是写“我”!写我的生活,我的发现,我的感受。
生2:日记就是把心里话写在纸上。
生3:日记就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来写!
生4:相同的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材,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来写我们的日记。
在高年级,我们利用丰富的活动资源,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文体来写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一次活动三次写作
——不同文体综合写作的尝试
4月23日至25日,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去干灯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活动三天两夜,孩子们兴奋地度过了难忘的军训生活。回来以后,我们复习教材中习作3、习作4的要求过了一个写作周,人人写了一篇报道、一篇参观记、一篇自由日记,写自己认为这几天里印象最深、自己最喜欢的事。
第一篇:写新闻报道。完成时间:1课时。
参照习作3写新闻報道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经过,最后写其他的事项。
第二篇:写一篇参观记。完成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大家首先重温参观记的写法:参观顺序清晰;抓住景点的特点来写;有“我”的发现、“我”的感受。接着举例写参观千灯古镇中的石板街。通过列数据、作比较或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写出景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起草,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求助于网络、父母进一步查询。第二课时围绕参观记的要求修改。
第三篇:自由日记,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完成时间:1课时。
在学生完成三篇作品后,我们进行了讲评:
师:我们过了一个十分充实有趣的“写作周”,一次活动,三次写作,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三篇文章都不一样。报道简短,语言简洁概括。参观记和自由日记都是记叙文,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来描述。
师:让我们来欣赏大家的习作,感受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生读新闻报道)
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到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活动
4月23日至25日,昆山开发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到千灯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同学们度过了三天愉快的时光,都感到收获满满。同学们的活动丰富多彩,做了陶艺、风筝,看了电影,训练了队列,测了无线电台,做泥画,游古镇,还举行了联欢会。此外,参加训练的还有新镇中心校的五年级学生。endprint
这次活动,同学们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学会了整理床单、叠被子、套被套,提高了同学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与自理能力。
(生读参观记)
游千灯古镇
曹妍
千灯,位于昆山的南面,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穿过拱形的石桥,我们就来到了石板街。石板街一共长1.5公里,是明清时期修建的,是保存得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它由长2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石板砌成,一直延伸到远方。由于年代久远,石板街已凹凸不平。下面是排水沟,一旦下雨,就可以把雨水排出去,确保石板上没有积水。石板街的两旁开满了店铺,生意兴隆,热闹非凡。
走着走着,忽然有一座塔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座塔叫秦峰塔,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明朝时期建造的,一共有7层,高38 7米,差不多和7层的楼房一样高。秦峰塔上窄下宽,塔身是橘红色,非常宏伟壮观。站在远处,感觉它不怎么高,但是站在近处,就会觉得它像一条巨龙一般插入云霄。如果站在上面眺望,整个千灯镇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了,真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把它建造出来的。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顾炎武的故居。顾炎武是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故居以前只有6亩地,现在有60亩地,5450平方米,可见人民对顾炎武的敬爱。顾炎武故居是典型的明清住宅,八字门墙是大户人家特有的形式。
千灯,名副其实的古镇!
生:我听出来了,新闻中就是“游古镇”三个字,而参观记中洋洋洒洒用了四百多字写出来。可见新闻语言的简练。
师:在批阅自由日记时,老师发现这些日记,我把题目先打出来给大家欣赏:
《军训l时发生的那些事》《陶艺乐趣多》《夜晚派对》《做风筝》《八分天下》《宿舍之夜》《满满的快乐》《宿舍战火》《装睡也有技术含量》《军训的难度》《军训趣事》《早上的哈欠能手》《叠被子》《基地之家》《一缕头发》《大闹天宫》《悲惨的竹笋》《小笔筒》《永远的“225号”》《寝室难忘》……
看了这些题目,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自由日记就是“自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内容丰富。
师:老师选择了一些同学文章中的语段,请你欣赏。你又会有什么发现?
《现代兵马俑》:这是我们一起用陶泥捏造的,可是绝无仅有的作品。我做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久经沙场,镇定自若;朱徐阳做了一个弓箭手,一手持弓,一手搭箭,随时射杀;徐哲阳做了一个小兵,身穿铠甲,手持盾牌,似乎大敌当前。现代版的兵马俑千姿百态,个性鲜明。
《“发射”被套》:在套被套、枕套、铺床单时,出现了许多有趣事儿,如弄不清正反面,翻来翻去都不对……而最有趣的事发生在朱静雯和刘懿身上。她们把被套套好,而因为被子在被套中不“乖”,不肯伸平,所以用了一招“火箭发射”,在颤动下,被子才伸平。她们一人站在一边,双手拿住两边的角,一边上下跳,一边抖,还喊了一句“点火!起飞!”在刚劲的话语中,还略微带一点四川语调,让我们捧腹大笑。而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我们的被子都经过她们的“发射”!
《小制作》:一只鹅做好了,诗意立刻从这只鹅中走出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生:我发现写两篇记叙文也有不同。写参观记,重在按参观的路线写,写景点时要抓特点,用上一些说明方法。写事的自由日记更注重写出做事的经过和我们的真实感受。
师:一次活动,三次习作,更能让我们感受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文章特点,从而感受写作的规律和方法,让自己写得更棒!
三、学科日记
学科日记是一种有助于学生思考、学习和研究的写作,它可以帮助学生用逻辑形式来呈现自己的想法,与自己对话,与学科对话,展现思维的过程,认识问题所在,解决问题,还可记录当天的学习心情,体会学习的巅峰状态……写学科日记,是进行自我学习监控、自我调节的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学习方法以及能对终身都起作用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数英、音体美、劳动、科学、信息,每门学科学生都在学知识,学方法,学运用,学做人。打破学科的壁垒,把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实践运用作为日记的内容,日记就又拥有了无穷的“源头活水”。如数学日记,写什么内容?可以写在生活中用到数学的情况,如《10元钱去超市》;可以写你看到的数学现象,想到的数学问题,如《理财小窍门》;可以编写与数学有关的故事,如尹俊阳的《数字的故事新编》;可以介绍在书上看到的数学知识,包括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的介绍、数学游戏的玩法,如《祖冲之》;可以写出自己对一道数学題的解答思路,如邱苏豫的《算24点》;还可以写你对学习数学的心得以及学习方法,写数学小论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写数学日记,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不断反思,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和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增强了表达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其他学科也一样,科学课上的实验日记,体育课上的训练日记,音乐课上的民乐欣赏日记,信息课上的编程日记,劳技课上的制作日记……一篇篇记录着孩子们学习的脚印,发现探索的喜悦。可以说,每门学科,只要和日记挂钩,就能获得“双赢”,日记有了精彩、实用、丰富的表达,而学科知识、学习方式、思维方法、学习情感在日记中得到巩固、培养和升华。请欣赏几篇学科日记。
4月7日 星期五 天气雨
算24点
五(6)邱苏豫
24点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学小游戏。就是用4个数字运用加减乘除的方法得到答案24。我从小就喜欢这个游戏。今天我无意中在一张试卷上看到了几道题,马上想出了最简单的第一题:7、9、2、6。这四个数只要连加就行了。这个题目也太简单了一点吧。第二题:2、3、5、7。我算24点一般都是先看看有没有可以3×8或4×6之类的,这样可以更快。但是这题好像没有可以这样的,另外想办法吧。除法淘汰,连加淘汰,我苦思冥想了一会:3×7+5-2=24。哼,这样就想难倒我吗?我心里扬扬得意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