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__》作文教学实录及评折

2018-02-23 21:02刘小丹杨冬梅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评析本领车子

刘小丹 杨冬梅

一、激趣导入,激活回忆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边演示折纸边叙述):先准备一张正方形的彩纸,将纸张进行对折后打开,然后将两条对边折叠到中间折痕的位置,再将两边的角分别进行折叠后打开,再对上面折叠的角进行向内折叠后撑开,将边向内压、折叠,最后将剩下的三个角也进行同样的折叠后对折,一只漂亮的小船就出现了。这个礼物还不错吧?

生1:好漂亮!

生2:老师的手好巧啊!

师:这可是老师花了好长时间才学会的新本领呢!你们有学本领的故事吗?

生:当然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学习本领的故事。(出示:我学会了__)

师:看,这几组图片可是刘老师班上同学们的拿手本领!(出示配乐的图片)谁来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生:有的在炒菜,有的在游泳,有的在做树叶贴花,还有的……

师:这些同学都有自己的本领,他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你们会做什么呢?

生:我学会了游泳。

生: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生:我学会了爬树。

生:我学会了炒菜。

师:同学们学会的本领真不少,你们真了不起!

[评析:教师充分关注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神入化的折纸游戏激活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图片展示打开了学生封存的记忆闸门。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后文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调查梳理,捕捉素材

师:课前,老师做了一个调查,老师班上的同学,他们会以下本领:(分组出示,自读)

(1)在家里:炒菜、扫地、洗碗、煮饭……

(2)在学校:打乒乓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绳……

(3)在特长班:弹琴、下棋、洗碗、轮滑、做手工……

(4)在社会生活中:游泳、骑自行车、爬树、捉鱼……

师:你最拿手的本领是什么?

生1:骑自行车。

生2:西红柿炒鸡蛋

生3:弹吉他

师:赶紧给大家讲讲你学本领的故事吧?

(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评析:就像建房要砖瓦,材料就是作文这座房子的砖瓦;就像做饭需要米,否则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深谙此道。精选的四大方面,近20个话题,都是学生熟悉的,并且是典型的、有特色的。教师帮助学生链接生活、梳理生活,有效地提炼生活素材,开启了学生最近区域的记忆,这样造“米”下锅,就有“米”可炊了。]

三、联系实际,分享本领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学本领的故事?

生1:我学包饺子的故事。

师:我听清楚了,你学的本领是——包饺子。(板書:学什么)

生2: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在院子里练习着骑,摔了几跤,就学会了。

师:我听清楚了你是怎么学的,(板书:怎么学),可是我有一些疑惑,你骑得好好的,为什么会摔跤?

生:骑不稳,车子光好歪。

师:什么叫“光好歪”?

生:自行车老好晃悠。

师:你这样说,我们大家就明白了。骑不稳时,车子是什么样的?你有什么感觉?

生:车子好像不听使唤,东摇西摆,我手忙脚乱。只听“哐啷”一声,我和车子就摔倒在地上,手和膝盖都擦破了皮,痛得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师:你很巧妙地叙述了学本领中遇到的困难,很有情趣。赞一个!(板书:遇到的困难)这么痛,干脆不学了?

生(斩钉截铁):不行!我看人家都会骑了,心里很羡慕,如果我学会了能在同学们面前骑几圈,多威风呀!

师:嗯,看来,你想学会骑自行车的决心可真大!我们一起祝福你学有所成吧!(师生一起鼓掌祝福)(板书:怎么想)

师:你摔倒后,是怎么做的?可以一边做动作演示,一边说。(板书:怎么做)

生:我艰难地把车子扶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然后,我双手扶着车把,左脚踩着自行车的左踏板,右脚在地上狠蹬几下,等车子行动了,我的右脚迅速从前面跨过去,踩着脚踏,使劲地蹬起来。

师:你能连起来把学骑车的过程说清楚吗?

生(胸有成竹):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在院子里试着骑。刚上车,车子好像不听使唤,东摇西摆,我手忙脚乱。只听“哐啷”—声,我和车子就摔倒在地上,手和膝盖都擦破了皮,痛得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一想到,别的同学都会骑了,我心里很羡慕,如果我也能在同学们面前骑自行车,多威风呀!于是,我艰难地把车子扶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做好准备后,我双手扶着车把,左脚踩着自行车的左踏板,右脚在地上狠蹬几下1等车子行动了,我的右脚迅速从前面跨过去,踩着脚踏,使劲地蹬起来。就这样练习了好几圈,就学会了。

师:大家评评看——

生1:他说得很精彩!

生2:他将学骑自行车的方法说得很清楚,星期天,我也要按他说的方法学骑自行车。

师:小作者把学骑车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遇到困难后怎么想、怎么做的,叙述得不但清楚,而且具体生动,听起来沣沣有味,老师仿佛看到了他学骑车的画面。

师:咱们班有没有同学和他有相同的经历呢?你在学本领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想?怎么做的?

(指名交流)

[评析:教师深入学生中,和学生一起认真倾听。用追问细节的方式,勾起了学生的回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在对话中互相唤醒、互相触动、互相营养。我们看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习作不断完善的过程,很好地化解了把过程说清楚这一“拦路虎”。]

四、范文引路,学习写法endprint

师:刘老师班上有几个同学,用笔记录了他们学本领的经过,我们一起来分享。

片段一:

妈妈先把饺子馅放在皮儿的中间,再用勺子按了按馅儿,接着把馅儿弄得圆圆的,然后把饺子皮对折,使劲一捏中间的皮,最后两边的饺子皮向中间捏褶。包出来的饺子就像个小元宝似的,圆溜溜的,好看极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包,果然,包出的饺子有模有样了。

师:这是作者学着妈妈包饺子的片段。妈妈是怎样包饺子的?

生: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师:是呀,作者用这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把妈妈包饺子的过程写得很清楚,很有条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种写法。

(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

片段二:

这一跤也摔灭了我学滑旱冰的热情,我不想再练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小女孩,她正飞速地在操场上滑行,看着她那熟练的姿势、轻松的步伐,我心里很是羡慕。她也一定是从不会到会的,她也一定会摔跤,她一个小女孩儿都能这样,我有什么苦不能吃呢,想到这里,我又鼓起勇气继续练习下去。

师:作者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想?怎么做的?

生1:摔跤了。

生2:不想练了。

生3:看到别人会滑,心里很羡慕。

生4:又鼓起勇气继续练习。

师:这个片段主要写出了作者学滑旱冰时遇到困难后,由不想练到鼓起勇气练习的心理活动的变化,非常生动、真挚感人。

[评析:写清事情的经过对三年级的孩子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针对这一难点,通过借鉴范文,引导,学生明白了要把一项本领写清楚,一要用好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二要突出遇到困难时怎么克服的。而且这两个片段放在学生表达之后、动笔之前,这个支架搭建的恰到好处,恰逢其时。]

五、小试牛刀,动笔习作

师:同学们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学本领的故事给同学们分享呢?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把你学本领的过程写出来吧。

(出示提示,生现场作文。)

1.按照一定的順序写学本领的经过。(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组关联词,或“第一步……第二步……”。)

2.把学本领中遇到的困难或趣事写清楚。

(生现场写作,师巡视指导,10分钟左右。)

六、交流赏析,共享成功

师:接下来,我们听听田林可同学写的她学会的本领,评评她写得怎么样。

田林可:我接了一盆清水,拿了一块抹布,又搬了一把椅子,放在窗子下边。先把抹布浸湿,使劲拧了一下,就拿着抹布小心地爬上椅子,踮着脚,仰着头,伸长胳膊把窗框四周的灰擦掉。然后,从上往下地擦起玻璃,擦了凡下,感觉很干净,心里便得意起来:擦玻璃真容易,也不需要什么技巧嘛。可是过了不一会儿玻璃上的水迹干了,再一看,啊,糟了,玻璃上横七竖八地出现了一道道脏印,简直成了大花脸啦。窗框上的灰被湿布带到玻璃上去了。怎么办呢?我连忙跳下椅子,把脏抹布用清水洗干净,又爬上椅子,像刚才那样把窗框和玻璃又反复擦了几遍。这样,玻璃就干净多了。最后,我又找来几张报纸反复用力地擦。玻璃越擦越干净,越擦越明亮。

师:你觉得她写得怎么样?

生:她把玻璃上的脏水印比作大花脸,我觉得很有趣。

师:是呀,这个“脏水印”,是她擦玻璃中遇到的困难,写得很巧妙,我们读起来沣沣有味。

生:我发现她用上了黑板上给出的那一组关联词语,一听就明白,她是怎么擦玻璃的。

师:你听得很认真。她先擦玻璃框,再擦玻璃,然后把不干净的地方擦干净,最后用报纸擦,擦得干净、明亮。这个过程写得清楚,很有条理。

师:多么细心的孩子呀!如果在开头写清楚学本领的原因,结尾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就是一篇很完美的习作了。

[评析:孩子们拥有“缪斯”的心性,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和挖掘。整个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平常的生活入手,通过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写作展示,把作文过程还原为学生的生活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为兴趣而写,为需要而写。只写学本领的过程,直指写作的重点段落。于悄然无声中,师生一同感受到学会本领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心灵丰盈,丰富的语言在笔下静静流淌,作文成了快乐的旅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析本领车子
好玩的车轮
谁的本领最大
请注意,奇形怪状的车出没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蜜月旅行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早上离家晚上回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