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0)
梨状肌综合症多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跨越及反复下蹲等动作,以及慢性劳损、风寒侵袭等使梨状肌遭受损伤所致[1],是临床常见病症。笔者对近三年临床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探究该病症研究的相关进展。
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因梨状肌损伤或解剖学变异等原因引起水肿,充血,痉挛而对坐骨神经产生压迫,粘连,刺激等引起一侧或双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常伴有大腿后侧或小腿后外侧的放射性疼痛[2]。
1.推拿配合针灸法 金群雷采取此法临床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88例,经治疗后,临床治愈71例(80.7%),显效10例(11.4%),好转7例(7.9%),总有效率100%。寿可可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对照单一推拿治疗,治疗患者120例,统计学结果显示,总有效率 观察组91.67%,对照组88.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无论是单一推拿治疗还是推拿联合针灸治疗两者均在临床治疗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其他文献著述中,周子祝治疗患者30例,治愈28例,总有效率93.33%;夏钧治疗患者36例治愈26例,总有效率94.44%;王晓红在推拿联合针灸,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研究中治疗患者70例,总有效率98.57%。在上述文献中均表示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和可行性极好。
2.针刀法 文献搜索结果显示近年临床应用针刀法或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较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方法为:取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中点为A点,股骨大转子尖为B 点,A点上方1.8cm处为C点,A点下方1.5cm为D点,B,C,D连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即为梨状肌体表投影。用针刀垂直局部皮肤进针,切口线与坐骨神经走行方向一致,将针刀快速刺入皮肤,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针至患者出现明显酸胀后拔出0.5cm向35°进针1cm,对患者坐骨神经进行梳解和分离[3]。周建斌等人将62个梨状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刀组35个,针刺组32个,处理结果3个月后,针刀组有效率96.97%,针刺组有效率为75.86%,远期针刀组明显优于针刺组。王志峰运用针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愈率则高达96.4%。在针刀法配合其他疗法中,徐帮助采取针刀配合蒙古温针疗法治疗患者50例,总有效率96.4%,疗效显著。贾杰海等人用针刀联合臭氧疗法治疗患者,治愈率达97.5%。
3.温针疗法 温针疗法是取环跳,阿是穴以艾卷于针柄燃烧产生热能,于针体导入体内的一种疗法。中医认为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通血,祛湿散寒的作用。此疗法能更好的起到促进淤血吸收及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改善关节的作用[4]。潘来峰运用此法对比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结果显示温针组治愈率88.5%,疗效良好。王刚等人用银质热针法治疗患者治愈率为93.48%,预后效果良好。而殷光磊认为温针联合肌肉力量技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合来看,无论哪种方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皆以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解除梨状肌局部紧张痉挛为目的,以使局部组织恢复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使损伤面得以修复,“通则不痛,不痛则通”。针刀法和推拿联合针灸法是临床应用较多并能取得良好效果和预后效果的方法,温针法效果虽好但应用不广,尚无文献明确说明此法的预后效果且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多见常发疾病,机制复杂,尚需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秦高新.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J].河北中医,2013,35(01)∶53-54
[2]王晓红.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近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4,30(06)∶170-1
[3]王志峰.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5,(02)∶339-340
[4]潘来峰.温针灸与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医临床研究,2014,(03)∶140-141